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動機比能力重要!
一個企業的最終競爭力是什麼,或者說,一個企業的護城河是什麼?
產品可以複製,技術可以趕超,價格可以降低,商業模式可以學習……
除了少數高精尖的行業,大多數企業實際上都是沒有祕密可言的。
而很多創業者也自恃才華,有更充足的資金,更豪華的團隊,更多的資源,總之人和錢都不是問題。
但他們大都是華麗麗的倒下了。
這是為什麼呢?
還記得馬雲的那個理想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創業,動機比能力重要!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出身很好的人,也有很多才華橫溢的人,但真正能夠創建出偉大事業的人,通常來說,條件都不如他們好。
如任正非,如馬雲,如喬布斯,他們的人生之初都可以稱之為平常,甚至是艱苦。
不一樣的起跑線,為什麼是明顯落後很多人他們跑贏了?
客觀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就一個,那就是他們都有一個做事的動機,或者說,做事的初心。
對於這個動機、初心,喬布斯稱之為直覺、“禪者的初心”,“最重要的,是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因為如果你沒有這個念頭產生,你就根本不會想到去做這樣一件事:幹嘛要去創業呢,我什麼都有,沒意思。
這就像一輛豪華版的轎車,沒有鑰匙點火就啟動不起來。
或者說,如果一個男人心裡沒有任何想法,就算是對著千嬌百媚的林志玲也毫無興趣。
動機是學不來的。
老羅造手機,他自認使用者體驗、審美、營銷推廣、戀物、完美主義傾向這五項都不輸喬布斯,只差了一個現實扭曲場,但他的人格力量完勝。
“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都不是我眼裡的對手,何況其中還有一個已變賣,一個快倒閉了。如果喬布斯還活著,我不敢說很有把握,但喬布斯死了之後,趕超蘋果也只是遲早的事。希望我們崛起前蘋果不要走下坡路,免得贏了也沒什麼意思。”
現在回頭看老羅吹過的牛逼,是何等的無知和狂妄啊。
羅永浩身邊那麼多牛逼朋友馮唐、唐巖、韓寒……怎麼就沒有告訴過他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業務區挑戰別人的專業呢。
特別是韓寒,他對此是深有體會的,比如他曾有過兩個綽號:賽車場丁俊暉和松江新城區奧沙利文,這兩個外號支撐起了他檯球技術的自信。
於是有一天他有了和九球天后潘曉婷“切磋”的機會,當潘曉婷給他擺好球讓他開球后:
……對於這次的較量,我做好了應對的方案。我會多做防守,迫使潘曉婷儘量打遠臺進攻,等待她的失誤,我再一劍封喉,用我的智慧和心態,彌補實力上的差距。想到這裡,我嘴角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慢慢起身,抄起杆,一個大力開球。那個夜晚,我基本上只在幹一件事情,就是開球。
如果說老羅造手機還有那麼幾分情懷的話,那麼家園網這類的創業算什麼呢?
趙薇代言,三年燒掉十幾億,公司業務涵蓋家居、家裝、家電、傢俱、家政、汽車、旅行、醫療、保險、就業、體育、教育、投資、大資料、雲服務等領域。
做中介,“買房、賣房0佣金、0風險、0加價”;做家裝,“幹掉裝修公司,幹掉工長,省錢50%+”;還有家政、交通、家園徵信、家園大資料、走馬旅行、家園金服等。
一開始什麼都想做,結果什麼都沒有做成。
另外,王思聰的熊貓直播,老羅的聊天寶,共享單車,P2P,區塊鏈等等,這不是在創業,這都是在投機、講故事。
創業,需要動機,有動機才有熱情,然後才有日積月累出來的專業。
眾所周知,當年的馬雲曾三次參加高考,數學成績分別是1分、19分和79分。
第一次高考失利後,馬雲一度放棄了繼續讀書,去當了臨時工、騎著三輪車送雜誌,因為看到了路遙的《人生》,馬雲決定開始第二搏,結果數學進步了18分。
後來馬雲在回憶自己第三次高考的時候說:
高考前三天,一位姓餘的老師對我說:“馬雲,你的數學成績那麼差,如果你的數學能考及格,我的‘餘’字倒著寫”。
於是馬雲以低於本科線5分的成績進入杭州師範學院念專科,又因為那年英語專業招生未滿,馬雲得以有機會被調配到外語系讀本科,然後才有了英語老師馬雲,有了翻譯社,有了阿里巴巴。
馬雲說,“要學會做夢,做大夢。夢想實現的那一天,所有笑話你的人都將成為見證你夢想實現的人。”
創業的動機,源自對自己的不滿足。
或更簡單點說,是因為創業者的不認命,不服氣,才讓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改變命運的渴望和動機。
以在冰島買地出名的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小時候父母雙亡,他說自己的命是撿來的,孤兒的命就像是野草一樣賤,他半夜裡從床上掉下來後都餓到爬不上去。
當時飯店的一個廚師經常帶一袋子剩骨頭回來,他每次走到衚衕口就把骨頭往地上一倒,於是那些流浪兒都一哄而上,搶骨頭吃。
骨頭上雖然沒有肉了,但用石頭砸開后里面還有骨髓,因為夏天時間長了,骨頭裡面還會有蛆,但餓極了的黃怒波顧不上這個,他把蛆撥開後就對著骨髓吸……
多年後,他說自己永遠忘不了那個骨髓的味道。
再後來,黃怒波通過奮鬥當上了領導,但他不願把一輩子都耗在“鐵飯碗”上,於是毅然辭職創業,因為命是撿來的,不出來拼一把就太虧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創業就得爭氣、有出息,要有“這件事除了我,沒有人能夠做好”的自信才行。
在京東最風光的時候,劉強東曾在電視節目中嘲笑馬雲動輒談“人類、命運”這樣的詞。
如今呢,馬老師已經是中國企業家的一張世界名片,在聯合國任職,來往都是總統,被世界所尊重。
個人進退自如,企業蒸蒸日上,如果他也是小富即安,停滯不前,不再進化,那麼一個英語老師怎麼可以走這麼遠?
創業,一定是先想到,心裡有了,你才有機會去抵達。
有時候,野心和抱負其實是一回事。
喬布斯說,“成就一番偉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還沒能找到讓自己熱愛的事業,繼續尋找,不要放棄。 ”
而星爺也有句臺詞: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