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手記:留守老人的手機APP,可否拯救孤獨與衰老?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報道:他們有大把的時光,在不知不覺間,和街道一起老去。
我在鍋碗瓢菜碟聲中敲下這些字,二線省會城市南寧的年味還沒散。作為準媳婦,我今年提前跟著男朋友回他的家鄉過年了。
從我那以產煤著稱的北方家鄉跨越2000多公里,來到這個GDP破4000億的南方邊境城市,撲面而來的29度“熱情”溫度一下子沖淡了鄉愁。
糖水、小吃、夜市、花甲、酸嘢,這座GDP增速8%的二線城市,是個地道的不夜城。
在城市樣貌上,GDP全國排名第18的南寧和排名第20的家鄉太原差距不大,都是新舊交融。街道幾乎還是舊時模樣,時光彷彿在這裡駐足了十年,唯有幾座知名開發商的在售樓盤,新的有些突兀。
守護著舊時街道的,還有男朋友的父母,以及一大批和他們一樣的空巢老人們——子女離鄉打拼,只有過年才會返鄉。他們有大把的時光,在不知不覺間,和街道一起老去。
當網際網路連線一切,APP們攻陷了每個人的智慧手機,在熨平了城市之間的差異、拉近了北上廣深和家鄉距離的同時,也為這些老人們提供了打發時間、拯救孤獨、對抗衰老的新方法。
遠隔千里的我的準婆婆和我媽,彼此沒加微信,然而互動卻很頻繁。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們之間的互動,竟然是通過全民K歌這一APP進行的。

圖說:準婆婆的全民K歌頁面
全民K歌堪稱準婆婆的主場,她演唱的絕大部分歌曲評級都是SSS,這意味著平均每句的得分都超過90分,這一傲人成績可謂準婆婆歌唱實力的官方認證。唱歌軟體是我的盲區,為了瞭解SSS的重要性,我在搜尋引擎裡一查,嚯!光是“如何在全民K歌裡唱出SSS”就有33.5萬個搜尋結果。
準婆婆向我傳授經驗,“你要每一句都唱準,吶,每一句都有打分哦。哪句唱的不好就翻回去重錄。還可以跟著原唱一起唱,伴奏可以調節,還可以後期美化,唱片、懷舊、流行……都可以選。”
“流行和民族、美聲唱法不一樣的,要運用不同的身體部位發聲,頭腔共鳴、胸腔共鳴、腹腔共鳴……”
“吶,你看你媽媽這首歌就是流行唱法咯。還是SSS哦!”
“你怎麼會關注我媽啊?”我表示驚訝。
“之前你媽關注我給我送過花啊,還經常轉發我的歌哦,我一看頭像是你的照片就記住了。”
果然,點進我媽的全民K歌頁面裡,除了她自己唱的歌曲,相當一部分是在轉發婆婆的歌曲,還附帶不少讚賞的轉發語。
媽媽和婆婆只在我們訂婚宴的時候見過一面,當時並沒有加微信。細細回想,我曾經把婆婆的全民k歌頁面轉發到過家人群裡。誰想到她們順藤摸瓜就認出了彼此,還互相送花撒幣點關注呢。
退休之後,婆婆報名參加了南寧市裡的老年藝術合唱團,跟著專業聲樂老師學基本的技法。她頗有天分,練習勤勉,外加唱的是較為稀缺的女低音,時間一長,她在全民K歌上漸漸積累了不少粉絲。
除了我媽這位千里之外的忠實粉絲,居然還有本地粉絲。有次婆婆去KTV唱歌,唱著唱著進來一位陌生人,非要嚷著跟她合唱。問了半天才知道,是她在全民K歌上的粉絲。不期而至的“粉絲線下見面會”,她還有些適應不過來,但心中的竊喜倒是真的。
公婆老兩口退休後,空閒時間多,尤其是獨生子離開家鄉,北上奮鬥,如何打發退休時光就成了問題。玩兒全民K歌,培養個人愛好,成為他們應對孤獨生活的一種選擇。婆婆不催婚,不催生,她希望我們按自己的節奏生活。但在沒有孫子孫女可帶之前,她得培養一項愛好,“得學會與孤獨相處。”婆婆說出了這樣有哲理的話。
優愛騰會員掃蕩孤獨
同樣是為了應對孤獨,3年前,愛好音樂的婆婆報了老年大學的鋼琴課。她每天不厭其煩的練習樂譜、練習指法。她不覺枯燥,反倒覺得這是個“需要動腦子”的愛好,既能陶冶情操,還能預防老年痴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婆婆所在的老年大學鋼琴班裡,學期末彙報表演時,她成為唯一一個上臺整首演奏的學生。她的幾段鋼琴演奏視訊在家族群裡傳閱,飽受讚揚,婆婆為此非常得意。
退休的大部分時間,婆婆會跟著南寧老年藝術合唱團到全國各地參加比賽,一邊比賽拿名次,一邊跟著朋友們遊山玩水,生活倒也愜意。但鋼琴、合唱、全民K歌、喝早茶依舊填不滿大把的空閒時間,剩下的時光該如何打發呢?
優愛騰(編者注:指優酷、愛奇藝、騰訊視訊),充會員。沒想到公公婆婆成為這一批享受“會員自由”的人群。
春節返鄉,網路提速,安裝APP,為優愛騰會員續費,成為我們這些返鄉子女的第一要務。
婆婆家電視盒子用的是天貓,附送了優酷會員,一年充值一次就夠了。公婆手機上安裝了愛奇藝,看綜藝和諜戰片時不想看廣告,今年回家我幫他們一併開通了年度會員。
愛唱歌的婆婆最喜歡看的綜藝節目是《聲入人心》,版權是芒果TV的,也想著一口氣充個會員,但轉頭髮現愛奇藝共享了版權,會員就放一放再充吧。而家裡正好有位成員是騰訊員工,每月都領著員工福利Q幣充騰訊視訊會員。
會員充完之後,一個賬號,只要連線的裝置不超規定數量,全家都能共享。所以我們在北京的時候,刷到諜戰片的觀看記錄,再也不用擔心是被人破解會員密碼蹭網了。
有了優愛騰這些“殺時間”的利器,剩下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身體健康了。
360兒童手錶對抗記憶
每天開啟微信運動,公公的上萬步數保準在他朋友圈排名第一。公公以前有失眠問題,自打半年前開始早起在公園走步,現在已經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
在公公的社交圈裡,每天PK走多少步數,是高頻話題。一起走步的老齡朋友們都信奉一句話:“我每天睡醒就能至少拿100塊退休金,為什麼不好好鍛鍊身體。”
“50塊拿去吃雞,20塊拿去找友仔唱歌喝早茶,還有30塊可以安排吶,也不給你們年輕人增加負擔。”只要健康,就有養老金拿,只要健康,就是不給年輕人增加負擔,這是公公婆婆圈子中的共識。
公公對於手機APP的興趣也直接和走步捆綁。各式各樣走步攢積分賺錢的APP和小程式,馬上可以引起他的興趣。雖然每天只能進賬幾分幾毛的小錢,但對於他們走路卻是莫大的鼓勵。
因為養老的問題,早先一步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老公的奶奶和外婆都是高齡喪偶老人,一位79歲,一位83歲。外婆去年開始有了老年痴呆的症狀,記憶總是停留在十年前。為了讓外婆得到更好的照顧,幾個子女試過輪流把外婆接來家裡住,也曾把外婆送進養老院接受專業護理,但每次都以外婆住不慣堅持回自己家告終。
為了防止外婆走失,婆婆給外婆戴了360兒童手錶,在自己的手機裡安裝了對應的監測APP,一旦外婆走出預置安全區域,APP就會立刻提醒。
接到提醒後,婆婆會馬上給外婆打電話確認,叫外婆原地不動,然後就出門找人。光是春節期間,外婆就走失兩次,所幸外婆住的不遠,趕過去也就十幾分鍾。雖然每次驚心動魄之後都化險為夷,但這足讓婆婆操碎了心。
圖說:準婆婆手機上安裝的360兒童手錶APP
奶奶雖然身體尚好,但也面臨著養老的問題。
前幾年,奶奶和小區物業周旋幾番後,終於把一樓的廢棄花圃改造成菜園,種了幾把茼蒿和芥菜,養了幾株茶花,種了一樹火龍果,還悄悄的養了4只花雞。叫奶奶搬到兒女家,她捨不得這些,也捨不得處了幾十年的街坊鄰居。
大年三十的夜晚,我們全家人聚在老公的奶奶家,親人之間的互動都離不開手機APP。先是一波支付寶紅包集福,讓一年就見一次的親戚朋友熟絡起來;然後是微信的自助紅包表情,在各個家族群刷屏;緊接著就是微信群視訊拜年,一波接一波都離不開手機。
奶奶在一旁感嘆,怪不得年輕人那麼喜歡玩手機,花樣真多。
公公說,79歲的奶奶曾跟他抱怨,她也想要一部“劃來劃去的”手機玩,自己那部按鍵的不好玩。置辦一部智慧手機不是難事,但是我們返京之後,誰來教她呢?
(編輯:王滿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