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996,也不想ICU,可你能忍住不加班嗎?
一場反抗996的運動正在網際網路行業引發衝擊波。2019年3月26日,一名中國程式設計師@996icu建立了一個叫“ 996 .ICU”的GitHub專案,以此吐槽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毫無人性的996工作制,半個月內獲得了20萬程式設計師加星。
所謂“996”工作制,即朝九晚九,每週工作6天。“996.ICU”意即,“工作996,生病ICU”,諷刺長期過勞工作,最終將斷送健康。在該專案上,網友可以新增自己所知道的公司 加班 情況,並給出證據連結,以此抵制網際網路公司的“996工作制”。
截至4月10日,已經有95家公司登上了強制996的“黑名單”,華為、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騰訊、百度、京東、小米、餓了麼、58同城、大疆、蘇寧、美的、途家網、有贊、位元組跳動、去哪兒、拼多多、網易考拉、作業幫、依圖科技、小紅書、VIPKID等知名網際網路公司赫然在列。
勞動帶來自由
陸仁賈一畢業就進入某知名通訊公司,擔任軟體設計的程式設計師。他簽了那份著名的奮鬥者協議,表示自願放棄帶薪休假和加班費,陸仁賈的內心os其實是不情願的,“明知道這種協議是非法的,但不籤的結局就是離開”。
為了 高薪 ,他選擇了留下來。作為補償,公司給予了他們股票。
最近幾年,隨著專案的增加,陸仁賈的日常愈發“996”。雖然加班有夜宵,但並沒有補貼,只是週六加班可以調休。最難熬的時期,因為產品交付趕工期,他連續三個月只休息了5天,每天都是半夜12點下班。幾個合作的外包團隊都因為受不了壓力而集體罷工,最終領導不得不努力挽救,承諾不加班、週末休息。
如果中途退出專案組,績效考核會很差,所以他和同事們苦熬到專案完結後,才紛紛離開,原來的專案組,已經全是新人。
不成想,陸仁賈換到了新的專案組後,又要打一場硬仗,996還是不可避免。
很多時候,陸仁賈覺得自己只是龐大機器裡的一枚螺絲釘,到哪都一樣,何況這份工作還體面、穩定、高薪,不如趁著年輕繼續拼搏多掙些錢,今年好解決個人終身大事。
就是他也不確定忙碌的工作,是否還有時間去談情說愛,所幸,每年公司的分紅還能繼續激發他的鬥志。
不僅私企,國企也不再是“955”,在很多國企裡,上班喝茶看報下班接娃做飯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江臨川是一名來自某國有保險公司的IT專案經理,他就深深體會到了996甚至997的殘酷。
由於該公司的保險系統要在全國上線,他每天24小時線上,工作組的微信群每天數千條資訊。去年他的出差時長超過100天。為了保障新專案順利上線,團隊日夜兼程奮戰,江臨川每天全靠喝紅牛支撐,早中晚各一瓶。每天凌晨三四點睡覺,早上六點起來繼續幹。
那段時期他臉色很差,實在撐不住了才去醫院檢查,發現血壓很高。醫生對他說,這是疲勞過度,建議多休息。
可他回到酒店躺著就是睡不著,一方面是長期喝紅牛神經興奮,另一方面是找他的公事電話響個不停,全身如同中了化骨綿掌一般難受。他說,即便累成這樣,也沒有任何一個領導真正來關心,“甚至死了公司也不會憐恤”。
但他依舊不敢放棄,因為出身農村,沒有背景和關係,在這家大國企,只能靠自己的實力闖出一片天地,身後已無退路,唯有繼續衝鋒。好在撐過了最難的那段時期,現在的壓力已經小了很多,他也熬成了業務骨幹。
大公司如此,創業型公司也就更讓大家“帶著夢想工作”。
什麼是夢想?
夢想就是大家好好加油幹,年底,公司的估值又會翻幾番,投資人和股東的別墅也就有了。
去年元旦,某知名獨角獸的程式設計師伍鵬去四川某景區攀冰,恰逢山裡的變壓器燒掉了,沒了訊號,正慶幸老闆找不著人,可以安心攀冰了,不成想,那一整天他老闆都在找他,等出山到了有訊號的地方,老闆的電話就第一時間到來,電話那頭,老闆破口大罵讓他提前結束假期。最後罵得他立馬改簽機票回去了。
你以為996之外的假期就是自己的了?
太天真了。公司要求程式設計師休假也要帶筆記本,並隨時保證通訊暢通。面試時都說“加班不多”,然後各種996,甚至好多公司其實是247,隨叫隨到。
996的網際網路文化像一張大網,沒有人可以脫身。
加班是一個惡性迴圈。“公司加班是因為客戶加班,而客戶加班,是因為客戶的客戶加班。”孟松濤說。他是一家小型創業公司合夥人,負責新零售系統專案,客戶有華為、中興等,管理著10個人的團隊。
一次出差,他帶著團隊3個人到上海,4天3夜連軸轉。在工作現場部署新零售系統,連飯都不能吃上一口,回去已經是半夜,在賓館接著工作。連續幾個月早出晚歸,好不容易回到家,3歲的兒子都在睡夢中,等兒子醒來時,他已經出門,父子倆連面都見不到。
身為“社畜”
加班似乎是亞洲國家的“習慣”。經濟率先發展的日本和韓國同樣盛行加班文化,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全職員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小時,而日本工會的調查顯示,20~50歲的日本勞動者中,42.6%平均每月無償加班約16.7小時。韓國也一樣,根據韓國媒體統計,韓國勞動者人均一年的勞動時間為2069小時(以2016年為準),比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高出300小時。
兩國的公司還有一個共同的文化,那就是下班後,上司帶著下屬們去喝酒,沒人敢不去,這一折騰,就到下半夜了,常常有喝醉的職員醉倒在路邊露宿街頭,徹夜不歸。
哪還有生活,純粹是“社畜”了。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成為“社畜”。一部《不能成為野獸的我們》的日劇紅遍日本,而韓國年輕人也越來越不願加班,韓國也順水推舟修改《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將每週最長勞動時間限制到52小時,年輕一代覺得理所當然,但習慣於“奮鬥”的老一輩韓國人則認為年輕人太懶了,要影響企業生產率了。
無休止的加班真的能提高勞動效率嗎?
中國的程式設計師們顯然不這麼認為。陸仁賈指出,加班並不能提高效率,加班實際上是大公司的弊病之一。為了實現管理可控,公司制定了各種複雜流程,白天很多時間都耗費在了流程上,導致不得不加班。
孟松濤也認同996完全是飲鴆止渴,卻又不得已而為之。“領導層的錯誤決定也會導致996,外行指導內行屢見不鮮。公司的管理層需要知人善任,做好戰略規劃,否則專案腰斬,損失重大。”
在江臨川看來,996是中國特色,領導發指令有時候不切實際,缺乏自下而上的反饋機制,國企尤其如此,BAT等網際網路公司也存在類似現象。
靠人力堆砌時間的模式就跟“摩登時代”要求工人無休止工作一樣,是工業文明初期的思維了。那時候流水線永不停息,人人都是流水線上的螺絲釘,生產即是一切。東亞國家的工業化較晚,當西方國家已經步入資訊時代時,亞洲各國才分搶人家產業轉移而來的流水線作業,老一輩人在流水線上辛苦打拼,好不容易才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你不願乾的工作,身後有無數來自農村的農二代和小鎮青年搶著去做,你不加班表示勤快,上司多的是替換你的人,每個人都無路可退,只好在辦公室裡耗費青春,換取更好的前程。
一位在新加坡某銀行工作的程式設計師張晨告訴《中國企業家》,“程式設計師的996跟富士康裡流水線上加班的廠妹是沒有區別的。在一個勞動力過度充盈的社會,勞動者沒有能力與僱主進行議價,這不是立法或者監管能解決的。大批想進996公司而不得的人,你不幹了有的是人幹。那些加星了996.ICU的人,又有幾個人敢拍桌子說老子不幹了?冷血一點說,以這樣的供需關係下,程式設計師的重複勞動,一點也不值錢。想要改變命運,要麼把技術提高到不可取代,要麼去一個程式設計師供不應求的地方。”
話糙理不糙。抱怨加班沒人性的陸仁賈、孟松濤、江臨川抱怨完了之後,還是乖乖繼續加班。
“一個程式設計師供不應求的地方”在哪裡呢?
大洋彼岸的美利堅早就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步入了後工業時代,灣區矽谷執世界科技之牛耳,技術與管理領先世界。
在灣區做投資的張天告訴《中國企業家》,“工會很強大”。也有灣區資深人士說,“有的,但是很少,而且加班費不少,每個公司不同,通常是時薪的1.5到3倍之間”。
孟松濤曾在美國朗訊公司工作過,他發現美國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早上9點至下午3點不間斷工作,中午不休息,吃個簡餐,全程不看手機,專心工作。共事一段時間,美國同事3點多就走了,他每天都加班,卻沒有美國同事效率高。據他觀察,美國公司比較成熟,員工素質高,分配任務合理,完全不需要996。而中國創業公司多,CEO大都很年輕,試錯是必經之路。
無效的抗議?
加班的故事,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上演著,程式設計師猝死的故事也屢見不鮮。
大多數程式設計師們選擇了隱忍沉默。也有人覺得無法隱忍了,所以才有了“程式設計師也是人。”
3月26日,一位匿名程式設計師在GitHub上發起反996社群,指出996違反勞動法,倡導撰寫996.ICU開源許可證,禁止996公司使用,同時向中華全國總工會、人資和社保部等國家相關部門舉報。隨後,媒體迅速跟進,一場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反966運動就此展開。該專案還特意列出了因加班猝死員工相關的新聞報道,騰訊、華為、今日頭條、大疆都被提及。
996.ICU發起人指出,根據勞動法第四章第四十一、四十三、四十四條的規定,996工作制嚴重超出法定加班時限(每日3小時或每月36小時),並且大多未足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報酬(不低於工資的150%),屬於違反勞動法的非法工作制度。按照勞動法規定,996工作制下只有拿到當前工資的2.275倍,才在經濟賬上不吃虧。
該發起人表示,“這些企業作為業界領導者,他們的制度、他們對待勞動法的姿態,會對其他同行企業產生明顯的示範效應。他們這種踐踏勞動法的行徑,會引起更多網際網路及IT企業效仿。”
然而,從4月5日開始,360、UC、獵 豹、QQ、2345瀏覽器等國內網友常用的瀏覽器已經遮蔽了996.ICU網站和GitHub入口,出現“出錯”、“該網站是惡意網站”、“本次訪問被非法劫持不建議訪問”等提示,部分瀏覽器在遮蔽996.ICU相關內容的同時還聲稱主頁存在違法和黃賭毒內容。
事實上,這些企業也正是那些被控訴要求員工每週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時,而不給足夠加班工資的公司。
有人調侃道:“中國程式設計師最大的困境就在於,昨天在GitHub上給反996專案加了星,今天就要加班給360瀏覽器、QQ瀏覽器、UC瀏覽器……更新遮蔽反996專案的網址。”
其實,966已經不僅僅是網際網路行業的特色,加班在這個國度蔓延,形成了一種焦慮的底色。
《中國企業家》就996問題採訪律師時,一位律師抱怨說:“律師從來不下班,律所也違反勞動法啊。”
好吧,“知法犯法”。但如果給夠加班費呢?
一位程式設計師回答說,“給加班費就行唄。坑的是面試時都說加班不多,然後卻各種996。”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接受梨視訊採訪時指出,996有不合理性,但符合中國網際網路發展趨勢。加班一定要給員工合理補償,如果行業都加班,企業不加班怎麼辦?“網際網路大部分投入都是在人力資源上,尤其是軟體開發,加班必然非常多,比如有期權激勵機制。隨著網際網路紅利消失,加班和收入的回報不成正比,企業在成本上有所控制,錢沒給到位,從業者的不滿就會集中爆發。”
比如,與華為員工自願的996相比,杭州電商有贊強制996且不加薪的做法曾經引起輿論反彈。有贊CEO白鴉在朋友圈還曾迴應稱,“幾年後回頭看,這絕對是好事”。
對此,勞動法專家左祥琦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用人單位違法延長勞動者工時的,勞動者也可以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加班報酬,以主張自己的權利。”
那麼問題來了,您會跟老闆提這要求嗎?
(本文中,陸仁賈、江臨川、孟松濤、伍鵬、張天、張晨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