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物聯網,5G等新技術的出現,傳統雲端計算在某些特定領域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者需求。因此,邊緣計算應運而生。特別是隨著5G、人工智慧,以及即將到來的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邊緣計算的價值將更為凸顯。但是,作為未來趨勢的邊緣計算到底發展到什麼狀態?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本期IDC訪談邀請到了青雲Qi...
隨著物聯網,5G等新技術的出現,傳統雲端計算在某些特定領域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者需求。因此,邊緣計算應運而生。特別是隨著5G、人工智慧,以及即將到來的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邊緣計算的價值將更為凸顯。但是,作為未來趨勢的邊緣計算到底發展到什麼狀態?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本期IDC訪談邀請到了青雲QingCloud高階產品經理王小虎先生來與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青雲QingCloud高階產品經理 王小虎
邊緣計算屬於雲端計算延伸,未來可期
從現在來看,邊緣計算是雲端計算能力的延伸。IoT概念很多年前就被提出來,但是其發展一直不溫不火。這主要是當時的網路頻寬技術無法滿足很多對應用對高頻寬,低時延的需求。但是在雲計算髮展成熟之後,特別是隨著4G時代來臨,5G也呼之欲出的時候,IoT以及邊緣計算逐漸從理論走向了實踐。
王小虎表示,我們現在構建的邊緣計算更多是強調它跟雲平臺之間的雲邊協同,IoT更多是雲端計算向下的延伸,讓使用者側的裝置就近接入雲,使用者業務就近處理。邊緣計算在工業場景中應用比較多,但是他們的生態比較封閉,而且流程工業對安全性需求極高,大多數難以遷移,限制比較多。現在來看,安防和一些交通行業落地邊緣計算的比較容易,通過攝像頭結合AI能力實現邊緣側識別。
邊緣計算是在雲計算髮展漸入成熟之後比較火的概念。目前來看,邊緣計算市場仍然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但隨著連線裝置的逐漸增多,邊緣計算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王小虎表示,邊緣計算的技術儲備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很多廠商也都為此準備了多年。例如青雲QingCloud旗下智慧廣域網品牌——光格網路SD-WAN可以讓裝置快速入網。另外,青雲QingCloud的雲平臺、儲存、網路和SD-WAN也都是未來我們角逐邊緣計算市場的優勢。在當下的階段,行業內需要考慮的不再是技術儲備的問題,而是技術如何與落地業務場景結合的問題
雲平臺是邊緣計算首要突破點
事實上,在工業層面早就有了邊緣計算的概念,也出現了不少相關的應用。但是隨著雲平臺的普及,邊緣計算開始往更多的場景和行業擴張。可以說,雲平臺的成熟,帶動了邊緣計算產業的發展。另外,以往的邊緣計算都是跟應用相掛鉤,隨著技術不斷突破和行業的普及,邊緣計算開始從應用層面上升到整體解決方案層面。
邊緣計算髮展仍有一定製約因素
但是,雖然前景光明,突破有力。邊緣計算的發展目前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邊緣計算需要依賴整體IoT解決方案和邊緣應用的改造,這就對使用者目前穩定的架構產生了衝擊,在實際落地的時候會遇到一定的阻力。
王小虎表示,雖然邊緣計算相較於雲端計算,提高最明顯的地方即在於安全性,但其實並不是說邊緣計算的安全就如同鐵桶一般。雲端計算廠商對物聯網的安全問題還有些考慮,需要晶片級安全方案才能夠有一定的保障,但是很多目前還難以實現。
最後,在技術層面,涉及到技術改造,業務調整,將適合邊緣計算的業務模型抽象出來,目前都還具有一定的複雜性。
AIOT未來將大有可為
邊緣計算之所以在目前階段發展的如此火熱,正是因為它除了需要普通的計算能力之外,還需要跟AI的能力結合,這樣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AI現在在人臉、圖象識別層面做得很好,它有端,也有識別能力,跟邊緣計算結合,落地的可能性會大很多。王小虎表示,AI的模型更多是在實時推理,需要有大量的通過IoT採集到的歷史資料,到雲平臺上做訓練,再接入邊緣側,做實時推理,這就是一個閉環。所以邊緣計算和AI結合將會是很好的場景——智慧邊緣計算。假設邊緣計算沒有AI技術的介入,那其影響將被極大制約。
延伸閱讀:
IDC時評:5G的發展為什麼離不開邊緣計算?
IDC時評:邊緣計算中存在的誤區
IDC時評:5G等新興技術將成邊緣計算核心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IDC圈”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IDC圈網站及所屬新媒體號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轉載需求,歡迎與本網聯絡。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IDC圈”或相關新媒體號名稱。違反上述宣告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