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屏」首發之爭如火如荼 華為三星已成攻守之勢
2018年的Counterpoint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三星、華為和蘋果是當之無愧的前三強。就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來講,三星19%,位列第一;華為14%,緊隨其後;蘋果12%,再次被華為超越。
但在中國市場,三星的處境就顯得十分尷尬了。今年第三季度華為繼續領跑,市場份額達到了23%,而三星的數字僅達1%。很多消費者都有過曾經為擁有一部三星Note手機而感到沾沾自喜的回憶,但現在為啥全球銷量第一的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卻遭遇到了"雪崩式潰敗"?
很多人把三星中國市場的尷尬局面歸結為Note7的"電池門"事件。Galaxy Note7手機發佈一個多月,在全球範圍內發生三十多起因電池缺陷造成的爆炸和起火事故。2016年,韓國三星電子決定暫停note7手機的生產,永久禁用Galaxy Note7手機。說實話,電池門是一個全球性事件,並不僅僅發生在中國。所以,三星在中國市場的節節敗退肯定另有原因:其中很大的一個就是國產廠商的崛起。
目前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中三星的主要對手除了蘋果以外,其他均來自中國:華為,oppo,小米,vivo等。要知道,中國市場畢竟是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最大的一塊肥肉,這裡盤踞著如此多的本土競爭對手,三星雖然強大也有心無力。而且相對而言,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零售價偏高,價效比遠遠比不上國產手機。
國產手機一哥華為的持續領跑,不得不歸功於近些年其在創新領域的高投入。好比今年10月釋出的旗艦機華為Mate 20 Pro就因為諸多黑科技加持:麒麟980晶片、矩陣多焦相機系統、無線反向充電技術……被包括Stuff在內的諸多媒體評價為是2018年度最佳手機。
除此之外,華為2016年釋出的中端機型nova系列也是表現出色,尤其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該系列豐富了華為手機產品矩陣,聚焦年輕消費群體,集前沿的設計美學、趣味的拍攝功能和出眾的效能體驗於一身,將為新生代消費者提供更個性化的選擇,從代言人易烊千璽的身上也可見一斑。當然了,價格親民真滴很重要。
隨著2018年走向尾聲,11月26日華為終端官方微博發出預告,將於12月份釋出新機。該機可能是華為nova系列新品,或將被命名為nova 4。根據華為官方公佈的海報,這款華為新機採用了極點全面屏,也就是「打孔屏」。這是繼劉海屏、珍珠屏之後的又一種全面屏形態。
緊隨其後的28日,易烊千璽的18歲生日會上,疑似華為nova 4真機曝光,跟此前猜測的一樣,該機應該採用了螢幕開孔設計。藉由易烊千璽生日的熱度,這款疑似華為nova4的手機也在微博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華為在把控熱點方面,講真也是從不示弱。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前置鏡頭被放在了螢幕的左上角,這意味著華為很可能已經解決前置攝像頭對全面屏的困擾,通過螢幕上方放置前置鏡頭來解決自拍。配置方面,根據目前的曝光資訊來看,華為nova4不排除會採用最新的旗艦處理器麒麟980,並全系標配6GB執行記憶體。此外,後置三攝也是最大的亮點,不知是否會整合P系列和Mate系列上的超級夜景模式。由於華為今年10月釋出的Mate 20旗艦系列各種黑科技加持,不排除 nova4就會用上華為已有的尖端科技成果。
本來華為的「打孔屏」首發勝券在握,可讓人沒想到的是12月3日晚間三星官方竟然宣佈:"未來先行,12月10日一起眼見為實 ",預告自己即將釋出「打孔屏」作為標誌的新手機Galaxy A8s。從時間點上來看,真有與華為一奪首發的意味。
從兩大巨頭的「打孔屏」之爭,可以見得未來手機行業「打孔屏」時代的前夜已經降臨了。可話說,打孔屏技術到底為何物?為啥手機廠商們要開始爭奪「打孔屏」這片戰場的高地了呢?
簡單來說,「打孔屏」其實在於解決前置攝像頭的位置問題,儘可能的減少正面顯示範圍的佔用面積。現在是個追求完全的全面屏的時代,各大廠商都在絞盡腦汁地藏起他們的前置攝像頭。比如過去半年裡,OPPO和VIVO就掀開了機械結構隱藏前置的先河。小米就更加瘋狂了,為了全面屏,直接整出個滑蓋。
一切也不禁讓人們思考:講究屏佔比到底是時代的進步還是又要復古啦?各大廠商的努力確實提高了屏佔比,也提升了視覺效果,但代價就是:機械結構也好,滑蓋也好,都會使手機厚度和重量暴增,手機的手感自然也就暴跌了。於是,就有了「打孔屏」之爭。啊,這罪惡的,無處安放的前置攝像頭呀。
說實話,雖然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微不足道,但它憑藉產業鏈的優勢,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勢仍然不可撼動。在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中,三星的本土化設計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但就國內市場而言,國產手機的崛起為消費者提供了價效比極高的豐富選擇。相比之下,三星的高價位手機對中國的消費者就失去了原有的號召力。
這一次三星選擇用A8s作為中端市場的救火隊員,也與華為爭搶將「打孔屏」定義為產品最大的賣點。但國產手機的崛起已經不單單體現在螢幕方面的突破。相比之下華為手機在續航能力、晶片和拍照等各大領域都有著很硬的實力,所以nova新機也並不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這個螢幕上的小孔上)裡。無論是否全球首發螢幕打孔技術,華為都是國內最早用上打孔屏的品牌,展現了強悍的研發實力和供應鏈整合能力。實際上很欣慰可以看到全球手機巨頭試圖與國產手機爭奪高下,但路遙知馬力,手機是否優秀要消費者拿到手中,對比了價效比之後才知道,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