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人員流動期,你應該招怎樣的人,退怎樣的人?
世界經理人專欄

“劉潤”公眾號主理人,網際網路轉型專家,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任海爾、中遠、恆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業戰略顧問,他總能將複雜的問題,抽絲剝繭地探尋出商業本質,釋出在他的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世界經理人經授權轉載。
一、安穩的生活往往並不安穩
昨天和團隊開會。談到某件事時,我分享了一個觀點。
擺在我們面前,供我們選擇的,通常並不是“成功的路”和“失敗的路”。
這樣的選擇並不困難,我們都會選擇“成功的路”。
困難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通常是“成功的路”,和“容易的路”。
容易的路,總是那麼誘人,那麼駕輕就熟,那麼舒適。
以至於,為了選擇“容易的路”,我們會告訴自己:也許,這條路也通向成功呢?
選擇容易的路,甚至會讓你像吸毒一樣,慢慢上癮。
你一旦給自己找到 邏輯自洽 的理由,獲得了認知協調,就會越來越依賴,最後無法逃離。
面對新事物時,本能的認為不靠譜,面對人生抉擇的交叉路口時,本能的選擇那條看似安穩的路。
這會讓你一次次的錯過機會,一次次頓足捶胸。
安穩的生活,往往並不安穩,容易走的路,往往潛伏著危機。
我們之所以覺得一件事情不靠譜,是因為我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經過了一些經驗的積累,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邏輯。
越多的經驗堆積上來,這個邏輯就越能自洽,最後形成一個閉環。
然後你會把它當成真理,一旦發生在這個邏輯閉環之外的,就會被認為是錯的。
這原本是一個很好的能力,因為它能夠提高我們決策的效率, 降低試錯的風險 。
但這個邏輯閉環,也會成為你吸收新知識、接受新觀念、獲得新能力的阻礙。
願你不要被容易的路俘獲。
願你走上成功的路。
二、能力各有不同,性格決定合作形態
春節是 離職入職 的關鍵時候。你應該招怎樣的人,退怎樣的人?
春節是離職入職的關鍵時候。你應該招怎樣的人,退怎樣的人?
一個人從能力上各不相同,但是從性格上,我認為有三級:
1)做事靠譜。
你交代的事情,能按時完成。不會因為你不提醒,他就忘了。不會你一提醒,他就有些進展。
從質量上,交給你的東西總是讓你滿意。甚至超出預期。
如果能力不能交付高質量的結果,會主動自我學習,或者協調各種資源,以及向你求助。
2)值得託付。
如果你的業務是成熟的,或者你的想法是清晰的,那麼做事靠譜的員工,是你最好的夥伴。
但是,常常你的業務處於發展期,你也不知道怎麼做。
你有方向,有目標,有大概怎麼做的想法。但是沒有具體的步驟,指標,計劃,甚至戰略都需要驗證。
這時,只有“值得託付”的員工能幫到你。
他們拿到一個目標,會問你背後真正想要的東西,然後調配內部資源,協調外部資源,形成計劃。
然後,他們會把計劃分解為指令,給“做事靠譜”的人去完成。
他們自己的心中,永遠裝著事,更裝著全域性。他們時刻警惕風險,遇到任何風險訊號,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真正遇到風險,他們承擔責任,絕不退縮,尋找解決方案。
他們值得託付,值得分享更大的事業。
3)患難與共。
他與你有相同的思維級別,但是互補的能力結構。
他特別值得信任,你知道,在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背叛信任。他把信任看得比一生的財富更重要。
你可以把後背交給他。
你們共同經歷過苦難,甚至生死。這樣的關係,從同學、同鄉、同事關係中,更容易積累。
他和你一樣,把事業看成成就的來源,而不是經濟的來源。
你們各自獨當一面,你就算不知道他的做法,不認同他的做法,但你發自內心相信他的能力,他的人品。
事業失敗,他會賣房子和你一起渡過難關。
第一種人,可以做優秀員工,第二種人,可以做高階經理,第三種人,可以做事業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