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公交車即將在五城上路 「深蘭科技」卻說這只是第一步
智慧駕駛,算是人工智慧革命中跑的最快的一個產業了。
一端是各媒體統計的2018年人工智慧經典融資交易中,智慧駕駛產業鏈上的公司佔了半壁江山;另一端,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正在陸續開啟智慧駕駛試點,擬定智慧交通規劃,為設施升級做準備。
最近,中國AI獨角獸公司“深蘭科技”在上海釋出了界定於L3-L4之間智慧公交車產品——熊貓智慧公交。該款智慧公交由深蘭和申龍客車合作製造,目前已經在德陽、常州、衢州、池州、濟南等城市內部道路試執行。
這款融合了視覺識別、手脈識別等多項技術的智慧公交,不僅是深蘭科技智慧城市計劃的重要一環,更是其今年想實現盈利的重頭戲。
2019年預計超千臺產能 主導公司盈利
熊貓智慧公交是深蘭科技2019年的主打產品之一。充電2-3小時可行駛400km,最高時速69km/h,成本略高於普通公交。
據深蘭科技技術副總裁、智慧交通總經理趙旭趙旭介紹,熊貓公交搭載了深蘭科技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可實現車輛、道路弱勢群體、紅綠燈、道路標誌標線等環境資訊感知識別,根據環境資訊決策輸出控制資訊,控制車輛自動加減速和轉向,實現跟車、自動緊急制動、自主變道、出入站臺等功能。同時,深蘭科技為熊貓公交加入了特徵地圖系統,在車輛上道之前會提前對城市的地理資訊進行採集,確保行車安全性。
2018年我國發生了好幾起公交車失控事件,群眾一片譁然。趙旭表示,熊貓公交搭載了極端異常駕駛行為智慧接管系統,能夠對司機的駕駛行為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判斷司機發生失常行為,比如狂打方向盤等,系統會馬上預警並進入接管狀態,讓車輛停止執行,避免事故發生。
除了智慧駕駛本身,深蘭科技更希望完成公交車整體的功能升級,以解決方案的形式重塑公交價值。在熊貓公交裡,有搭載“手脈識別”的感測器,乘客掃手支付;座位間的電子螢幕搭載了“眼控”系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視線停留時間向廣告主收費;還有自動售貨機,向乘客提供日常的飲料和食品。
深蘭科技創始人海波表示,目前我國有722億的貨運量,每個人在車上停留一小時,都會產生巨大的市場價值。
目前,深蘭科技已經拿下了德陽、常州、衢州、池州和濟南五個政府訂單,熊貓公交開始進入內部道路試運營階段。同時,深蘭科技首席戰略官王昕磊在接受創業邦採訪時透露,深蘭將在2019年實現盈利,而熊貓公交將成為現階段深蘭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大核心領域同時佈局 一邊驗證一邊落地
國內的AI企業,通常是垂直於一種技術進行研發落地,深蘭科技是少有的一開始就選擇橫向佈局的AI公司。
深蘭科技同時佈局了智慧駕駛、機器人、AI CITY、生物智慧、零售升級、智慧語音、晶片、安防、教育九大領域,成立了12家分公司。在深蘭科技看來,通過不同領域的技術交叉驗證,帶來橫向的技術商業落地,更具價值。
深蘭的內部架構,是一個研發+驗證的多平臺體系。王昕磊告訴創業邦,深蘭科技選擇和多所知名學府、機構合作成立實驗室,加快不同領域的技術研發,並依此實現優勢資源的最佳匹配,降低研發成本。目前,深蘭已經和中南大學、盧森堡國家實驗室、聯想等合作建立了多個領域的研究院。深蘭科學院主要負責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原創開發。
王昕磊稱,深蘭正在不斷在進行技術商業化驗證。同時,基於多領域的技術研究,深蘭科技更容易形成整體化的行業解決方案,比如智慧公交車包含了手脈識別、眼控識別、掃臉支付,而智慧公交車又是深蘭智慧城市方案的重要組成。
關於公司發展,王昕磊表示和其他AI公司相比,深蘭在技術落地上已經具備先發優勢,陸續在新零售、智慧駕駛 、智慧家居等多個領域拿下訂單;但未來,深蘭更希望成立一個平臺型世界級AI MAKER。“目前大家都在使用國外的人工智慧框架,國內的基礎研究一直薄弱,我們希望打造出自己的AI平臺,這將在未來三年的人工智慧行業中起決定作用” ,王昕磊說。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