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運營丨知識付費未來發展的趨勢會怎麼樣?需求問題和前景?
知世故而不世故,
擅自嘲而不嘲人,
愛人愛己,
豁達樂觀。
在注意力和優質內容越來越成為稀缺品的時代,
一些敏感的機構和個人彷彿嗅到了遠處傳來的風信,準備拎著知識迎風而起。
知識付費作為內容付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在近一段時間迅速崛起擠佔人們的視野。
有人認為知識付費或成中國未來高速發展的領航者,對此又該如何看待呢?
一. 知識付費的本質

1.內容付費本質
內容付費的本質,就是把內容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
內容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資訊,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
這種付費可以是非功利性質、出於人類成長需求、也是有著悠久歷史習慣的,內容付費從源頭上根治了免費資源氾濫的問題。
2.知識付費定義
1) 什麼是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主要指知識的接收者為所閱覽知識付出資金的現象。
知識付費使知識的獲得者間接為向知識的傳播者與篩選者給予報酬,而並非讓參與知識傳播鏈條的人通過流量或廣告等其它方式獲得收益。
2) 為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使知識的接收者為所獲得的知識付出金錢。
由利於補償知識傳播與篩選的成本,並給予知識從“產生、篩選到傳播”鏈條的參與者經濟報償,有利於讓更多的人蔘與到知識的傳播過程中。
知識付費時代,為知識買單才是明智的選擇。
3.知識付費的形式
1) 純音訊分享
2) 純文字分享
3) 視訊直播(視訊直播+線上問答互動)
4) 主動提問+邀請回答
4.知識付費的特點
1) 個體為節點的分散性傳播
2) 頭部為主的多元化內容體系
3) 低門檻創作內容以實現商業閉環
4) 以社交作為知識輸出和交流的紐帶
二.知識付費的發展
1.當下知識付費的主要型別

1) 職業技能類: 這是最大的型別,特別是時間管理和網際網路相關技能,另外就是文案寫作和語言學習;
2) 專業知識類: 主要涉及醫學、教育學和心理學;
3) 投資理財類: 主要包括商業思維、房產投資和理財規劃,也可以轉化為專業諮詢;
4) 生活興趣類: 和音訊相關的音樂、詩歌、健身和歷史等;
5) 其它類: 各種邊緣性知識,例如名人生活體驗、熱門事件延伸、新職業體驗等。
2.知識付費的發展過程

1) 早期階段
早期階段主要涉及教育、出版與諮詢行業,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教育行業出現了網校與社交平臺直播;出版業出現了電子書和垂直網站;諮詢業則出現了問答平臺。
這時的知識付費依舊無法發展,由於諸多主客觀原因,使用者缺乏付費意願,知識工作者通過獲取更多的流量和粉絲,再通過其它形式變現。相關行業中唯有線上教育出現較快發展。
2) 正式起步
正式起步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是2013年微信公眾平臺的普及,而在2014年移動支付也迅速被人們所接受,付費打賞和付費閱讀模式開始出現並逐漸普及,加強了使用者對內容和付費的直接聯絡,而不再是通過流量與廣告進行過渡。
最關鍵的部分在於支付意願和支付手段,而在起步的這幾年,市場對使用者的教育和使用者財富積累的爆發也為知識付費提供了堅實基礎。
3) 發展期
以2016年作為元年,以一批知識付費平臺紛紛上線為標誌的,知識付費由此進入真正的發展期。從生產這角度看,自媒體平臺已經大量培育出知識IP和願意付費的使用者;從平臺看,線上支付的成熟掃清了障礙;從受眾角度看,資產泡沫帶來的中產階級焦慮與消費升級的影響為知識付費開啟大門。通過無數千萬級使用者、百萬級付費和銷售額的創造,眾多知識付費平臺推動知識付費進入了下一個高潮。
3. 知識付費的積極意義

1) 質量保證
在內容爆發增長、泡沫不斷的時代,使用付費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消費者篩選更有質量的知識或內容。
2) 鼓勵學術
付費的形式有助於鼓勵社會創新更多不一樣的渠道和形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和機會。
3) 實現營收
對於知識生產者,這一概念將會是一種新的營收方式。用恰當的方式和消費者進行“物物交換”,有助於鼓勵知識生產者生產和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這對於專門做內容生產的團隊或是個人,對於網際網路企業或是傳統行業,都將是一個全新的機會。
4. 知識付費面臨的問題

1) 版權問題
智慧財產權的模糊性使得許多侵權行為難以界定,使用者缺乏維權的方式與狀態。
金錢利益的誘惑,容易導致良心缺乏的內容製造者通過抄襲、洗文等方式盜取原創者的知識權益,知識生產和傳播環境變得更加複雜渾濁。
2) 缺乏內容篩選及推廣機制
相較於一般內容變現,知識付費具有長期效果,使用者很難在付費之前對內容進行了解和評價。目前主要的解決方式是IP化和使用者評價,而這又會加劇頭部效應,影響後期進入者的創作積極性。
3) 意識的轉變障礙
對於傳統的出版、教育、傳媒行業,知識付費也會變成一種更大的挑戰。習慣使用某種實體來想消費者輸出內容的傳統行業,能否快速適應新的消費者習慣,加入網際網路基因做出變化,將會是他們能否繼續生存下去的關鍵之一。
4) 復購率較低
知識付費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使用者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而對於很多使用者而言,為了解決短期問題而選擇長期的知識付費並不現實,以及實現衝動消費後難以消化付費知識,同樣會降低復購意願。
三.知識付費的前景

1.資源的爭奪戰
掌握上游資源,保證講師和他們的內容能夠持續生產。資源將會越來越稀缺,資源也會變成一個產品的競爭壁壘。誰的資源多,選擇什麼方向的資源可以長期持續生產,是制勝知識付費下半場遊戲的關鍵因素之一。
2.市場結構升級
知識付費的快速發展正推動著傳統出版業的產業化升級,利用網際網路對整個出版業進行重構,形成新的知識傳播體系。
知識付費的形式多樣,可表現為人們開始從線下實體書店購買紙質讀物逐漸轉為線上購買相關音訊產品,但最終代表的是消費市場在移動網際網路下狀態下的遷移。
3.平臺的完善
對知識生產者的篩選和評價機制的完善,確保使用者在聽課和復購產品之前對授課者形成預期,以及授課後進行監督,進而對平臺產生信任。
完善知識產品的細分與推薦機制,讓使用者用最少的時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對產品和使用者的區分應該更加詳細。
隨著內容增多,除了增加資訊外,還需進一步完善推薦演算法。對課後社群和互動的維護,顯著影響使用者的後續消費和夠買意願,對於平臺而言,如何鼓勵和支援生產者進行社群維護,是一個新的課題。
4.付費意識的增強
正版化下消費者的付費意識逐漸增強。隨著國家政策、資本力量對版權保護力度的加大,盜版內容的獲取成本、消費成本增加,為消費者付費意識、付費習慣的養成提供了客觀條件。
5.知識服務
知識付費是製造一系列的碎片化知識,既然是製造業,那終究會有產能過剩的一天,而服務是一次性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服務,所以,知識服務必將成為知識付費的新徵程。
6.消費者有所收穫
從長遠看,知識付費需要確定怎樣的內容才能讓消費者真正有所收穫。如果消費者在數次消費後都無法從中找到價值點的話,知識付費就將成為一個幌子,浪潮過後便會消失。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和正確的呈現和收費方式,消費者才願意為之買單。
文/老夏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贊呀,也可以轉發或賜幾顆糖果,
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援,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