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設計就席捲美國耳機圈,黑膠碟和陶瓷可以這樣融合
陶瓷,是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比較出名的特產。在近一兩年來,陶瓷還被當作國產手機的機身材料,除了能帶來溫如婉玉的握感之外,還加持了不少品味感。但是陶瓷材料還會被用在其他電子產品上嗎?就像濃厚中國風的《功夫熊貓》出自於美國夢工廠,這次創新地把陶瓷材料用在耳機上的,也是來自於美國好萊塢的i.am+。
說到i.am+這個牌子,它帶有不少傳奇色彩。在2013年,由格萊美獲獎者、全球音樂人、著名樂隊黑眼豆豆成員Will.i.am於美國創立,與此同時還得到了娜奧米、肯達爾等時尚名模的加盟代言,在Buttons系列的外包裝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在2017年,i.am+開始進入了中國市場,同時它也開啟了市場本土化,不僅邀請了因《延禧攻略》火熱的許凱當代言人,還在中國進行了i.am+ Buttons Ceramic(陶瓷版)藍芽耳機的首發,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也許是與創始人的背景有關,i.am+ Buttons Ceramic在外觀設計上帶有比較明顯的音樂風,像它的耳塞部分,就被設計成了像黑膠唱片的造型,在讓人感覺到音樂風的同時,還帶有點復古的味道。
除了長得好看之外,i.am+ Buttons Ceramic這個款式在耳塞的機身用上了航天級的陶瓷外殼,擁有比自然寶石更出色的光澤和觸感,握在手上很像玉石的手感。而且這種材料並不是“花瓶”材料,它的硬度僅次於鑽石,安全效能也不錯,即使長時間和人的面板接觸也不會產生化學反應,戴在身上反而更像一件時尚裝飾品。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與黑膠唱片的圓盤造型相呼應,i.am+ Buttons Ceramic在圓盤部分用上了磁吸設計,當你不用耳機時可以把耳塞部分“背對背”貼著,有點像停止了運作的留聲機,掛在身上也很好看。
老實說,i.am+ Buttons Ceramic的便攜性還是不錯,除了磁吸設計方便收納之外,它的編織線材也不怎麼纏線。被陽極氧化鋁工藝處理過的線材“顏值”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契合品牌的音樂與時尚相融合的理念。
配件方面,除了標配的USB充電線、說明書等常規配件之外,還配備了七對不同大小、不同型別的耳套,像我手上的用上了有翼的兩片式耳墊,不錯的牢固度比較適合運動時的佩戴,而且舒適度也不錯,親膚的矽膠材料基本感覺不到異物感。
i.am+ Buttons Ceramic操作起來基本沒什麼難度,線控是比較常見的三段式線控,開關機、連線藍芽時還有燈光和英文語音提示。線控上還集成了麥克風拾音孔,不僅可以語音通話,還可以按住中央按鍵三秒來啟用Siri。
續航電量,是很多使用者都會關心的問題,在這方面,i.am+ Buttons Ceramic的續航時間是6小時,待機長達120小時,基本保持在藍芽耳機的平均水平。此外,i.am+ Buttons Ceramic還具備快充功能,充電五分鐘能夠通話一小時。
聲音方面,i.am+ Buttons Ceramic在發聲元件上採用的是11mm動圈驅動單元,這個單元有一大特點就是動感態勢很不錯,在我試聽的搖滾、電音風格的音樂都能給人強烈的衝擊感,而在人聲的流行音樂上也能感覺很通透,基本上滿足大多數人群的日常聽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