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為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下血本”,零件關稅將至10%
為了鼓勵電動汽車製造商在本土組裝汽車,印度政府已經決定將相關零部件關稅從15%降低至10%。
根據印度中央消費稅務局(Central Board of Excise)和海關的通知,電動汽車可拆卸套件的進口關稅稅率將會降低到10%。這些套件包括組裝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零件套件,用於組裝帶有可拆卸電池組、電機、制動系統等電動汽車。不過,如果這些裝置已經在套件中完成了預組裝,那麼關稅仍將維持不變,即15%。
與汽車或柴油車相比,印度政府針對電動汽車元件進口徵收較低的關稅,無疑會讓環保車輛的價格變得更加便宜。與此同時,一臺純進口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大約為25%,這個關稅稅率其實極具吸引力,因為當前印度的汽油或柴油汽車的進口關稅稅率高達100%。
實際上,印度電動汽車行業一直在尋求結構化改革。上週,該國電動汽車公司要求對原始裝置製造商(OEM)進口的電池、電池組、電機和其他元件實施更加合理的關稅。不可否認,降低進口關稅肯定會讓電動汽車製造商受益頗豐。
根據印度政府此前設定的目標,他們打算到2030年全面實施電動汽車,並且最大限度地減少車輛尾氣汙染。此前,德里政府官員也表示防止汙染擴散是推動電動汽車專案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地官員被要求將政府機構的使用車輛更新為電動汽車。
現階段,很多印度汽車製造商已經開始在電動汽車市場展開競爭,其中包括瑪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馬恆達汽車以及塔塔汽車等。去年年初,豐田公司和鈴木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雙方承諾將在2020年左右開始在印度市場生產電動汽車。
上個月,改造印度研究院(NITI Aayog)向政府提出了一項電動汽車激勵措施,希望能夠為電動汽車購買者提供2.5萬盧比的獎勵,同時還要對汽油和柴油汽車徵稅。此外,印度政府還注意到一些電動汽車專案能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創造更多投資,因此也打算在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