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寫作者都要考慮的垂直度問題

image
幾天前,我發過一條微文。致所有幣乎作者:關注垂直度。 有些朋友留言說沒看懂,於是我作了補充,剛剛的意思是,以後在幣乎寫作,垂直度會越來越重要。
一、現狀
幣乎平臺雖然已執行一年有餘,但實際上產品形態仍然比較簡陋。因為幣乎的文章聚焦於熱門,而且熱門輪轉速度很快,因此文章沉沒度非常高(沉沒度是我自己新造的一個詞,用於表示一個內容平臺的文章隨時間推移而被開啟次數減少的情況)。舉例來說,我們都有玩論壇的經歷,論壇中“新手教程”類的文章一般會在論壇置頂或加精,供新人閱讀。幣乎沒有這樣的迎新系統,所以同樣的新手指引內容,不同的作者從不同角度寫,每篇都會火。這也是一個幣乎特有的現象。
二、作者為什麼要垂直
上面提到了幣乎平臺的現狀,下面分析一下,基於幣乎的現狀,為什麼作者要垂直。 1,從平臺角度,上面提到的現狀,不會一直都是這個形態,肯定會升級。很多朋友都在給幣乎提意見,讓幣乎開啟興趣推薦,以後這種形態會出現的。
2,從個人角度,如果幣乎真的出現了像今日頭條類似的千人千面系統,作為作者的你,怎麼辦?我以傳統內容平臺為例,在今日頭條,如果你寫的內容不垂直,你的垂直度的分數將會非常低,將不利於你這個賬號體系的健康。你今天寫歷史,明天寫數學,後面寫圍棋,你讓千人千面推薦系統如何向讀者推薦你?
3,從讀者角度,關注某一位作者,是因為他能給我提供某方面的確定性,我喜歡美食,就看美食博主的視訊,我喜歡看英語,就看英語達人的文章,我喜歡看幣圈老故事,就看南宮遠。
三、垂直與豐富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我每天能把文章寫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談什麼垂直度?我可以寫垂直的文章,寫著寫著垂直的內容就寫完了怎麼辦? 下面,我將以聽風群的新人作者茂成兄弟為例,為大家解釋這一點。
@茂成 是專業的設計師,一個多月前,剛開始在幣乎寫文章,我建議他將自己的特長與寫區塊鏈文章相結合起來,這樣可以實現自己本職工作和區塊鏈的雙成長。可以從給幣乎作者設計封面開始,打造自己的IP , 一個月後,茂成設計的封面已經在幣乎上小有名氣,受到何思源,胖哥等大V的推薦。
於是我和茂成聊天時,建議茂成繼續往這方面努力,輸出垂直的長文。如果不知道寫什麼,可以參考的方向如下,我能想到的思路:
1,幫別人封面設計,發文,分享設計成果和設計思路。這一點,你已經設計了這麼多,可以寫七八篇了。
2,設計知識分享,從字型,顏色,排版,等角度去分享,結合你的專業知識和幣乎作者。甚至,各個幣種的logo,各個某某財經的logo,眼光不要侷限。哎呀媽呀,不是幣乎第一設計師,是幣圈第一設計師了。
3,從設計的公眾號裡面去找靈感,我關注了普象工業設計小站的號,裡面經常會分享一些有意思的文章,相信你對專業公眾號瞭如指掌,這是豐富的資源庫。
4,到最後,你就可以無劍勝有劍了。你如果去思考,生活中處處是設計。就像我天天吃飯的時候聽得到,我每篇聽完,都會想怎麼和區塊鏈結合寫。
這樣一來,思路應就會越來越寬了。
我群裡還有位作者,名叫MOYI,MOYI寫文章的內容是文章排行榜,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文字功底很好,喜歡看武俠和動漫。我每次看他的文章,都會聯想到籃球寫手楊毅寫的文章風格。這類文章寫下去也會很受大家歡迎,而且可以拓展的思路也很多。比如積累一段時間後,不僅可以做點評,還可以做總結歸納,比如寫行情類的排行榜,寫科普類的排行榜,畫畫的排行榜等等。
寫在最後:淺挖十個坑,不如深挖一口井,每口井中都會別有洞天。 共勉!
點選連結可直達近期精選內容
聽風說幣: 區塊鏈中文字幕組成員,區塊鏈趣味科普作者。微訊號seeknsee,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聽風說幣,我們一起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思考、進化,踐行、成長。你也可以在我公眾號或幣乎文章中留言,咱們私撩~
幣乎是區塊鏈內容第一平臺,歡迎你到幣乎來,我教你玩。 https://m.bihu.com/r?i=Vch&c=4&s=4

image
本文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所有,轉載請先聯絡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