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社群熊市靜默:共識倒,人已散
來源:Bianews
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和普及讓人們在尋找志趣相投的群體這方面成本大幅降低,現在估計誰都有幾個交流興趣愛好的微信群。
各色社交網路的興起也催生了社群經濟這種新的經濟模式,更是有人說未來是社群與社群之間的流量“戰爭”,足見社群的重要性。
社群,簡單點說就是一群人因為契合的目標聚集到一起去共同做一件事。區塊鏈社群就是這樣將一群原本互不相識的人集合到一個個社群裡,吸引這些人的可能是共識、信仰或者一夜暴富的幻想。
星星之火:三點鐘社群
堪稱中國“區塊鏈第一社群”的要數今年春節由玉紅建立的“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群”。500多人的大群雲集了眾多國內投資界、商界和網際網路界的重量級人物,包括真格基金徐小平、隆領資本蔡文勝、薛蠻子、量子鏈帥初等,於正、汪峰、韓庚、佟麗婭、高曉鬆等等一票知名娛樂明星也現身其中。
大咖們的一舉一動往往就指向風口,眾人因此趨之若鶩,記得當時鞭妹也是亢奮群眾中的一員,大年初一開始每天追蹤群聊至凌晨。由此還出現了“三點鐘群”瘋狂裂變的盛況。
據媒體報道,帶有“三點鐘”字樣的微信和電報社群達2萬多個,區塊鏈社群行業由此點燃,各種區塊鏈投資群、媒體群、專案群、資訊群、培訓群紛紛湧現,回想今年3月時,鞭妹突然間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身在600多個區塊鏈微信社群中。
當然區塊鏈社群不侷限於微信,還有更顯“專業”的電報群,QQ 群、微博、廣播等也不少。
彼時的幣圈人心浮躁,但似乎又開放包容,急於瞭解新風口的心情也讓建立社群變得很容易,陌生人之間只要驗證說明幣圈交流,立即通過成為好友,然後彼此交換社群以拓寬關係網,期待共同進步(zhi fu)。
多數專案方運營的社群一般會有群主跟大家分享利好訊息,不時發放些專案代幣獎勵,最終目的還是想籠絡潛在的個人投資者。直白一點說就是“韭菜收割群”。
資訊或培訓社群多由一些區塊鏈媒體或培訓機構運營,他們最初通過各種有趣優質的區塊鏈內容吸引網友進群,例如視訊直播、免費學習打卡、提供線下分享沙龍參與機會等。
除此之外,鞭妹接觸最多的要數各種區塊鏈媒體群了。為了搶佔市場,幾乎每家媒體都有自己的社群,並且不止一個。此前有媒體曾報道稱國內區塊鏈媒體多達上萬家,如果按這樣算,所謂的區塊鏈媒體群可能早已達上萬個了。
為了方便溝通,活動主辦方媒體往往每舉辦一次活動都要新拉一個微信群。在幣圈從事一年多媒介工作的小南告訴鞭妹,自年初以來,她微信裡已經加過400多個媒體社群,但其實這些社群裡都是同一批人。
熊市下的區塊鏈社群:廣告、表情包、黃圖肆虐
不管怎麼說,建群的初衷和願景可能都是無限美好的,但後續的發展可能都讓很多人大失所望。
因比特幣而爆發的區塊鏈如今也隨著市場行情的暴跌而漸漸無人問津。
百度搜索“區塊鏈”近一年走勢
谷歌搜尋“區塊鏈”近一年走勢
經鞭妹查詢,無論是在百度還是谷歌上,今年以來,國內區塊鏈的搜尋趨勢均在年初經過短暫上漲後逐漸走低。
隨著幣鏈兩圈的持續降溫,經歷了短暫熱鬧的區塊鏈社群也很快進入冷卻期。除了群主每天發發動態,幾乎沒有人聊天。
沒錯,聊天。從學術上講,鞭妹上述所說的區塊鏈社群其實可以歸類為社群中的一種——聊天群。聊天社群有一個很明顯的生命週期:建立的時候熱情高漲,第一次交流和互動,大家積極性都很高;等活動結束了,廣告開始出現了,有些人開始使用“遮蔽”功能;最後,這個群,基本上就死掉了。
現在的區塊鏈社群情況也大致如此。有文章稱,資料分析顯示,近三個月的區塊鏈微信社群月均互動使用者率為28%,周均互動使用者率為14%。這表明大多數群除了群主每天發發動態,幾乎沒有人聊天。
而現在熊市寒冷加劇,鞭妹發現很多區塊鏈社群似乎連群主也消失無蹤了。
某區塊鏈社群運營群主向鞭妹透露,起初社群中有廣告黨冒出時他還會出來維持秩序,隨著熊市來臨,公司經歷了幾番裁員,他雖然沒有失去工作,但工作內容比以往增加了很多,現在早已無暇顧及這些群,群裡廣告、表情包、黃圖肆虐,他也無能為力。
廣告氾濫的區塊鏈社群
據鞭妹觀察,不管是專案群、資訊群還是媒體群,群員人數都比熱鬧的時候大減,原來500人大群有的現在已剩下90多人。群裡的廣告黨們也更加肆無忌憚,內容除了與幣圈相關的各種糖果、token專案廣告,還出現了支付寶領紅包或者微商宣傳等。
小南告訴鞭妹,現在到了熊市,活動沒有以前頻繁了,她已經退出了很多群,現在可能還剩下100個左右。
目前,已經很少有人關心社群訊息,更多的是遮蔽,偶爾有空開啟看看,旁觀群主和廣告黨鬥智鬥勇。當然也還存在著積極活躍的社群,但這種已經是寥寥無幾了。
鞭妹詢問周邊人發現,telegram的區塊鏈社群目前大多數處於無人維護狀態,但是使用者黏性更強,就算專案失敗跑路,社群裡仍然每天都有人在討論鏈圈和幣圈的發展現狀以及對未來的暢想,而且幾乎沒有人發廣告。
作為區塊鏈社群最早發起人之一的玉紅,最近被邀請加入某區塊鏈微信群。在被多名群員歡迎艾特後,玉紅現身群中留了一波自己的廣告便不再說話。
如同荒廢的礦場,裁員潮席捲的幣圈,整個區塊鏈社群也瀰漫著死氣沉沉的氛圍,彷彿它從來都沒有火爆過。偶爾的聊天內容似乎也與區塊鏈無關,高喊“all in”的徐小平已從各大區塊鏈社群退出,曾因區塊鏈聚集到一起的人如今已漸行漸遠… …
區塊鏈仍然需要社群
比特幣基金會前董事會主席,EOS發起人之一的Brock Pierce曾在接受採訪時談道:“有強大社群領導力的代幣專案才最有前景,社群領導力是加密幣專案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
目前,大部分技術都是開源的,可以被任意複製,所以代幣從技術上來說沒有區別。從長遠來看,好的技術不一定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優質專案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是專案的社群領導力強弱。
Brock Pierce
可能大多數人都懷著這樣的認知,因此社群的搭建成為投資人評估區塊鏈專案時重點考慮的問題。但Pierce 等眾多大咖所說的社群似乎並非僅僅是聊天社群。
用“社群”描述它更為合適,即為區塊鏈產品所建立的去中心化的社群。社群成員即是目標使用者群體,產品可以產生足夠的內容,在合理的智慧合約規則之下,使用者也熱衷於用這些內容進行互動,提升參與感並獲得既得利益,所有的行為並不是為了提升代幣價值或者只是為了持有代幣而存在,這或許才是所謂的社群領導力,讓區塊鏈落地更加實際。
這樣看來,我們見到的區塊鏈社群大多並沒有真正的共識和願景,因此也無法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