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
近日,據外媒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 一點點的自愛甚至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
這項研究由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共同發起,並由埃克塞特大學心理學高階講師安克卡爾(AnkeKarl)博士領導。
研究人員將135名大學生分成五組,每組聽一組不同的指令。
其中一組被引導進行“體表同情掃描”,讓他們以感興趣和冷靜的態度注意身體的不同感覺。
第二組被給予“自我為中心的愛心練習”,讓他們對自己和所愛的人進行積極的思考。
第三和第四組要麼被要求聽觸發了他們內心的批判性聲音的錄音,要麼把他們放在一個“積極但有競爭力和自我增強的模式”中。
作為對照,最後一組被要求想象他們在“情感中立”的環境中購物。
研究結果發表在“臨床心理科學”雜誌上,揭示了那些聽到愛的資訊的人的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比那些消極的人少2到3倍。
當心髒跳動得太快時,它在身體周圍輸血的效率就會降低,因此也會降低氧氣的效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中的細胞甚至會因為缺氧而死亡,這就增加了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研究還發現,自愛導致參與者心跳之間的差異更大,這說明心臟能夠適應不同情況。這些志願者也很少出汗,過多的出汗是焦慮的表現。
除了身體上的好處,那些聽到積極的指示的人報告說,他們對自己更有同情心,並且與他人聯絡更緊密。
相反,那些被鼓勵消極看待自己的人心率加快,出汗更多。這兩種反應都是受到威脅的跡象。卡爾博士說:“關閉威脅反應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這是給自己最好的康復機會。”
牛津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威爾姆·庫斯(Willem Kuyken)認為,這項研究表明,自戀有益於那些患有心理健康障礙的人。這些發現有助於理解我們的一些臨床試驗結果。
過去的研究顯示,當複發性抑鬱症的患者變得更有同情心時,他們尤其受益於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
然而,研究人員強調,他們的研究只是在健康的參與者身上進行的,因此不清楚一次性的自戀是否會幫助那些抑鬱的人。它也沒有直接反映該如何善待自己,以提高我們的情緒或減少痛苦。
因此,科學家們計劃在完成類似的練習後,對複發性抑鬱症患者的反應進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