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程式設計-簡書的LaTex數學公式
LaTex['leɪ.teks]是一種語法,可以幫助簡書作者快速插入複雜的數學公式或表格。
行內和行間
用單個美元符號開頭和結尾,可以直接在文欄位落中插入公式,稱之為 內聯公式或行內公式 。
比如這樣的效果程式碼是:
比如$f(x)=x^3$這樣的效果程式碼是
兩個美元符號開頭和結尾,將單獨一行顯示,稱之為 行間公式 ,比如下面公式的程式碼是:
$$f(x)=\frac{a+b}{c}$$
公式內換行使用兩個反斜槓,比如下面公式程式碼是:
$$ f(x)=\frac{a+b-a}{c}\\ =\frac{b}{c} $$
上面是行內模式,高度被壓縮了,下面是行間不被壓縮的情況。
換行對齊使用\begin{split}和\end{split},每行雙反斜槓結尾,需要對齊的等號改為=&加空格,如果換行但連續的內容使用&加空格開頭,如果覺得行間比較擁擠可以使用四個反斜槓結尾:
$$ \begin{split} x=& a+b+c+d\\ & +f+e\\\\ =& b+c\\ =&d \end{split} $$
使用空格
LaTex中的空格會被忽略,必須使用特定的標識, \;
中空格, \quad
大空格, \qquad
兩個大空格
上標和下標
使用^表示上標或乘方,使用_表示下標數字。比如 $a^{12}$
即 ,
$a_{x+y}$
即 ,注意大括號的使用,
$a^12$
將被顯示成 。
在簡書中,不使用LaTex,直接使用兩個 ^
夾住也能實現上標,比如 a^3+2^
即a 3+2 的。同樣使用兩個波浪號(鍵盤1左邊那個)也能實現下標,比如 a~x+y~
即a x+y 。注意不要使用 ~~雙波浪~~
即
常用頂部標記
-
即
$a'$
-
即
$a''
-
即
$\hat{a}$
-
即
$\overline{aaa}$
-
即
$\acute{a}$
-
即
$\check{a}$
-
即
$\grave{a}$
-
即
$\ddot{u}$
-
即
$\vec{a}$
-
即
$\widehat{AAA}$
-
即
$\dot{a}$
-
即
$\tilde{a}$
-
即
$\ddddot{a}$
-
即
$\mathring{a}$
-
即
$\widetilde{AAA}$
矩陣和條件對齊
使用 \begin{matrix/bmatrix/Bmatrix}
結合換行表示矩陣,其v表示豎線,b表示新增方括號,B表示大括號,p表示圓括號,如:
$$ \begin{split} & \begin{vmatrix} x,y,z\\ m,n,k\\ u,w,v\\ \end{vmatrix} \qquad & \begin{matrix} a,b,c\\ d,e,f \\ \end{matrix}\\ &\begin{bmatrix} 1,3,4\\ 5,6,7\\ 8,9,0 \\ \end{bmatrix} \qquad &\begin{Bmatrix} 1,\frac{a}{b},4\\ 5,6,\sqrt[p]{xy} \\ \sum_{n=3}^{0},9,0\\ \end{Bmatrix} \end{split} $$
條件分支對齊使用 \begin{cases}
,可以結合&符號對齊,例如
$$ f(x)= \begin{cases} x+y \qquad & x>0\\ x-y^2+24 \qquad & x<=0 \end{cases} $$
公式編號
簡書中似乎有很多編號語法並不支援,測試成功的方法是在行後新增 \tag{1.1}
類似的手工編號,字型看上去都很小。
$$ \begin{eqnarray*} x^n+y^n &=& z^n \tag{1.4} \\ x+y &=& z \tag{1.5} \end{eqnarray*} $$ $$ \begin{split} a=b \end{split}\tag{2} $$
常用數學運算子號
-
基本運算子號,乘號
$\times$
即;正負號
$\pm$
即;
$\div$
即;豎線
$\mid$
即;點乘號
$\cdot$
即;克羅內克積
$\bigotimes$
;異或符號
$\bigoplus$
;N元乘積
$\prod$
;N元餘積
$\coprod$
-
無窮
$\infty$
;梯度
$\nabla$
;
-
分數形式
\frac{分子}{分母}
,比如$f(x)=\frac{a^2+2ab+b^2}{ab}$
即。
-
求和符號使用
\sum_{下標}^{上標}
,可以理解上標和下標結合使用的情況,例如$\sum_{n=3}^{12}$
即 -
根號使用
\sqrt[方根]{根號下內容}}
表示\sqrt[n]{1+\sqrt[^m]{1+a^2}}
即 -
積分符號用
$\int$
表示,例如
更多符號圖:

更多資源
每個人的智慧新時代
如果您發現文章錯誤,請不吝留言指正;
如果您覺得有用,請點喜歡;
如果您覺得很有用,歡迎轉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