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失去了通證 威力還有多大?
2018-9-19 16:58
來源: 鏈得得 作者: BYEX研究院
在區塊鏈之前,無論是基於懲罰或是經濟激勵的組織,需要形成最基礎的共識和信任必須要通過一些手段。而區塊鏈是通過經濟的正向和反向激勵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強協作。
強協作所對應的就是弱協作,我們先講什麼是弱協作。我們幾個人一起做一件事,我們幾乎只做自己願意的事而很少為此做出妥協和犧牲,這種情況就是弱協作,典型的有自由市場,還有媒體、網際網路社群,有人願意問,有人願意答,大家「兩情相悅」。弱協作比烏合之眾強,一般情況下構成一個和諧社會沒問題,但如果需要競爭某種資源、價值的時候,就遠不及強協作。
相對應的強協作就是在協作過程中部分人甚至所有人都要為之付出代價。歷史無數次證明,小規模的強協作群體可以迅速、有效的戰勝大規模的弱協作群體,就是有組織的少數可以戰勝無組織的大多數,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通證的作用
今天,我們擁有了一種基於經濟激勵的新手段,就是基於價值網際網路的可信任的價值、共識載體——通證,它可以進行全網範圍、大規模的人類強協作,這是以前人類社會沒有經歷和見識過的東西。如果我們以通證為基礎建立一個新模式,可能就意味著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已經流行了近五百年的公司體制要面臨轉型,甚至是被顛覆、解體。
以知名中文IT社群CSDN為例,我們看一下弱協作和強協作的對比。
CSDN公司發展至今快20年了,公司規模不大,但社群平臺已經有2250萬個程式員,是個很龐大的群體了。但是他們只在願意分享或者獲取知識的時候互動,這就是一種弱協作。平臺對他們的激勵是有限的,如果需要大家犧牲一些時間、加個班一起開發個軟體,在傳統的網際網路社群很難做到。
但如果有了區塊鏈,就可以通過發行通證,以通證為紐帶形成激勵機制來調動程式設計師為了某個共同目標進行協作,這就把整個社群變成一個較強的協作體,可以一起去完成一些具有經濟價值的事情,整個社群的經濟價值和生產力價值也會成倍上升。
這顯然是一個歷史性的重大機遇。
區塊鏈上的激勵與懲罰
區塊鏈上的懲罰是通過負面的經濟刺激來實現的,並不是從肉體或自由方面。看比特幣的設計就知道,礦工們同時也是記賬員,對他們的正向激勵就是好好記賬可以得到挖礦獎勵,但一旦記假賬,好不容易挖出的礦就會被宣佈作廢,這就是懲罰。
區塊鏈使我們第一次出現了沒有信任中心就可以大規模協作的結構,它沒有中心節點,會相對安全,而它的效率也可以達到和中心化一樣高,但並不會超過中心化的效率。最後也不一定做到完全平權,可能是區域性去中心化,或是某些節點比其他更有權利,像美國的聯邦制一樣。
所以我們不用迷信去中心化,但要明白區塊鏈和我們原來人類組織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允許在去中心化的情況下實現同等高效的共識達成,並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經濟激勵形成強協作體。
要點總結
1.共識就是一群人對一個虛構的事實達成了一致的看法;
2.強協作組織經歷 軍隊--公司--通證社群 的系列演化;
3.區塊鏈是通過經濟的正向和反向激勵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強協作,而實現這一經濟激勵的新手段,就是基於價值網際網路的可信任的價值、共識載體——通證;
4.因此在去中心化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同等高效的共識達成,並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經濟激勵形成強協作體。
(作者: BYEX研究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門戶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