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與迭代:蘇寧拼購的五環內外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一直在裸泳。”用巴菲特這句名言形容火爆的社交電商行業,再形象不過。在不盛產韭菜的季節,誰還在堅持耕種,誰真想幹點實事,反倒一目瞭然。
大浪淘沙後,才會留下珍珠。
蘇寧拼購這匹黑馬,在五環內外力壓對手、跑馬圈地,建起一座自己的護城河。
01 擁抱市場
蘇寧拼購,它的標籤是:後來居上者。
2016年,蘇寧推出“樂拼購”,主打“社交”、“優質”和“低價”的拼團模式。2018 年7月,“樂拼購”更名為“蘇寧拼購”,正式對外發聲。2年成長期不但積累了技術優勢與口碑,更在“組團拼購”的最佳時機迎來第一波爆發式增長。
2018年7月資料顯示,蘇寧拼購2018年累計買家數已破3000萬,同比去年7月份增長了3650%;月GMV超50萬的商家數380家,同比去年增長了2614.3%。8月8日拼購日一天,訂單就突破了500萬。
直觀資料,恰恰能最直接反映市場認可度。
未雨綢繆者易成功,在零售行業普遍增長乏力,蘇寧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更在“拼購”新賽道尋到了突破口。
主打品質的蘇寧拼購成功圈粉,連帶著蘇寧線上使用者數量的激增。截至2018年12月31日,蘇寧易購零售體系註冊會員數量首次突破4億,達到4.07億,移動端月活躍使用者數更同比增長43.25%,移動端訂單數量佔線上整體比例達到94.91%。
無數淘金者聞風而動。而拼多多的上市,更讓人們重新審視“社交電商”這一翻紅的概念,並正視其身上附著的巨大能量。
蘇寧拼購的爆發,是蘇寧線上業務高速增長的縮影。從一個頻道,到獨立擁有APP,如今又在向供應鏈上下游衍生,催生整個行業迭代。
消費者訂單是樸素的大資料。2019年4月8日的超級拼購日中,蘇寧拼購單日就售出了200萬斤大米,其中金禾聖富水河香米單日銷量超21萬斤,為不少農戶打開了農產品上行渠道。
在一個看似沒有機會的飽和領域,蘇寧拼購快速實現新的商業突破。但,扮演著買貨賣貨雙重身份的“使用者”,並不是這個基於社交關係鏈銷售網路中的唯一“節點”。
02 正名之戰
拼購併非新鮮事物,卻讓外界看到了五環外人群的消費市場。低價包郵、一堆廉價山寨貨……五環外消費一度蒙上負能量的灰影,“便宜沒好貨”成為拼購行業難以啟齒的痛點。
蘇寧拼購總經理張奎曾毫不客氣地指出,社交電商發展遇到的阻塞,依舊是品質問題。歸根結底,是不少從業者盲目擴張,供應鏈基本功不紮實導致的商品品質和服務質量“硬傷”。
這場正名之戰依然在行業內廣為流傳。正品、低價,提速的物流和省心的售後,消費者好評湧現,使得蘇寧拼購正名之戰有了註腳:燒掉那虛假和低劣。
滿身智慧零售的基因,註定蘇寧拼購要走不一樣的路:勤練“內功”,提升硬實力才是蘇寧拼購要忙的正經事。
為此,蘇寧拼購連續使出“拼基地”、“拼品牌”兩大殺手鐗,創新供應鏈建設。背靠全產業和場景支撐,這場“正品拼購上蘇寧”的品牌定位,更讓行業巨頭集體陷入冷靜思考:憑啥蘇寧就能幹好?
巧的是,蘇寧拼購就是那條鯰魚。
今年2月26日,由蘇寧拼購自主發起,並聯合多家檢測機構共同成立了“蘇寧拼購質檢聯盟”,囊括了CVC威凱、SGS通標、江蘇質檢和中檢集團等國內外權威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未來還將有20-40家質檢機構被吸納其中。
志強智達,言行行果。整體來說,質檢聯盟的專項服務標準,對於整體市場的發展來說大有裨益,儼然已構建行業、品牌、使用者三贏局面。
質檢聯盟之外,還有“蘇寧拼購品質優選計劃”加持,用實地驗廠+驗貨的方式,針對拼基地、拼品牌的產品,用檢測認證的方式服務商戶。符合標準的產品,商戶平臺標識“優||拼檢”加質檢報告,安全通行證才生效。
“造星”運動同步開啟。在產品豐富性上,蘇寧拼購“築巢引鳳”,引進更多的品牌入駐,與其他平臺的區隔越發明顯。
“蘇寧拼購依託於易購的強大供應鏈,加上拼購自採團隊的甄選,把每一步都走得很紮實,讓消費者買得放心,我們賣得安心。”張奎甚至對外高調承諾。
03 退與進
一諾豈止千金?
3月7日,蘇寧拼購就“拼品牌”南京首發計劃進行座談。
3月12日,蘇寧拼購在湖北荊州建立小龍蝦合作基地。
繼小龍蝦之後,蘇寧拼購還建立荊州魚糕合作基地,在洪湖蓮子、蓮藕等荊州特色農產品的開發、加工、銷售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3月24日,“若羌紅棗拼基地”在若羌縣落地。
3月份要落地20個拼基地……
總之,張奎很忙。同事們調侃他,走路都帶一陣風。
拼基地和拼品牌的目標就是“賣家多賺錢,買家少花錢”,無論五環內外。而在張奎心中,與滿分的距離,差的就是那份不斷潛行的努力。
品質攻破圍城。一二線城市聚集了大量年輕人,他們的事業還在成長階段,低價正品的蘇寧拼購滿足了他們某種消費心理;而在五環外,蘇寧拼購也迎合著流量向下的大潮。
撥開亮眼的市場表現,蘇寧拼購之所以迅猛發展的核心原因,正在對下沉市場流量入口做了重度染指。
以退為進,也能成就一盤好棋。依靠蘇寧這艘航母,蘇寧拼購放棄了以往試圖對全線市場進行覆蓋和滲透的思路,瞄準了三四線城市甚至更底層鄉村市場領地——這是曾經被忽略或者被輕視的長尾市場。
長期以來,中國龐大的三四線城市使用者的電商需求,並沒有被充分挖掘。
這塊大地上,阿里和京東的權杖覆蓋有限,卻是蘇寧的優勢領域。藉助智慧零售輸出的高速公路,縣鎮市場的活力很容易被激發,雙線渠道換取了更大空間。
蘇寧拼購如一支探險隊伍,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海洋的“孤膽英雄”。從五環內到五環外,戰術上的進與退,簡化了流量端的奇技淫巧,迴歸商業本質,通過體驗與消費者建立情感交流和共鳴。
跨過高山與大海,更要穿過人山人海。
04 蘇寧拼購方法論
那座更高的山上,有更猛烈的暴擊。成績單之外,蘇寧拼購未來規劃的圖譜也鋪展開來,多個重點工作繪製出一張“計劃表”。
一、打造依託智慧零售的“大道至簡”。傳統的供應鏈是由不同層級的分銷商把控的,這就導致了產品難以溯源、價格虛高等問題。“拼基地”負責打通生鮮線,直接與農戶面對面,“拼品牌”負責打通工廠線,形成了“工廠/農戶-蘇寧拼購-消費者”的極簡供應鏈,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所需都可以在蘇寧拼購上買到“一手貨”。
- 信仰是開疆拓土最好的催化劑。蘇寧拼購想構建的是為消費者搭建一個便捷的平臺,更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的基本訴求。
“拼基地”“拼品牌”背後,蘇寧拼購正成為“精準扶貧”公益行動中的中堅力量。“拼基地”以實現“農業產業化、農品品牌化、農人專業化”為目標,完善長效扶貧機制和鞏固脫貧成果,更為當地農戶打開了一條直通城市消費者的農產品銷售通道。從長遠來看,這種積極的內生力量,才是農戶脫貧的關鍵所在。
而在這個平臺上購物的消費者,不但能夠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也在無意中成為了那個伸出援手的人。
- “包山包湖包海”後,蘇寧拼購自身也在不斷迭代。這種現象主要歸因於蘇寧生態化程序和快速升級之路。一方面電商為基礎的基因沒有丟,另一方面業態不斷豐富,多元業務呈現利好趨勢。
蘇寧拼購還將突出服飾、家居小家電、生鮮水果、休閒食品,牛奶衝飲六大類目佈局,推動拼購反向定製品牌的商品出現,以商品為核心,建設多種場景化產品。
更為微妙的是,蘇寧拼購在電商普遍進入拐點期的時候,恰如其分地推動了與線下場景、物流、大資料體系合流的智慧零售。智慧零售為蘇寧帶來了龐大的流量和市場補充,並給未來商業空間不斷加碼。
發軔於五環內外的拼團生意,戰爭才剛剛開始。對於平臺,想要在社交購物中分羹,贏得使用者的口碑和信任,依然任重而道遠。
蘇寧拼購接下來的好戲,值得期待。
本文由新智派 釋出在新智派,轉載此文請保持文章完整性,並請附上文章來源(新智派)及本頁連結。
原文連結:https://knewsmart.com/archives/7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