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POI資料在網際網路旅遊領域中的應用(一)
首先了解下,什麼是POI?
POI是英文"Point of Interest"的縮寫,直譯過來叫“興趣點”,有的人也叫它“資訊點”。簡單來說就是可以用經緯度表示的、對人有意義的地圖上的點。我們平時使用滴滴打車的上車地點、使用大眾點評發掘的各種餐廳、你家樓下的公共廁所,只要對你有意義,都可以算POI資料。
網際網路旅遊企業因為業務方向的緣故,目光主要聚焦在景點娛樂/酒店/美食/購物/交通這些與旅遊場景關聯度較大的品類上。
通常來說,一個POI需要有四個必填欄位:名稱、型別、地址、經緯度。
拿故宮舉例子的話便是:
名稱:故宮/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Forbidden City...
型別:景點/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經緯度:39.9163447,116.3949659
這四個必填欄位可以滿足使用者的最基本需求:知道某個地方有一個場所、這個場所的名字和大致的功能、並可以通過座標導航到達該地。
當我們在攜程、馬蜂窩等網站上搜索故宮時,可以搜到並進入關於故宮的一個獨立頁面,如下:
攜程:

馬蜂窩:

這便是各旅遊網際網路公司將POI資料結構進行豐富擴充套件後,在使用者端(APP/PC/H5)的產品化表現形式之一。
我們可以發現,頁面(一般稱其為POI詳情頁)中展示的欄位遠不止上面提到的四個必填項,同時還會出現諸如圖片、評論、視訊、內部景點、近期公告、票務等更豐富的資訊與功能。
使用者除了知道一個地方如何抵達外,還能在這個頁面裡知道這個地方值不值得去、去之前要做什麼準備、這個地方的實時狀況如何、提前購票,等等。
而作為工作者的我們,則要通過幾個方向的努力來保證上述使用者使用場景可以實現。
存在-資料庫裡要有這個POI,如果資料庫裡連這個地方的最基本資訊都沒有,那一切都扯淡
準確-要保證這些資訊(名稱、地址、座標、開放時間、票價...)的實時準確性,畢竟誰都不想被導航帶到陰溝裡/去了景點發現沒開門or倒閉了
豐富-頁面裡有足夠多的評論、圖片、問答、票務商品,才能保證使用者更方便做出決策/強化決策,其實跟你去京東淘寶買東西一個道理,看看別人怎麼說、怎麼用之後,自己才更容易下決定。
美觀-這條是我隨便寫的,但醜的頁面誰都不愛看是吧。
這幾件事,說起來是簡單幾句話,做起來則需要幾十乃至幾百號人經年累月的投入。
一方面,因為旅遊場景涉及到的POI數量非常龐大(想想,全球多少景點/酒店/餐廳/購物場所),如要保證使用者急需的POI被收錄進資料庫、保證他們的準確性(而且還有大批量倒閉的店鋪要下線),靠純人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各公司更多的是通過【人工負責頭部/業務急需POI】、【機器策略負責腰尾部POI】的方式來實現上述目標。
另一方面,要保證使用者在POI頁面裡能夠看到合適的內容併發生轉化行為(就是花錢消費,哈哈哈,公司肯定要賺錢),則需要產品和運營人員對各類內容(封面圖/內部相簿、問答資訊、評論資訊)持續制定and迭代推薦/排序策略,這裡面還要涉及POI對各類內容的品質篩選、關聯機制,就不細說了。
下篇文章想聊聊,有了一個POI之後,這個POI怎樣能被使用者更好的發現,以及各家公司都是如何看待POI資料的,這次先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