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吃的是不是青春飯?

Tips: 極光學苑,中國高階IT培訓領導者品牌,帶你飛向夢想的地方!搜尋公眾號“極光訓練營”瞭解詳情~
上大學的時候,比較流行的說法是 “做程式設計師不能超過30歲,30歲之後就應該轉管理了……不然沒飯吃了” 這句話我從開始的相信,然後再到懷疑,現在根本就是懶得理!
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不管是目前IT行業的整體環境和未來發展,再選擇的時候,完全可以認為從事IT行業將是一個常青的職業。

1為什麼有人說程式設計師吃青春飯
曾經國內一個很著名的企業老闆說:在IT行業超過35歲的技術人員將被淘汰,所以不要35歲以後的技術人員。導致整個業界尤其是在軟體開發行業都在排斥年齡超過35歲的人員,也導致很多工程師為自己35歲以後的前途發愁而轉行。
很多人也都認為IT行業是年輕人的行業,而軟體開發就是吃青春飯,過了35歲就沒用了。
當時IT行業的整體環境,基礎庫畢竟就那麼些東西,大眾類應用也少得可憐,搜尋,郵件,IM,防毒,下載,播放器,就這麼些東西而已,容不下太多普通程式設計師。而企業軟體還只是一種小工具,對很多行業都還沒有形成實質性的衝擊,做企業軟體的都是乙方,像孫子一樣求著人家簽下合同,又得千方百計討好甲方,所做的東西,只能是甲方工作的補充,不能做顛覆性的東西,破壞人家的飯碗。
企業軟體,由於企業的環境經常變化,再者軟體公司也需要不停地獲取收入,所以軟體更新很快,很多都是簽了合同開發完驗收通過就行。做這樣的軟體,首先要考慮的是投入產出的問題。由於合同簽訂好了,收入是一定的,為了壓縮成本,老闆們就會僱用一些年輕的有幹勁沒有負擔的年輕人。

假設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程式設計師,能頂上三個年輕人。那麼同樣的錢,老闆已經可以僱三個年輕程式設計師了,另外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可以沒日沒夜地加班,而老程式設計師由於年齡大了,有家有孩子需要照顧,不可能和年輕人一樣加班。再者做企業軟體的都知道,團隊一般都想找行業專家加經驗豐富的程式設計師,但是這種人就像鹹菜,有當然好了,沒有也無傷大雅,多了卻不行。就那點收入,多了你養不起!
這就造成了做企業軟體的團隊,通常都是有一個有經驗的人,帶一幫小孩在做。這些小孩做幾年後,基本就得轉行。因為他們在做企業軟體的過程中,本身技能增長有限,另外也沒有進步的空間。一群人,不能都把目光盯在一個位置上不是。
然而如今的IT行業發展現狀早已經不再是從前那樣, 網際網路大發展導致資歷更深的程式設計師已經成為行業人才哄搶的物件。
2程式設計師30歲後前景更廣闊
從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想在一個行業兩三年內出成績,基本不可能的,是違背自然規律的。畢業後基本頭2年是在混混沌沌中度過,頭3年時間是學習階段,5年時間是基本成熟階段,8年時間後才是出成績階段。除非天才,多數的人都是按照這個階段發展。
假設按照大學畢業23歲計算,8年後就是31歲了。還沒創造幾年就35歲了。35歲就沒人要了?這個行業能出資深的人員嗎?既然IT行業是未來發展高科技行業,沒有資深人員該怎麼支撐呢?
在傳統行業35歲正是壯年和創造時期,正是擔當技術骨幹的時期。那為什麼在IT行業35歲就不能接受了?是那個著名企業家的誤導,還是世人的偏見呢?
前幾年IT剛興盛,並且我們中國IT發展起步晚,年代短,所以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在做技術開發,大學培養出了一批批的大學生加入了IT行業,IT培訓行業也是在那幾年開始興起,好象很多年齡大一些的人跟不上時代了,所以大家發出了那樣的感慨。
程式設計師的程式設計能力在從25歲左右開始上升,一直到50歲後才會開始下降。也就是說, 程式設計師的技術能力是可以隨著時間積累的,這一點上,跟其他技術職業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年齡大就不能程式設計了,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年齡大不僅可以程式設計,而且經驗還會越來越豐富,技術水平會越來越高,如果IT行業要長久發展,肯定會需要資深的工程師們的支撐。
3老將仍然具備優勢

IT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學習途徑也是非常之多。今天JAVA,明天.NET,J2EE,JSP;確實需要強的學習能力,年齡大了自然學習能力下降。年輕人當然腦子活,富有創意。但是聰明不能代替經驗,並且多數情況下人的智商相差不大。所以不能僅僅依據此就否定了經驗和思維能力。
在軟體開發和硬體設計行業,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這些行業經驗還是很重要的,還是需要資深工程師們的支撐的。而軟體開發和硬體設計行業正是IT行業真正的核心和基礎所在,是我們的軟肋。所以將來必然需要大量的資深工程師。
*版權宣告:
轉載文章和圖片均來自公開網路,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推送文章除非無法確認,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如出處有誤或侵犯到原作者權益,請與我們聯絡刪除或授權事宜,感謝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