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寶寶藉助微盟小程式社交電商,如何做到1月30000粉!
1個月3W粉,小程式讓這家以暖寶寶聞名的跨國企業找到新方向
微盟 2019-02-12
你可能不一定聽說過小林日化,但你一定知道暖寶寶。
1998年,紀本慎一郎從日本隻身來到北京留學,學習漢語,一年後前往上海,並創立了上海小林日化,紮根在日用快消品行業,憑藉暖寶寶,冰寶貼等核心產品逐漸打開了通往中國市場的大門。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產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我喜歡做Marketing,日用品是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所以我很喜歡這個行業。”紀本慎一郎用一口並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道。雖然簡短,但卻道出了小林日化深入生活的願景。
和日本大多數企業非常重視使用者痛點一樣,小林製藥強調“你想到,我做到”的使用者思維,退熱貼片、暖寶寶貼、排水管清道夫、運動鞋除臭劑、衣物用清涼噴霧、女性內衣洗滌劑……從無到有,創造了一個個新的細分市場,創造了一款款獨特的“狹縫產品”。
而在那麼多受市場歡迎的產品背後,是小林日化始終秉持著的經營理念—創新。
“我們公司每月都會舉辦一次產品提案會,全公司3000多個員工一年大概累計55000多個新點子,再從這些點子中篩選出好的提案進行產品調研和開發。”紀本慎一郎說。
正是這些從生活中走來的員工,真實反映著人們在生活中的需求,打造了小林日化一件件深入人心的產品。
戰略:渠道戰略轉型,扭虧為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創立於1886年的小林製藥,最初是大阪門前町的一家經營日用雜貨和化妝品的店鋪。小林製藥能成長為國際知名藥企,與其“瞄準小眾市場,開發獨特商品”的定位有著密切的關係。1998年,上海小林日化有限公司成立,是日本上市公司【小林製藥株式會社】的獨資子公司。
紀本慎一郎表示,上海小林在最初的幾年裡,規模較小,始終摸不到市場的脈搏,所以虧損居多,產品主要鋪設在商超,大賣場等線下渠道,線下佔比比較大,而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消費習慣線上化,對此,上海小林逐漸將銷售渠道轉移到了線上,出現了出乎意料的效果,逐年盈利,實現扭虧為贏。
而在公司戰略方面,紀本先生戲稱是公司機密,但卻有些許透露。
隨著生活水平逐漸的提升,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於健康越來越看重,醫療保健等大健康行業是未來的大方向和趨勢,對此,小林日化也積極佈局,紀本慎一郎表示,“最近剛剛收購了一個醫藥品公司,所以將來醫藥品還是小林日化的戰略重點。”
創新:擁抱新事物,小程式開創新模式
2017年,微信小程式持續發力,小程式電商成為下一個風口,持有創新經營理念併成功轉型線上的自然不會錯過小程式電商這個機會。
2017年,是小程式爆發的元年,各行各業都在使用小程式,微信的10億使用者能為小林日化帶來更多的流量”上海小林日化電商部部長顧文化說道:“小林日化希望通過小程式接觸線上更多的消費者,形成品牌認知,同時能讓消費者更方便的買到小林的產品。”
通過對於微信第三方的比較和選擇,憑藉公眾號和小程式深厚的技術服務能力,最終,小林日化選擇了微盟進行合作。
1
線上:小程式打通電商閉環
基於微信的社交環境,裂變活動無疑是小程式電商的首選,顧文華表示,小林日化通過拼團、砍價等裂變方式,迅速獲得線上粉絲,並將其沉澱在公眾號內,同時進行會員等級體系的建立,通過不同體系的消費者,篩選出重度、輕度或者新的會員消費者,並進行精確服務,實施精準營銷,提升復購,形成裂變獲客到沉澱,在到復購的小程式電商閉環。
2
線下:小程式開拓新模式
一方面,小林日化洞察到了行業趨勢率先發力小程式電商,另一方面,小林還通過小程式打造了線下的實體體驗店,藉助微盟的到店自提功能,通過線上購買線下自提的方式,將消費者引流到門店,同時,對於到店的消費者,店員將會引導其關注小林日化的公眾號,通過小程式進行線上購買,將線下的“過客”發展成為會員,通過線上線下共同建立小林日化的私域流量。
顧文化表示,“目前我們線下體驗店的這種消費模式,消費者還是比較認同的,未來小林日化計劃再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這四個地方都開設體驗店,如果效果好的話,可能會擴充套件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