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的目標是什麼?
轉發微信公眾號《神農和朋友們的雜文集》的第一篇文章
作為本公眾號的開篇之文,我想回答下這幾年來一直思考很久的問題。這個問題和我的經歷有關。從2011年開始到2019年,我陸續完成了四本Android書籍。《深入理解Android 卷1》、《深入理解Android 卷2》,《深入理解Android之Wi-Fi、NFC和GPS卷》以及最新的,厚達近1000頁的大部頭著作《深入理解Android:Java虛擬機器ART》(京東購買地址:https://item.jd.com/12510921.html)。這些書有個共同的特點:
-
都是“深入理解”。原始碼給你掰開了,揉碎了進行分析。
-
每一本都是不同的領域。對我個人而言就是新的挑戰,學習新的知識。
每次寫完,我都會有一段時間的痛苦。對呀。研究了這麼多,寫了這麼久的書,學得這麼費勁,最終會得到什麼呢?寫完書抬頭再看,人家開始玩flutter了,開始玩AI了,開始玩大前端了。 我好像什麼都不會了 。
想了很久。我想針對“深入理解”一個東西的好處應該是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檔案了。簡單來說,深入理解一個東西有兩個好處:
第一條:我稱之為“ 和林志玲談戀愛 ”。
深入學習之後,就相當於深入瞭解了林志玲。可能比對你自己還了解,結果是什麼呢,如果感覺合適就繼續深入,如果感覺不合適就終止。總之,體驗過了,下回再碰到 鄧志玲,王志玲 ,套路差不多。當然,和林志玲談戀愛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多。舉個例子,我在和Wi-Fi-NFC-GPS談完戀愛後,發現實在是不適合,後面就不想再見到它了。
另外,如果談完戀愛後,整天要是去給這些系統改bug(大部分研究FWK、Kernel的童鞋們的日常工作之一),就好像只能給林志玲拎包,不能隨心所欲改造她(比如少花錢,多顧家),感覺也很無趣。還要不要再繼續談下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二條:我稱之為“ 成為虛竹 ”。
虛竹內功深厚,但外家功夫差。內功深厚的好處是學東西快,很容易融會貫通,看東西也能看到本質,不擔心蛋蛋被別人捏在手裡。
但是, 純粹的虛竹是有缺陷的 ,外家功夫也很重要。 虛竹+王語嫣 是一個不錯的搭配。蕭峰在IT行業不能普遍存在。一招吃遍天下,吃個幾十年不太現實。另外,如果這個“虛竹”還能指揮千軍萬馬做大工程就更厲害了。
這兩條我和某些同學交流過。他們覺得虛竹還不能體現內功深厚的人有多麼牛逼。應該是 張無忌 ,短短時間就掌握外家功夫,幹翻光明頂。
我開始也認同,後來覺得自己年齡大了,還是謹慎虛心點好。再後來覺得不妥。這個 張無忌和手撕鬼子 有什麼區別?
。
現在軟體開發都是規模化,工程化。系統層、kernel層作為改bug的大領域裡還會有個人英雄、改bug大師(評價工作好壞就是看你修復了多少bug),但是一到應用層,面向業務,就必須有團隊,必須精誠合作。一人再牛逼豈能抵擋正規化的大軍?
上述兩條應該回答了我對“深入理解”某項技術的好處的困惑。想了幾天覺得確實是這麼回事。
以後該怎麼辦? 愛TA就深入理解TA,恨TA也請深入理解TA 。至於何時成為虛竹?得看你恨TA和愛TA有多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