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如何利用新媒體營銷快速轉型,可以學習這兩個案例
昨天寫了消費的縱深,有利益繫結,比如充值返贈,或者消費滿xx次送東西之類的!還有通過經營人脈的方法,不過會比較累!
因此老高推薦,通過打造行業偶像,實現客戶對粉絲的轉化,增加可持續的消費縱深!
說簡單點,就是粉絲經濟!
最後會放2個成功案例,之前先說下為什麼要打造行業偶像,對實體店有什麼好處,還有如何塑造行業偶像!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是行走的品牌,成功打造個人品牌,成為行業偶像,有3個最大的優勢!
1:超高的回報,超低的風險
比如老高昨天說的網紅,今年雙11女裝銷售額前10名,好幾位都是網紅店,那些傳統女裝企業,都哭暈在廁所裡!如果按照傳統的玩法,想一天交易額破億,需要投入極其巨大的財力物力!但粉絲經濟時代,只要粉絲夠多,分分鐘過億!
這就意味著,打造成行業紅人,僅需付出極小的代價,就可以獲得與一些業內大品牌相當的收益!
如果你懂這一套,積累5000粉絲,哪怕把店開在偏僻的小角落,一年也能賺50萬!但如果不懂,還是沿用老思路,要找好地段的房子,要高大上的裝修,至少要投資幾十萬萬,還要承擔巨大的投資風險,卻不一定能賺回50萬!
2:超低的宣傳成本
舉例:如果你有5000粉絲的話,你做任何活動,只要通過微信宣傳一下,就能精準投放給老客戶粉絲們,幾乎沒有任何成本!
如果沿用老方法,想不用成本,就宣傳到5000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3:超高效率的運營
舉例:假設你有5000粉絲,你做活動,或者開新店通知老客戶,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通知到你所有的老客戶粉絲!
如果沿用老方法,想讓所有老客戶一夜之間知道你有活動,也是幾乎不可能!

4:印象加深和狙擊推廣
大多數消費者是善變,健忘,且存在選擇困難的!可能一個月前在某家餐廳吃飯,現在已經完全忘記了它的名字!
假設A和B兩家餐廳,消費水平,口感,裝修,位置,都差不多!
A餐廳沿用傳統經營方式,每天只是傻傻的等著顧客上門!
而B餐廳通過消費縱深的思路,積累到1000粉絲,每天在飯點之前開始推送資訊,這是不是一個幫助客戶加深印象和進行選擇的過程?
如果你是消費者,正在選擇困難的時候,收到B餐廳的資訊推送,是不是就能引發你上次在B餐廳的消費印象,從而做出去B餐廳消費的決定?
也就是說,一旦客戶產生消費衝動,在做出正式決定之前,已經被B餐廳攔截和推廣了一次,A餐廳們如何競爭?

有人說了,我也做過,吸引了不少粉絲,但沒有你說的這麼牛逼啊!
這裡要糾正一個誤區,有的商家以為只要加了微信,就是粉絲了,這是錯誤的,那不是粉絲,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作為粉絲,至少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最起碼要與你有過消費上的互動!
舉例:假設你是做攝影的,你搞了一場活動,轉發集贊送隨手杯,確實有1000人加你好友,但990人都是為了佔便宜領禮品來的,可能實際上只有10個真實粉絲!所以這種數字沒有實際意義的!
但如果是你的活動是圍繞自身產品,這樣加到的1000好友,可能就有500人轉化為高效粉絲!
這就是為什麼,老高要先把“所有營銷活動都要與你自身產品相關”放在第一條!就是為後面的有效營銷,做基礎鋪墊!

精準客戶對粉絲的具體轉化的過程,就是對自己的包裝過程!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假話重複一萬遍,也會成為真話!
要知道,大多數人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都會相信眼前看到的,經過不斷的重複加深印象,假的也會變成真的!
國外有人做過測試,一個普通人,每天晒豪車遊艇的合影,結果好多人就真的相信他是土豪了,吸引了幾百萬的粉絲!
再比如,某藥酒類產品每天打廣告,宣稱有60味藥材,大家並沒有看到是否真的有60味藥材,但是通過不斷的廣告轟炸和持續的印象加深,人們竟然真的相信裡面有60味藥材!

因此,打造個人品牌,也很簡單,我們只要做好定位,先明確要把自己打造成哪類人,每天堅持重複晒!客戶慢慢就會相信他們所看到的,從而轉化為粉絲!
現在主流的社交工具就是微信,因此可以借鑑微商如何打造朋友圈的那些教程,網上有很多,這裡老高簡短截說!
首先就是真實,適當的發一些生活照等等,讓大家感受到你的真實存在!
可以適當的炫富,但不要太low,稍微有格調一些,要表現的與大多數人不同,畢竟人們喜歡崇拜強者!
要有趣,好玩,不要把朋友圈搞的太沉悶,絕對要杜絕負能量!
勵志,這會觸發人們內心的正能量,產生共鳴!
於是,你真實、有趣,且勵志的形象,會逐漸的在客戶印象裡不斷加深,最終客戶就會相信,你就是這樣的人,從而由客戶轉變成你的粉絲!

好,到此為止,一條完整的營銷思路就產生了!
1:我們要圍繞自己的產品,設定一些營銷方案,驅逐那些對你產品不感興趣卻愛貪便宜的人,吸引目標準客戶!
2:通過活動規則的設定,使目標準客戶,進行主動裂變!
3:當足夠多的準客戶沉澱到我們的微信後,通過對自身個人品牌的打造,實現客戶對粉絲的轉變,進行消費的縱深!

下面放案例!
1:烘焙女生的勵志故事
烘焙行業一般都會被大品牌和本土品牌佔領,這個女生在偏僻角落開的烘焙店,生意慘淡,幾乎倒閉!
後來女生利用新媒體營銷思路,打開了生意的大門!
她通過微信群,搞了一些初級的小活動,把一部分人拉到微信群裡,然後在群了進行二次活動宣傳,活動如下!
“支付9.9元紅包給店主,可以獲得原價28元的水果撈盒子,和20元的蛋糕代金券!然後拉你進活動群,只要群裡每滿50人就發50元紅包,以此類推!每局搶紅包的手氣最佳者,可以免費獲得原價168元的8寸蛋糕!”(利益驅動)
宣傳完活動,把實物圖發到群裡,大家紛紛加女生微信,支付紅包後進群,因為每滿50人就能搶紅包抽獎,那些進了群但沒搶到大獎的人,主動拉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來玩(主動裂變),短短几天幾百人參加活動!
女生很實在,沒有因為搞活動就用次品,全都是真材實料!活動結束,大家都很滿意,好多人手裡拿著代金券,進行二次消費,女生也積累了幾百位客戶好友!
通過後期打造個人朋友圈,不斷的積累客戶,同時刪除一些沒有消費和互動的殭屍粉,逐漸把客戶轉化為上千名鐵桿粉絲,成為本地烘焙行業的一個小小紅人偶像!銷售烘焙產品的同時,也同步銷售各種精美的零食!現在又開了一家專門面向高階人群的烘焙店!
2:烤魚館的新媒體營銷案例
某條餐飲街上,聚集著大大小小20多家餐廳,其中僅魚類競品店就有4、5家,唯獨一家生意火爆!
這家店幾乎沒有運用什麼營銷裂變活動,只是每天進店消費後的客戶,通過小贈品,引導加老闆的微信!
老闆對於朋友圈的包裝比較到位,沒有濫發資訊,只是在飯點之前,分享一些搞笑的段子,加深客戶粉絲的印象!
然後當客人滿桌之後,拍2個小視訊發到朋友圈,讓大家看到,自己店裡的生意火爆程度!
方法簡單,但卻有效!就是在其他競品店苦苦的等待客人上門之前,這位老闆已經在朋友圈裡對老客戶進行了一次狙擊推廣!所有有意向消費魚類菜品的老客戶,幾乎都被他拉到自己店裡!
昨天我們說過,消費者的數量是有限的,當他店裡生意越來越好,就引起人們的從眾心理,生意持續火爆!只有沒有座位的時候,消費者才可能去其他店裡嘗試一下!
只用這一招,這家烤魚館就熬死了好幾波競爭對手,做到一家獨大!
到此為止,關於移動新媒體營銷的話題,已經連續寫了4天,思路差不多都寫出來了,一些細節,就捎帶過去,或者沒怎麼寫,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希望大家靈活運用!找到適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才是我寫這些文章的價值與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