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AI同傳被曝造假 官方承認人工智慧還無法替代同傳

雷帝網 雷建平 9月21日報道
當AI越來越取代人工之際,一向被認為會被顛覆的同傳行業有了插曲。
日前,一位同傳人員Bell Wang在知乎爆料,科大訊飛AI同傳造假,一場高階會議上,科大訊飛用語音識別把同傳人員翻譯的中文做成文字,再用機器人的聲音讀出去。
同傳人員指訊飛AI同傳造假

故事的起源是這樣的,2018年9月20日,同傳人員Bell Wang給一位日本教授做同傳,這位日本教授的英文講得不怎麼好。

因為要直播,Bell Wang和同行的同傳都比平時更緊繃一些,這時就注意到兩邊大螢幕下有實時字幕,赫然看到“訊飛聽見”四個大字。

這個事情引發了Bell Wang的不舒服。“之前訊飛炒得最凶的時候我沒怎麼說話,只是轉了轉同行‘被AI’的朋友圈,心想哪天我要是遇到這種一定搞死他們。”
Bell Wang仔細看了字幕嗯,原本以為是訊飛的AI同傳會胡話連篇,但卻發現內容完全是語音識別了Bell Wang和他搭檔的輸出,類似“就是”這種詞出現在譯文裡就是典型。

因為這種詞彙是同傳人員順句驅動時用於聯絡語句用,而且搭檔說翻譯說分析“步態”的時候,上面顯示“不太”,Bell Wang翻譯“Davos Forum”的時候,上面顯示“Devils Forum”,完全和源語言內容對不上,就自然不可能是翻譯了。
Bell Wang認為,從觀眾角度來看,右邊有英語識別(經常不通),左邊有譯文(經常跟右邊對不上),加上“訊飛聽見”幾個大字,肯定是科大訊飛的AI翻譯。
“我甚至能腦補出科大訊飛被戳穿後的辯詞:‘我們這次使用的產品是訊飛聽見,識別同傳的翻譯打在螢幕上方便聽眾,並無意冒充AI同傳,對惡意造謠者,我們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力’之類的,感覺真的無言以對。”
Bell Wang在翻譯一輪換下來後看到搭檔給他的微信留言,說這個會在知領有直播,裡面有同傳。但是,裡面的聲音是機器人,讀的就是Bell Wang他們的翻譯被訊飛識別轉化成的文字。
訊飛這個舉動惹怒了Bell Wang,他認為,這就是赤裸裸的欺騙。“明明就是我們輸出的翻譯內容,不給我們原音放出去,一定要把語音識別的文字(還各種錯誤)用機器人讀?”
科大訊飛事前沒有告訴Bell Wang有語音識別的字幕。“沒有告訴我們直播的同傳是機器朗讀我們翻譯識別出來的文稿,更沒有徵得我們的同意就冒名使用了對方的翻譯成果。”
“這種行為,不知道哪位懂得法律的朋友告訴我算不算侵犯智慧財產權呢。當然我對於我國目前法制,尤其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真的不是很自信,應該不會有後續的追責,但我覺得必須要在各個社交媒體平臺上把這件事亮出來,讓大家看看。”
“也許有一天AI真的能做到理解自然語言,也許有一天同傳這個職業會失業,但絕不是現在;真正突破性的技術也不可能由一個沒有操守的公司研發出來。”
Bell Wang說,技術是無罪的,但以技術為名吸引資本的目的會不會導致虛假包裝和營銷呢?
承認轉寫譯員翻譯結果並在會場大屏呈現
科大訊飛也很快就“同傳造假”傳聞做出迴應,稱注意到因某會議現場機器轉寫問題,致同聲傳譯老師對科大訊飛產生誤解。
經瞭解,作如下說明:
科大訊飛智慧會議系統主要提供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離線翻譯,現場全自動翻譯並同步展示在螢幕上,沒有任何人工同傳參與。
比如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馬化騰、李彥巨集、雷軍等人的發言,科大訊飛都是用的這套方案。
另一種是僅提供會議轉寫上屏服務,比如這次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主辦方考慮到大會專業技術背景,以及參會者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口音等情況,專門配備了專業同傳譯員。
科大訊飛應主辦方要求僅需提供語音識別技術,直接轉寫譯員翻譯結果並在會場大屏呈現,同時應主辦方邀約,在直播中合成識別結果,展示科大訊飛語音合成技術。
個別同傳譯員對於科大訊飛的誤解,我們認為僅僅是對會議服務方面的分工溝通了解不清;目前我們已經委託會議主辦方進行溝通,希望儘快消除誤解;
自面世以來,科大訊飛的訊飛聽見智慧會議系統等轉寫工具已經服務過眾多重要會議,其中就包括2017全國兩會、2018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等,服務質量頗受好評。
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我們能夠理解人工智慧施於行業和個人的緊張焦慮情緒;但科大訊飛發展AI無意於替代任何職業和崗位,我們也多次強調“人機耦合”共同進步的立場和產品追求。
感謝行業和媒體對於此事的關注,我們希望將更好的人工智慧技術和能力分享給大家。
訊飛稱不是去替代同聲傳譯
另據訊飛內部人士透露,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17日世界機器人大會的主題演講中明確解釋了這次是機器和人的協同翻譯,在9月20號的工程院大會上也專門說明了這一條。
“機器當前水平還代替不了同傳,人機耦合才是未來發展之道,請媒體不要誤會。”
上述人士稱,訊飛提倡的人機耦合模式輔助同傳,可以讓優秀譯員更有效率,變得更有價值。

實際上,自科大訊飛的機器翻譯技術誕生以來,各種同聲傳譯職業將直接消亡、被科大訊飛的機器翻譯技術完全替代的文章就刷爆各大平臺。
2017年6月,訊飛曾專門發表一篇文章稱,現階段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不需要“被神化”。技術發展乃至產品化有其自身發展曲線,從技術走向市場,一定是在不斷完善過程中走向成熟。
目前,機器翻譯已經取得非常大的進步,在衣食住行等常用生活用語上的中英翻譯可以達到大學六級的水平,能夠幫助人們在一些場景處理語言交流的問題,但距離會議同傳以及高水平翻譯所講究的“信、達、雅”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訊飛當時表示,一直所努力的,是希望通過語音轉寫和翻譯技術幫助同傳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失誤,形成人機耦合的同傳新模式,並不是去替代同聲傳譯。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