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投影市場的危與機:前進一步是鐳射電視,退後一步是忽悠使用者
【編者按】家居家電市場消費需求多樣性現象日益明顯,許多年輕人在家居產品的選擇上更傾向於反傳統,這也給智慧投影帶來了巨大商機。但由於行業處於早期階段,因此也存在產品良莠不齊的現象。
本文發於家電圈,作者孔餘;經億歐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2019年智慧投影市場的危與機:前進一步是鐳射電視,退後一步是忽悠使用者。未來產業的前景,是成為鐳射電視後,拓寬整個產業的邊界和空間。
向前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萬劫不復。這應該是智慧投影市場當前及未來幾年發展最為生動的素描。如果能從智慧投影為基礎,向鐳射電視進軍,將開啟新的發展空間;相反,如果只是以智慧投影的大屏為噱頭,藉助市場短期的引爆和井噴賺一筆、撈一票,無疑是萬劫不復。
過去的一年前,受到鐳射電視的使用者教育、市場推廣開始陸續引爆,以及大量主流消費群體90後、95後的年輕化演進,智慧投影這個雖然有“大屏優勢”,卻無“電視特徵”的產品,開始借勢跨界進軍家庭大屏顯示消費市場,並搶奪這一輪電視消費大屏化的商業東風。
智慧投影崛起,消費多樣性明顯
當前,彩電市場的主流消費尺寸,液晶電視、OLED電視還集中在55吋、65吋上,再往大做、到70吋、80吋,甚至100吋,成本壓力巨大;而海信、長虹、海爾等企業推出的鐳射電視,目前則集中在100吋到120吋,雖然今年開始將向70吋、80吋下探,仍然面臨著“規模小、成本大”瓶頸。
最終,電視大屏化消費過程中的階段性空檔,反而讓智慧投影通過“增加一個電視作業系統”,和“80吋到120吋動態可調”畫面尺寸,以及極其廉價的價格優勢,搶奪一部分市場和使用者需求。
第三方市場資料顯示:2018年彩電銷量同比微增0.5%,手機銷量同比下降9%。智慧投影市場卻大幅度增長102%。在市場上漲的背後,智慧投影行業的相關企業也開始受到資本的青睞。
其中,極米、堅果等企業相繼獲得投資,幫助企業在產品的研發和迭代,以及零售渠道和服務完善上,增加抗風險能力;同時,百度、阿里、騰訊等BAT企業,則以不同方式入局,小米、CIBN、當貝等不同行業和領域的企業也紛紛入局。奧維雲網監測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智慧投影市場在售品牌數量,已突破150個。
不過,在家電圈看來,這並不意味著智慧投影產業的前景廣闊,也不意味著彩電市場將會受到智慧投影產品衝擊。這隻能表明,在過去一年,受到消費多樣性和市場競爭白熱化,智慧投影在縫隙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成長空間和活力。在其高增速的背後是產業基數低,魚龍混雜。
更為重要,隨著鐳射電視市場規模的快速做大,企業數量的增加,智慧投影市場的產業空間將面臨著“兩頭受壓”的衝擊,如果不及時轉型將面臨“產業顛覆”的尷尬。
產業格局未定,智慧投影產品參差不齊
當前,在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大量打著智慧大屏旗號的智慧投影機,零售價從200元到2000元不等。這與目前鐳射電視普遍售價在萬元以上,甚至最高達七、八萬的零售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雖然這種極低廉的零售價格體系,可以在短期內幫助智慧投影搶奪消費市場,但其畢竟只是投影儀而不具備電視所應該擁有的畫質、音質等標準,還是很容易受到消費升級後的使用者拋棄。
未來,在消費升級浪潮下,智慧投影的大屏顯示所應該具備的不只是“顯示畫面”,還應該具備電視的“亮度、清晰度”。要知道,當前電視顯示畫質,已經從2K、4K正在向8K快速擴張。這已經開始倒逼著智慧投影行業必須要加快升級、變革的步伐。
過去一年來,智慧投影市場的井噴式增長,吸引了大量企業甚至投機者的參與,在活躍市場和豐富使用者選擇的同時,也在惡化產業競爭秩序,甚至拉低行業進入門檻。大量的“劣質低價”智慧投影充斥市場,無疑是對產業健康秩序的衝擊和打壓。事實上,包括極米等智慧投影起家的企業,已經看到這一產業隱憂和市場弊端,從而選擇向鐳射電視的升級迭代。
對於智慧投影產業來說,如果只是停留在“價格便宜、投影上牆”的低端消費基礎上,在層出不窮的低價產品衝擊下,未來3年市場規模可能會進一步放大,但很快會陷入鐳射電視的包圍圈後,遭遇“量跌利滑”的泥潭。無法繼續作為一個新的品類在消費市場上推廣引爆下去,反而會讓大屏消費市場全面讓渡給鐳射電視。
2018市場井噴,2019或迎放量引爆
資料顯示:從2005年到2017年,電視的主流尺寸從32吋一路上漲,至55吋、65吋。預計到2020年,80吋以上,會成為人們的電視消費新重心。如此一來,鐳射電視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就會全面引爆。
在過去的2018年,80吋以上大屏電視消費市場上,鐳射電視的市場佔比近9成,幾乎可以說是“一枝獨秀”。而液晶電視、OLED電視在這一市場上,幾乎沒有產品競爭力。而智慧投影雖然價格便宜,卻在消費升級下無法搶奪高階人群。
智慧投影與鐳射電視雖然在外觀上相差不大,但是在使用者的體驗上卻千差萬別。一旦隨著鐳射電視的放量上漲,不僅會搶奪智慧投影在消費市場的份額,還將會進一步壓縮原本屬於智慧投影的商業場景等市場機會。
2018年以來,以海信為代表的鐳射電視企業,市場出貨量在3位數的速度增長;更為重要的是,海信、長虹等企業正在推動鐳射電視的應用場景,從家庭客廳將企事業單位的辦公室等商業場所延伸。這在做大市場的同時,也在提升鐳射電視的使用者認知度。
從這個角度來看,智慧投影產業在2018年的市場井噴,正是在給鐳射電視在2019年的放量引爆“打前站”,通過進一步教育使用者和體驗對比,從而突出鐳射電視所特有的效能和優勢,從而讓更多消費者產生“大屏、超大屏首選鐳射”的新認知。
億歐作為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始終關注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億歐家居上線裝配式裝修行業系列報道,旨在向業內人士介紹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產理念,共同探討新生事物成長的可能性。未來,我們會走訪更多的企業、約聊更多的專業人士,舉辦產業論壇,為行業提供更多資訊交流和觀點碰撞的機會,帶來不同的聲音。
歡迎關注裝配式發展的業內人士積極參與到這一話題的討論中來,與億歐攜手,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專題連結: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