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中的OYO:我們不把自己當做印度公司,也不是拼多多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 www.awtmt.com 或華爾街見聞APP。
作者 | 張吉龍 編輯 | 羅麗娟
向來被行業輕視的單體酒店市場,如今風起雲湧。外來者OYO在賽道中異軍突起,但也備受爭議。
作為印度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OYO成立於2013年,2017年進入中國市場。在進入中國兩年之後,OYO已經橫掃三四線城市,成為國內酒店行業單體品牌的第一名,按照OYO方面提供的最新資料,截止到四月中旬,OYO在國內已經擁有8000家酒店,旗下房間數達到40萬間。
4月初,OYO獲得E輪融資,投資方正是Airbnb,不過,該筆融資金額暫未透露。在此之前,OYO已經完成8輪融資,其中2018年9月,獲得由軟銀(SBIA)領投,光速資本(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紅杉資本(Sequoia)和Greenoaks Capital等國際投資機構參投的10億美元融資,這也是OYO成立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
在高速擴張的同時,OYO也頻頻被曝出業主不續約、資料造假、被OTA封殺等訊息,甚至很多人把這家公司看成是“下一個ofo”。
“我在網上也看到說大批的業主不跟我們續約,其實沒有這個事情”。OYO酒店合夥人兼COO施振康對媒體表示,不續約是個別的案子,大部分酒店在續約方面沒有問題。
不過他也承認,OYO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讓他不滿意的地方,因此還在不斷改進中。
單體酒店的機會也吸引了來自連鎖酒店行業巨頭的注意。最近一段時間來,包括鉑濤、首旅如家、旅悅等酒店集團也紛紛推出自己的單體酒店品牌,試圖將更多中小單體酒店收入囊中。
面對“圍剿”,OYO有何對策?
“我們從來不怕競爭,競爭本身是個好事情,在拳擊臺上的每一個拳手都需要一個對手”。OYO酒店CHO凌震文稱,OYO很歡迎競爭。
施振康也認為,中國有品牌的酒店在整個市場中只佔10%,而美國這一比例是80%。從規模來看中國單體酒店有一萬億的市場規模,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單體酒店還是處於藍海階段。
以下是包括全天候科技在內的媒體對OYO酒店合夥人兼COO(營運長)施振康、OYO酒店CHO(首席人力資源官)凌震文的採訪實錄,經全天候科技整理(部分內容有刪減):
OYO不是拼多多
媒體:OYO作為印度酒店品牌,在進入中國時如何融合兩者的文化?
凌震文:不存在融合的問題,我們跟印度完全不一樣,我們不把自己看成是印度公司。因為OYO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天就講得很清楚,所有的高管團隊全部都是中國人,是全華班。雖然有些外援來自印度,但他們主要配合技術研發,核心管理者全是中國人。
在中國這個市場文化環境裡,應該由中國的高管來管理。當然我們從業務上要借鑑公司在印度走過的一些路,從業務上大家互相管理是對的,但從管理哲學、管理文化完全是“中餐”。
媒體:OYO進入中國以後,解決了行業的什麼問題?
凌震文:第一,對酒店業來說如今已經碰到了很大的瓶頸,例如入住率持續低迷,業主沒有辦法去做線上、線下的整體營銷;第二,有些酒店平時沒有好好經營,酒店業主也沒有專業、職業的態度;第三,高度的“非標化”,每個酒店的做法和服務方式都不一樣。
我們的目標是把這些酒店做成更好的旅居空間,提升中國整體單體酒店的運營水平,當然這也是在提升他們的收入。我們和他們完全是“連體嬰兒”,是命運共同體。酒店業主就是我們自己,自己要幫自己,所以這是個共贏的市場。
媒體:有很多人把OYO比喻成酒店行業裡的拼多多,你認同嗎?
施震康:很多人搞不清我們在做什麼,所以他們認為我們是酒店業的拼多多。其實我們做的事情是打通了整個供應鏈,把很多單體的酒店拉在一起,然後給到品牌、管理、渠道方面的賦能。對酒店來說,我們是一個輕模式的改造。拼多多沒有這樣做,因為拼多多可能只是線上,我們線下也有,線下我們是很大的一個部分。
凌震文:大家一直很喜歡把企業標籤化。我覺得像拼多多這樣的企業,讓很多人用能承受的價格來獲取好的服務挺好的。
在中國相當多的單體酒店是高度分散、高度碎片化的,有很多的障礙比如說做整體的營銷、做會員的機制,以及平臺化的戰略,它們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其實OYO的出現就是幫助這些高度碎片化酒店替他做很多的線上、線下的運營。
相信如果沒有OYO出現,很少有機會出現50塊、80塊一晚上的酒店,但是因為OYO的出現,幫它們整體提升服務質量、居住的舒適度,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同時,酒店業主得到更多的收入,這就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我們從來不怕競爭”
媒體:未來OYO會跟經濟型的連鎖酒店有競爭嗎?
施震康:競爭是肯定會有,但是現在來講,其實是兩個不同層面的競爭,我們看的是50個房間以下的單體酒店,之前一些經濟型的酒店沒有服務好他們。所以我覺得也不算直接的競爭。
這有兩個市場。中國有品牌的酒店,只佔整個市場的10%。美國是80%。然後歐洲大概是60%,單體酒店業主我們很想提供服務給他們。
為什麼現在這些單體酒店業主,沒有享受到經濟連鎖的服務?主要是因為這些經濟連鎖酒店他們的門檻很高,要求也比較高。他們根本沒有辦法享受到這些服務。
媒體:OYO的打法是否較容易被競爭對手複製,其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施震康:任何一個企業做得好的時候,肯定會有競爭對手進來,因為認同你做的事情,我對競爭對手的看法,第一是很歡迎,因為沒有競爭就不能進步;第二,這個市場還是藍海市場,我估計規模有一萬個億,從市場來講,我們應該一起為整個中國的酒店業作出貢獻,我覺得這是好事。
凌震文:我們從來不怕競爭,競爭本身是個好事情,在拳擊臺上的每一個拳手都需要一個對手,而且是強勁的對手,但打鐵還得自身硬。
我們自己的優勢第一,是速度;第二,建築人才壁壘。我招的人比你更加高質量,比你更加有耐力,比你更加有悟性;第三,資金。我們需要有更加雄厚的資金實力去跟別的酒店對抗;最後是技術。我們今天搭建了500個人的技術團隊,這個就是壁壘,沒有一家競爭對手能在一夜之間搞定500個技術人才。
媒體:像OYO有數量龐大的低端酒店如何確保衛生質量等方面的居住品質?
施震康:五星酒店遇到的這些(衛生)問題,我覺得我們的風險應該比較低。因為五星級酒店的房間數比較多,我們這些單體酒店的房間數,一家是50間左右。酒店業主每天都會在酒店裡,對他來講酒店是他的生命,他也知道如果服務方面做不好,以後肯定會有影響。
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也有一系列的措施,會有人員查房,同時從管理方面也會給酒店業主一些基本的要求。
凌震文:這個問題問到骨子裡了,我舉個餐廳的例子。街邊餐飲店也好,五星酒店也好,五星級也可以吃出蒼蠅、蟑螂。
最重要的就是人的素質,一旦單體酒店加入OYO變成一個品牌,我們的賦能不只是提高技術能力,還要幫他洗洗腦子——你是做服務行業的,你就必須對客人有尊重,必須對你作出的服務有保障。
所以這是一個素質問題,人是可以改變的,我有足夠的信心。
媒體:OYO既有自營酒店也有單體酒店,那怎麼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
施震康:現在是兩個隊伍來獨立營運,我們已經把它分隔了,就是減少衝突。
“不存在大規模不續約的問題”
媒體:OYO的過去盈虧情況是什麼樣的?今年在房間數上有什麼目標?
施震康:今年的目標會更多,但是什麼目標以及營收狀況不能說,這屬於我們的商業祕密。如果更模糊的可以透露一點,很多投資人看到我們現在做的這個模式要來投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現在是我在跟他們慢慢談。
媒體:你們怎麼樣保證和簽約酒店的長期合作?
施震康:我在網上也看到,說大批的業主不跟我們續約,其實我今天可以講是沒有這個事情的。
實際情況是大部分酒店業主跟我們續約是沒有問題的,有可能是個別的案子會有不續約的情況,有一些是有可能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要下線。還有一些是我們有可能達不到它的要求,肯定會有一些個別的案例。但是我們現在可以跟你們講大部分我們是續約的,這個問題不存在。
媒體:過去幾年也有很多擴張速度非常快最終折戟的企業,你們如何看待風險的問題?
施震康:我們很不一樣,我先講自己的案例,我肯定是花了很多時間來研究OYO,花了很長時間跟我們的創始人聊。我們在國外的整個商業模式是盈利的,我很肯定(OYO)不像你們現在看到的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快速燒錢,把錢燒完,我們很清楚要怎麼去走這個路。
媒體:OYO快速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突出問題,未來你們會怎麼去優化這些問題?
施震康:肯定每一家公司都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最主要的是解決方案。
我們比較集中的去解決兩大問題,一個是怎麼幫業主解決他的難點;另一個是我在內部經常會講的“精細化管理”。對於我們來說,要給顧客、消費者很好的體驗,讓消費者更喜歡我們的品牌,這很重要。
還有就是我們的地面部隊,人員越來越多。對於酒店業主,我們會提供更多的服務,從人、管理、渠道、收益、價格等方面賦能。
我們會花很大的精力在這兩個方面。但今天我不滿意,因為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二三四五線市場消費需求巨大”
媒體:怎麼看待低端酒店或者二、三線城市酒店和一線的城市的需求差別?
凌震文:這個跟需求沒有關係,因為一線城市消費群體不一樣,更多的是商旅客,但是中國的二、三、四、五線城市,OYO所在的這些城市其實都是旅遊景點,雖然有季節性的關係,但是消費需求巨大,而且中國這個市場足夠大。
我們現在發現本地的消費者,包括有學生群體,還有當地的老百姓、民工的家屬來看望,消費群體龐大。這些民眾他們消費得起的也就是這個價位,但不能因為這個價位的酒店就讓他覺得很差,要讓他活得很有尊嚴。即便是便宜,但是要讓他的體驗效果是其他的三倍。
媒體:之前有報道稱OYO的駐店經理對於酒店幫助不大,你們要如何提升這塊服務價值?
凌震文:OYO在西安成立了OYO大學,接下來在武漢、深圳都會成立大學,這個大學裡面的教室是類似酒店房間一樣的現場,駐店經理通過在這裡學習,訓練怎麼接待,包括話術、表情、服務的態度,怎麼做房間整理,通過大量的培訓,我們已經看到苗頭了,我們已經培訓了1700人,將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有多少家酒店我們將來就培訓多少人。
因為這些都是年輕人,OYO大學就是去賦能。公司在嘗試一些新業務模式的時候,永遠要求一條更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