四大礦業大咖做客BHEX,深入解析影響GRIN和BEAM挖礦收益的方方面面
為什麼GRIN和BEAM的出現引發了新一輪挖礦熱潮?現在挖礦收益如何?影響收益的核心因素有哪些?算力的增加對幣價有多大影響?兩個幣種的未來走勢如何?
圍繞這些礦工和投資者關心的問題,2月1日晚8點,BHEX邀請星火礦池大客戶經理邱曉棟、蜜蜂礦池技術總監王軍、BTC.com CEO 莊重、礦寶CEO 劉傑及BHEX區塊鏈技術專家林渝淇博士等嘉賓做客BHEX社群直播,就影響GRIN和BEAM挖礦收益的方方面面展開深入討論。
MimbleWimble協議的核心創新點是什麼?
1.GRIN/BEAM是基於MimbleWimble協議的匿名幣,那麼MimbleWimble協議最核心的創新點是什麼?GRIN和BEAM有什麼相似之處,又有什麼不同?
星火-邱曉棟:MimbleWImble協議最核心的創新點在於保護隱私和壓縮區塊(cut-through)。BEAM是一家公司的產品,而GRIN由開源社群開發。兩個專案都選擇了相似的區塊時間。另一個主要區別是二者的貨幣政策。GRIN的支持者認為,GRIN真正的目的是成為一個比特幣測試網。線性的貨幣政策反映了GRIN的代幣不一定會成為稀缺的價值儲存介質,而是更可能流通地更加頻繁。BEAM有一個硬編碼的供應上限,以及一個使用 BEAM代幣激勵的團隊,因此他們採用了更適合價值增加的通貨膨脹方案。
BHEX-林渝淇:我覺得MW協議的核心創新點可以用輕量化和可擴充套件來概括。不論是通過裁剪拼接交易使得區塊儲存空間大大降低,還是選用非互動式簡潔零知識證明bluebullet,MW協議的設計處處都透露著輕量化的思考,這使得該協議在時間和空間上效率很高。而可擴充套件則是MW協議的另一大創新,像鏈外通道、智慧合約這些,MW協議理論上都是可以支援的。在匿名幣上能實現這些擴充套件還是很酷的。
BEAM和GRIN雖然在某些技術細節上、挖礦方案上有一些不同,但更大的區別還是在於設計理念上的不同。BEAM有公司運營,目前看生態要好一些。而GRIN則完全是社群化的,去中心化的理想主義氛圍濃厚。
蜜蜂-王軍:MW核心創新點就是保證交易資訊沒有第三方可知,甚至如果自己忘記了也不知道(如刪除本地交易記錄,重新恢復等)。GRIN與BEAM從技術方面來講,基本上就是一樣,沒有太大差別,唯一的區別就是交易溝通的方式,一個是檔案或者直接點對點連線,一個是BBS通道。我個人認為,BEAM目前做的工作比GRIN更好,因為大部分人能否正常使用錢包是一個很基礎的需求,這個基礎需求都沒做好,就好像給你毛坯房入住一樣。當然,這是拋開那20%開發者費用這一因素而言。
BTC.com莊重:MW通過合併交易,保密交易的手段實現交易的匿名性。與ZCash和門羅幣相比互有優勢。Grin與Beam均實現了MW協議,但Grin挖礦演算法採用Cuckoo Cycle的兩種變種,Beam採用Equihash挖礦演算法。兩個幣也採用了完全不同的社群治理結構。
2.因為GRIN/BEAM的隱私特性,使用者無法得知具體的交易狀態。那麼GRIN和BEAM的轉賬特性是怎樣的?作為礦池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大家打幣的方式都是怎樣的?
星火-邱曉棟:匿名性主要是把金額的付款和收款方地址隱藏,但是交易產生的txid還是唯一性的,作為礦池我們有自己開發的API介面用來記錄並追蹤兩種匿名幣的轉賬程序和狀態。BEAM的打幣方式是直接打給使用者本地錢包,BEAM的匿名實現有個特點就是地址24小時會失效生成新的錢包地址,所以我們引導礦工要設定一個永久不變的收款地址用來接收礦池打過來的幣。
GRIN由於沒有BEAM官方團隊開發的圖形化錢包,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提幣到本地需要操作命令列,這個設計不夠友好。因此我們做了兩件事情,根據官方社群給出的開源資料開發了簡易版本的分別基於windows、Mac、Linux系統的錢包軟體免費給礦工使用用於提幣到本地。還有另一種簡單高效的方式——與交易所對接,根據交易所給使用者提供的用於充值GRIN的https開頭的URL介面,我們引導使用者繫結操作,礦池替使用者打幣,只要交易所能給個人使用者分配唯一性的URL介面,我們就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兒。
蜜蜂-王軍:對於礦池打款來說,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增加了判斷與重試流程。以前是一次性作業,現在變成了流水線工作,還有質檢。
BTC.com莊重:這個確實是目前很頭疼的點。BTC.com礦池與各大交易所進行了對接,實現了交易所的正常充值。
目前交易所大多采用交易所使用者唯一充值地址及統計充值地址兩種方式。BTC.com礦池與統一充值地址方式交易所進行了合作,每日將礦工賬單通過交易所介面傳送至交易所,交易所實現自動上賬。
我們也有一個簡易的GRIN瀏覽器幫助我們確認交易狀態。
幣價和全網難度是影響GRIN、BEAM挖礦收益的核心因素
1.對比比特幣的早期挖礦和收益,GRIN和BEAM目前的收益是什麼情況?
礦寶-劉傑:比特幣早期一年中的代幣全部由兩個人(其中一個是中本聰)挖出,可以認為是一種預挖行為,而BEAM團隊有20%的挖礦獎勵,也是某種意義上的預挖。GRIN沒有預挖。
蜜蜂-王軍:收益的問題,其實與GRIN和BEAM無關,這個問題可以放到任何一個幣種上面。除非是ASIC壟斷型幣種,否則收益高低都是短期的,放到GRIN和BEAM上面也是如此。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算力是流動的,任何一個幣種,除非有限制性門檻把大部分人攔在外面,否則高收益是不會持續多久的。我認為,算力從哪裡來,你就往哪裡去挖,這是最科學靠譜的方式。
BTC.com莊重:目前GRIN與BEAM均處於早期時期,存在技術網路不穩定等情況,新產生貨幣的通脹和BTC早期具有一定相似性。GRIN與BEAM目前處於CPU及GPU挖礦階段,由於C 29與31隨著時間推移,C31演算法會佔據主導,而 C 29 為抗ASIC演算法,C 31為親ASIC演算法。像BTC一樣,GRIN最終會轉變為ASIC挖礦幣種。Beam的演算法目前仍然是抗ASIC。
2.作為支援GPU挖礦的幣種之一,和同樣支援GPU挖礦的幣種ETH, AE相比,GRIN和BEAM挖礦目前收益如何?就短期來看,哪個幣種收益最高?
星火-邱曉棟:GRIN和BEAM目前挖礦收益都比ETH高,至於兩種匿名幣收益哪個高要看具體的顯示卡型號卡,GRIN對視訊記憶體要求比較高,BEAM對顯示卡的友好度會更高一些。
礦寶-劉傑:從長期來看,所有幣種的挖礦收益從數學上應該是一致的。目前應該是GRIN收益高些。
蜜蜂-王軍:現在ETH,AE,GRIN,BEAM的算力都屬於比較飽滿了,任何一個幣種的漲跌,都會直接影響所有的收益,而非具體某一個。
BTC.com莊重:由於幣價波動及挖礦難度波動巨大,短期內幣種挖礦收益存在巨大波動,礦工需承擔巨大風險,這個需要礦工自行判斷。
3.GRIN和BEAM對於顯示卡的要求具體是什麼?影響GRIN和BEAM挖礦收益最核心的因素有哪些?現在挖這兩個匿名幣能賺到錢嗎?
星火-邱曉棟:對顯示卡的核心頻率要求比較高,視訊記憶體頻率要求不高。我認為核心的因素是幣價和全網難度。
礦寶-劉傑:BEAM沒有什麼要求。GRIN C29需要4G視訊記憶體,C31需要8G視訊記憶體,目前這兩個幣都是賺錢的。
BTC.com莊重:GRIN官方釋出,C 29需要最少5.5G視訊記憶體顯示卡,Cuckoo Cycle 31需要最少11G視訊記憶體顯示卡。礦寶挖礦工具開發的Kbminer降低視訊記憶體要求到4G。
4.剛才比較了這幾種幣的收益,那麼接下來ETH的減產及AE漲跌預期帶來的算力切換問題,會對BEAM和GRIN的收益帶來實質性影響嗎?
星火-邱曉棟:ETH的減產肯定會讓部分電力成本高,礦機優化不足的礦工無法支撐。這也是我們開GRIN和BEAM礦池的初衷之一——給顯示卡礦工更多的選擇。
礦寶- 劉傑:如上所言,從長期來看,所有幣種的挖礦收益從數學上應該是一致的。
BTC.com莊重:由於ETH的挖礦顯示卡沒有GRIN的顯示卡視訊記憶體要求高,目前ETH與GRIN挖礦將顯示卡進行了分級,兩種幣形成了部分重疊和區分的礦工群體。目前礦工存在GRIN,BEAM,AE三種幣種切換的情況,算力的切換會造成挖礦難度的變化,存在風險。短期內來看會對BEAM與GRIN收益造成一定影響,但長期一旦形成穩定的礦工群體或ASIC釋出後,影響會變得微乎其微。
5.有礦工反應BEAM挖礦時顯示卡溫度高,GRIN挖礦時更費電。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如果是,那是由哪些原因導致的?
星火-邱曉棟:早期BEAM上線的時候,BEAM官方挖礦軟體BEAM OPEN CL MINER的確出現功耗過高的情況,現在挖BEAM的話,功耗比挖ETH低,因為各大軟體開發作者都在優化自己的核心,我自己的微星474六卡機用Lolminer挖BEAM功耗在660W左右。GRIN的挖礦軟體可選擇的也比較多,如礦寶劉總團隊自主開發的KBminer也一直在優化自己的產品來提升算力降低功耗。
礦寶-劉傑:BEAM的情況我不瞭解,挖GRIN的平均功率應該比ETH低。
蜜蜂-王軍:挖礦溫度高低是功耗的直接表現。理論上,不存在說溫度不高反而更費電。BEAM是Equihash演算法,GRIN是Cuckoo演算法。從演算法原理來看,Cuckoo有跟host做頻繁資料交換,核心佔用不會一直處於滿載,所以BEAM肯定比GRIN更費電,但是隨著軟體的更新換代,最終極限也許就是一樣。
6.對於礦工來說,“挖賣提”和“屯幣”的思路差異是什麼?這背後有著怎樣的邏輯?
星火-邱曉棟:區別在於對幣價的心理預期。我認識的最理性的礦工基本都是“挖賣提”,不管幣價是暴漲還是暴跌,能賺錢就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礦寶-劉傑:挖提賣就是賺個電費差價,屯幣行為等效於:先挖提賣再買幣投資。
蜜蜂-王軍:挖賣提就是悲觀主義,屯幣就是樂觀主義,這就是核心的思路差異。換個話說,屯幣是低風險的炒幣,一般老礦工都會有短期屯幣的行為,不會當天立刻賣掉,這也是我覺得風險與收益比較平衡的做法。但是對於新幣來說,如果挖礦收益過於開心,請不要太貪,趕緊賣掉。比如說GRIN與BEAM在前些日子收益是ETH的3倍甚至4倍5倍,就應該果斷賣掉。
BTC.com莊重:“挖賣提”是大多數礦工的方式,這種操作方式存在較低風險,就目前幣種的劇烈波動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式。“屯幣”方式,礦工需要承擔較大風險,大量散戶礦工的屯幣行為很難對幣價造成實質性影響。
7.本地錢包、硬體錢包和交易所錢包都有什麼區別?礦工應該把幣存在哪裡更安全?
星火-邱曉棟:本地錢包通俗講就是下載在手機或者PC上的客戶端執行的錢包。硬體錢包就是俗稱的冷錢包,把私鑰和助記詞存在離線的硬體上。交易所錢包就是使用者把幣存在交易所的伺服器上。安全性上講,冷錢包最安全,因為不聯網不會有黑客攻擊盜走的風險,但是提取冷錢包中的代幣需要同步節點也會有風險,而且操作便捷性上對於小白使用者不夠友好。
蜜蜂-王軍:挖賣提的話當然是交易所最方便。對於礦工來說,我覺得就是折騰與非折騰的區別。
BTC.com莊重:本地錢包為礦工自行在本地PC中執行幣種節點,需要同步區塊全部資料。對於個人挖礦者而言具有一定技術難度及成本問題。
硬體錢包的實現是將使用者私鑰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網路隔離,私鑰不接觸網路,可以最大限度保證資產安全。交易簽名後資訊將傳送給硬體錢包節點,通過錢包將交易資訊進行廣播。
交易所錢包多采用熱錢包與冷錢包結合的方式,充值及小額轉賬通過熱錢包進行,大額儲存通過冷錢包儲存。
礦工如果保證資產的安全建議將資產放入冷錢包及大型交易所中。但是對於GRIN來說,目前錢包使用上還不夠友好,需要礦工學習的新技能比較多。
8. 我們瞭解到礦寶研發出KBMiner挖礦程式,全網獨家支援A卡支援4G視訊記憶體挖礦,截至目前,市面上也未看到能夠支援A卡的挖礦程式,是挖礦收益甚微沒必要還是什麼呢?
礦寶-劉傑:挖礦核心的研發還是有一定的門檻的,從事的團隊並不多,且GRIN剛上線,很多優化的工作也還在進行,即使是KBMiner的A卡程式也是很粗糙,可以優化提升的空間非常大,礦寶也在努力中。
BHEX –Ethan:是的,此前林博士也分享到現在GRIN的兩種挖礦演算法,C29/C31對顯示卡的記憶體要求都不低(6GB/11GB),也為很多小礦工入場增加了門檻。我們瞭解到礦寶之前一直是整合其他核心,而面對GRIN是礦寶唯一開發的挖礦核心,為什麼這次礦寶打破常規呢?
礦寶- 劉傑:因為最開始官方的挖礦程式不支援4G挖29演算法,不支援8G挖31演算法,挖礦門檻較高,礦寶為了讓更多礦工可以挖GRIN,所以開發了KBMiner。
礦池算力是賺錢能力的表現,本地算力是運算能力表現
1.有不少礦工反映,BEAM區塊瀏覽器顯示以及GRIN的某個算力統計平臺顯示礦池算力之和與礦池顯示對不上,這是否意味著某些資料難以透明化?
星火-邱曉棟:對,因為不能不知道區塊是誰挖出的,所以不能根據礦池挖出的區塊個數發推出礦池算力。
礦寶-劉傑:礦池不透明是一直有的問題。
蜜蜂-王軍:其實很多人誤解了全網算力。首先我們要知道全網算力是如何得來的。一般而言兩個方法:一個是根據過去的出塊時間與難度進行推算得來,那麼這樣就可能出現運氣太好,顯示全網算力虛高,或者運氣很背,顯示全網算力過低。另一個是直接抓取大部分的礦池的算力進行累加。對於礦池比較集中的幣種,用第二個方法更準一些。正是由於統計的方式問題,所以確實可能出現顯示的算力與區塊瀏覽器的算力不一致的情況,甚至超出的情況。大家不必在意。
10. 對於算力,礦池算力和本地算力的區別是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二者的差異?如果出現差異較大的情況,礦工們該如何應對?
星火-邱曉棟:第一,挖礦軟體都是收費的,主流挖礦軟體收取大約1%--2%的手續費。
第二,網路傳輸損失2%—3%。網路傳輸是有損耗的,如果網路正常損耗大約是2%—3%。如果礦工網路出現問題(拒絕率和延遲率飆升),損耗會遠遠超過3%。
第三,計算任務切換損失0.5%-1%。礦池伺服器不斷向礦機推送最新的計算任務,礦機從上一個計算任務切換到下一個計算任務會有0.5%-1%的算力損失。這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嚴重超頻。如果礦機超頻嚴重,計算出來的結果是無效的,礦池不會接受這樣的計算結果。
礦工還可以自己去檢視最主流的挖礦軟體claymore開發者對“為什麼礦池統計算力比挖礦軟體顯示算力少?”的解釋,連結地址: https://bitcointalk.org/index.php?topic=1433925.0 (需要科學上網開啟)
星火礦池列出了最多的資料指標,希望礦工更加了解礦池挖礦機制和各種指標,不要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對於礦工:1.選擇合適自己礦機的挖礦軟體。2.優化礦機的網路環境。3.檢查路由器效能和配置,防止本地資料丟包。4.及時聯絡礦池客服排查解決。
礦寶-劉傑:區別來自:統計口徑、挖礦軟體抽水、礦池抽水。選擇礦池需要實際對比收益,而不要只看算力。
蜜蜂-王軍:區別就是礦池算力是賺錢能力的表現,本地算力是運算能力表現。造成不一致的情況根本原因是礦池只能根據提交的share來推算速度,只要是影響提交的因素,都可能造成這樣的情況。具體如何應對,各個礦池都有相應的說明。
BTC.com莊重:不同礦池對於算力統計及收益計算有著不同的邏輯演算法,會造成資料統計不一致的問題。多數挖礦工具在統計share時會統計全部解(有效+無效)。GRIN上線初期很多挖礦工具並不檢查提交到礦池任務的難度,導致拒絕率很高。目前各家工具和礦池都已經適配。這類算力顯示差異通常不會造成收益的問題。如果有的話各家礦池也都會依照理論收益補償。
二手礦機是目前挖GRIN的最佳選擇
10,GRIN有兩個不同的挖礦演算法,分別是抗ASIC的C29和對ASIC友好的C31. 那麼相較於C29,C31是通過什麼手段達到對ASIC友好的呢?是更改了演算法核心,還是提高演算法難度呢?
星火-邱曉棟:挖礦需要很多記憶體(sram),記憶體越大效率越高;cpu和gpu記憶體有限,但是ASIC專業礦機可以很容易增加記憶體。
BHEX -林渝淇:GRIN 使用兩種基於 Cuckaroo Cycle 的演算法:面向 GPU 的 CuckARoo(C29)和麵向 ASIC 的 Cuckatoo(C31)。其中C29 演算法運算需要 6GB+ 的記憶體,C31演算法運算需要 11GB+ 的記憶體。C31可以通過調整引數,逐步加大記憶體要求。這將導致大部分的消費級 GPU 無法達到要求,從而轉變為靠 ASIC 機器計算。
礦寶-劉傑:Cuckatoo演算法比Cuckaroo演算法需要的計數器少一半,而ASIC設計中使用SRAM做計數器成本並不高。Tromp認為這是Cuckatoo演算法Asicfriendly的重要原因。我個人覺得只要依舊依賴片外DRAM儲存器,則設計ASIC的難度是差不多的,這一點類似以太坊EthHash依賴片外DRAM儲存器一樣。當然我不是搞晶片的,理解比較淺。
BTC.com莊重:兩個演算法都是Cuckoo Cycle的變種。從演算法名字可以看出,ar是ASIC Resistant, at是ASIC Targetted. 目前Cuckoo Cycle有兩種高效率解法,分別依賴於記憶體訪問延遲(消耗記憶體少)和記憶體頻寬(消耗記憶體多)。C31+的演算法搜尋更大的圖空間,適用於前一種解法,非常適合低延遲的ASIC片上SRAM。
2,根據GRIN的設計,2年後GRIN將過渡到ASIC挖礦,留給GPU礦機回本的時間似乎並不充裕,那麼礦工現在還值不值得為此去單獨購置挖礦裝置呢?
星火-邱曉棟:可以考慮買二手GPU挖。
礦寶-劉傑:沒有礦工新增礦機挖礦,都是已有已經回本的機器,即使新增礦機也需要是非常便宜的二手礦機。
3.剛才提到C31演算法,那麼在大資金入場支援C31挖礦帶來的抗價格波動能力以及潛在的籌碼集中(匿名幣無法查詢)這個背景下,小礦工們該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星火-邱曉棟:賭徒心態不要太強,熊市能賺到錢就是好的。
蜜蜂-王軍:小礦工可以用腳投票,挖其他幣種就行了。
BTC.com莊重:如果長期看好GRIN的幣種發展,可以進行囤幣,但前期因為巨大的通貨膨脹存在巨大風險。為了降低風險,礦工可以在保證收益的情況下,將GRIN賣出兌換為法幣。雖然GRIN是匿名幣,仍然可以做一些鏈上資料分析,比如貨幣總量,交易活躍度,流轉的GRIN總量等,甚至可以根據IP流量來分析往交易所的充值活動。
4.GRIN借鑑了法幣的發行模式,前期通脹率極高。有觀點認為這種機制本身就是預防“炒幣”的,因此並不是一個合適的價值貯藏介質/投資標的,請問各位嘉賓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星火-邱曉棟:GRIN 幣不像比特幣一樣存在區塊獎勵減半機制,總量是無上限的。但是從理性預期經濟學派觀點看,GRIN的發行機制是透明和可預期的,持有者購入時就知道了未來的貨幣量,這和中心化央行隨機發行是不一樣的。
BTC.com莊重:GRIN這種經濟模型為數字貨幣的實際應用進行了一次實驗,為數字貨幣的經濟模型設計改進具有很強的實驗性意義。實際上GRIN目前的通脹和BTC的前四年是一樣的。
價格影響算力,而不是算力影響價格
1.目前這個市場狀態,各位嘉賓覺得GRIN和BEAM有沒有希望穿越熊市?匿名幣的未來之路究竟該怎麼走?
星火-邱曉棟:不能,匿名幣要用起來,好用的客戶端和錢包是關鍵,BEAM和GRIN要具備這兩者還需要一些時間,包括還有使用者交易的問題。
蜜蜂-王軍:只要團隊還在堅持做事,那麼就不會有問題。但是人都是要吃飯的,所以我倒是認為有適當的開發者費用會更加靠譜一點。匿名幣是個需求,但是這個需求已經被放大了很多,變得看起來人人都需要了一樣,實際上不是。
BTC.com莊重:目前熊市已經經歷一年的時間,GRIN及BEAM作為熊市中產出的新型技術,對於牛市的開展具有一定的預熱效果,但兩幣種目前的生態發展與BTC,ETH等幣種相比仍有巨大差距。GRIN,BEAM短期的上漲及有限的市值,很難對整個數字貨幣行業造成顛覆性的影響。
匿名幣未來的應用場景因為其特性比較有限,但對於具有匿名要求的部分支付領域具有較大應用前景,未來發展之路一定是在爭議中逐步完善生態。
2.目前影響幣價的都有哪些因素?算力的增加會對幣價產生多大影響?
星火-邱曉棟:算力的增加會讓公鏈更加安全,讓參與者的信心更強,可能幣價會更穩定一點。至於影響幣價的因素我想專業的BHEX交易所團隊更加適合解答了,我們是挖礦行業的運營服務者,並不擅長炒幣。
礦寶-劉傑:再次申明,算力是根據幣價走的,而不是反過來。高幣價會吸引更多算力,如果幣價跌了,算力也會下降。
蜜蜂-王軍:影響幣價的因素我不知道,知道了我就去炒幣了。但是我知道,算力肯定影響不了價格,只是價格影響算力。所以,很多人談挖礦成本,在邏輯上已經糊塗了。
3.作為創新數字資產,GRIN和BEAM目前的價格還不穩定,波動較大,是否可以預測幣價何時會進入到一個相對波動較小的狀態?
星火-邱曉棟:上大的交易所,交易雙方更加充分博弈之後吧。
礦寶-劉傑:GRIN在前10年的高通脹使得其更鼓勵流通而不是價值儲存。
4. 面對熊市,各位嘉賓有哪些好的建議給大家。
星火-邱曉棟:理性投資,不要賭博。好好鍛鍊身體,健康等待牛市的到來。相信未來,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