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軍來襲,量化交易賺誰的錢?
1月19日,在HashBang和Cybex聯合主辦的線上直播中,Cybex的聯合創始人王堅波以《數字資產的巨集觀思考和趨勢把握》為題帶來了精彩分享。
王堅波曾是德意志銀行ETF和中國風險交易總監、擔任花旗中國ETFs與股權衍生品高階副總裁、瑞信證券股權衍生工具投資副總裁,斯坦福電子工程本碩連讀。
這位傳統金融領域的正統軍,從巨集觀思考、趨勢把握、量化策略三個層次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比特幣作為系統外資產,在下一次經濟危機到來時,會同黃金一樣呈現巨大的週期性。而對於數字貨幣這類資產,由於缺乏股市中現金流的判斷,趨勢跟蹤或許更適合這個市場。
在演講後的答疑環節,他詳細解答了什麼是量化交易?數字貨幣市場的量化交易有什麼特殊性?量化交易的標的該如何選取?量化市場的未來趨勢是怎樣的?相信能夠給予大家諸多思考和幫助。
以下是王堅波的分享內容精編,由巴位元整理。
巨集觀思考 | 面對經濟危機,配置系統外資產的重要性
我對比特幣和區塊鏈的理解是一種新共識產生的新資產方式。區塊鏈讓A與B的交易不再需要通過C這個中心化機構,從3個人變成了2個人,看起來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其實它產生了很多深遠的變化……
在比特幣之前,所有的價值都是系統內的價值。我們知道比特幣創世區塊中寫下了一句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描述的是英國央行實行量化寬鬆的政策,向銀行注水。所以說,比特幣誕生之初就是出於對系統內的價值產生懷疑,去尋求另一種價值的傳遞和組成手段。
這張圖表描繪的是從2009年到2017年,全球最大的四家央行,美國、英國、日本、歐洲,他們施行的量化寬鬆共計11萬億美元,它導致的良性結果當然是刺激經濟復甦,但最近美國開始縮表了,股市已經緊跟著做出了反應。
量化寬鬆的惡行結果自然是通貨膨脹,以及系統內資產的貶值。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黃金,這個在比特幣出現之前最典型的系統外資產的表現,它的上漲與量化寬鬆政策是同步的。
我的判斷是,在下一次經濟危機到來之時,各國央行勢必會再一次進行量化寬鬆,而這件事一旦發生,會像過去一樣,對系統外資產產生巨大的影響,比特幣有可能進入和黃金類似的價格週期。黃金是10萬億左右的市場規模,而比特幣目前僅有60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對於個人來講,系統外資產的配置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趨勢把握 | 同時選對標的和正規化,迎接下一個週期
即使數字貨幣市場會隨之出現牛市,我們仍然要憑藉具體的行為,通過系統的方式去把握。同股市相似,並不是說你知道牛市會到來,隨意買股票就可以,因為一個股票如果下跌很多,資金流跟不上的話,就算之後牛市來了,也和你沒有關係。
這個漫畫表現的是,很多時候趨勢的發生,和市場中的使用者情緒非常相關,很多時候價格的漲跌並不僅僅是長期的價值反映,周圍其他人的買賣對我們也會很有影響,所以趨勢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群體認知的結果。巴菲特所說的“市場短期看是選美比賽,長期看是稱重機”,就是說在比較短的時間尺度上,你應該買別人覺得好的資產,而不是你自己喜歡的資產。
在我過去十年的交易中,一旦我對一個資產的價格產生做多或者做空的想法,我會不斷的用圖形跟蹤它的價格、體量以及結構,去看市場是否反應了我的判斷。
在這方面,我給大家推薦兩本書,尤其是第一本,彼得•布蘭德的《交易贏家的21周全記錄》,老爺子應該有80多歲了,作為一個期貨交易員,他不斷的用正規化去做交易,以20年這樣的時間尺度來看,他應該做到了Top5。 第二本書講得比較具體,大家可以借鑑下。
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用同一種正規化去操作,不僅在於對正規化本身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選擇標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用這一套趨勢跟蹤的方式去做一個沒有趨勢的東西,當然你會虧錢。只有同時選對標的和方法,你才能做對。
數字貨幣和股票市場不同的是,股票的漲跌到一定程度時,大家會從現金流的角度去判斷它是便宜還是貴了。而數字貨幣,我認為由於它缺少現金流,它價值的證實和證偽都是通過大家的共識產生的,只能用共識產生的資產價格會出現巨大的上升和下降空間,呈現出巨大的趨勢。我相信區塊鏈商業未來是會產生現金流的,但現在的數字貨幣還沒有,所以我認為現在用趨勢的CTA的理解去操作它更為合適。
舉個例子,我現在還在訂閱彼得•布蘭德每週對於市場的理解和跟蹤的週報,上面這張圖是他去年8月18號發的對比特幣的理解。他說一旦跌穿6000美元的價格位支撐,就很有可能跌到3000美元以下。從正規化上理解,這是一個巨大的三角形。
下面這張圖是通過空間結構的方式去理解,牛熊市其實是不同時間點進入點投資者的心理反覆撫平之後形成的新趨勢,之前的價格趨勢其實經過了10次的上下波動後才出現了新的牛市,這就是群體認知的結構。所以從概率上來講,我個人的理解是2019年中期可能會出現下一個週期。
量化策略 | 交易所可以在量化市場中承擔什麼角色?
接下來我主要談談我對數字貨幣領域裡量化交易的理解,大家如何用更少的工作量,達到理想的結果。
首先,量化是可以很簡單的,這是我參加會議的時候拍下來的,可以看到你在200天均線以上做多和在200天均線以下做多,你的成功概率會低一半,回報會差10倍,這本身就是個量化訊號,大道至簡,有時候你用最粗略的策略進行下篩選就可以提供成功率。
其次,我想講講對於交易所可以怎麼做?策略賬戶化是我們想做的事情。比如我們在一個小賬戶放一點USDT,每個月低位的時候就買點BTC。買完以後把它做成一個大家自願接受的抄底策略,你可以決定去不去買。我們把策略賬戶化以後,就可以做到審計,大家會很容易理解,可以降低使用者的門檻。
我們也可以用smart contract的方式來做,使用者可以跟投其他某個賬戶的操作策略,並以此激勵那些擅長交易的人輸出一些策略,我們可以把使用者得到的價值,獎勵給那些創造策略的人。
最後,我認為應該做到功能節點化,當職能變成不同的模組以後,有能力做單獨模組的人,他們就可以出現。華爾街、高盛、摩根這些大的投行,他們的市場價值就是來自撮合。我們把這個方式拿到區塊鏈上的話,可以複製很多撮合器,他們可以拿到撮合的收入,因此他們也會願意把自己的量化和投研能力拿出來服務他的客戶,這樣會吸引更多的人用他的撮合器來做交易,演變成一個大生態。
答疑部分 | 現在是進入量化交易的好時機嗎?
Q1: 什麼是數字貨幣量化交易? 它和傳統金融市場的量化交易有什麼異同?
王堅波:量化交易就是用歷史資料和數學模型驅動的交易方式。從這方面來說區別不是很大,但是市場結構、市場生態是不一樣的。比如數字貨幣可以在同時在其他很多交易所交易,這在傳統金融上是沒有的,所以在數字貨幣領域可能會產生的一種新的交易方式、套利方式。
Q2: 數字貨幣量化如何賺錢,收益如何,賺誰的錢?我覺得跨平臺套利和統計套利其實有很多規模瓶頸,給他們再多資金,他們可能一年也只能賺100個BTC,量是做不大的。但CTA趨勢是沒有上限的,過去幾十年,美國股票裡也是CTA成長很大。當然它的夏普率風險會相對高一些,槓桿不要做的太大。
Q3:量化裡使用機器學習策略有效嗎?因為有一些事情,是原來沒有發生過的,人可以理解,機器就未必能夠理解。 比方說BCH分叉這件事情怎麼理解,時間點是怎麼樣子,你用過去資料是無法預測未來的,所以還是需要人輔助一下。
Q4:現在是進⼊量化交易行業的好時機嗎?王堅波:我覺得能力足夠強,任何時機都是好時機。如果你是純搬磚的話,永遠不可能收穫到兩三年前的收益,我有朋友兩三年前每天可以搬3~4%,這個市場肯定已經變化了,很多專業團隊已經進來了,他們已經有機器人在跑了,所以有些量化策的高回報不會再回來了。 但是另外一些量化,統計套利或者趨勢追蹤的那些策略,我覺得他們會越來越好。
Q5:量化交易裡,主做btc和eth標的嗎?王堅波:量化交易一般需要有比較大的流動性,如果你是搬磚或者是做市的話,有可能在BTC賺不到多少錢,其他市值20名以外的幣種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有很多團隊,他們做市商賺的還不錯,這本身也是種量化。其實量化是一個非常大的詞,就像怎麼炒股票,有很多方法,有人是低買高賣,有人是高買高賣,有人是低賣低買回來,這是不同策略,所以你要了解你交易的標的是怎樣的,然後配以相應的策略。
Q6:感覺傳統金融機構的人都在進來,未來幣圈裡面的交易會越來越像傳統的交易方式嗎?王堅波:的確是這樣,從技術能力上來說,我有很多原來傳統金融的朋友都進入幣市了,這部分人的確有能力進入幣市。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由於監管合規等政策問題,傳統金融的資金,比方說退休保險金是沒法進入幣市的。所以我覺得現在還非常早期,以前很多人還沒看懂,錢也沒看懂,現在開始有人看懂了,但是錢還無法進來。一旦進入人看懂了錢也看懂的時候,市場就會大很多。
Q7:量化未來的趨勢是怎樣的?王堅波:首先資訊多元化和AI是一個巨大的趨勢。過去手動交易的人都是看量看價格看趨勢看一些新聞。但是以後資訊多元化,比方說你炒美股,你去看川普的twitter,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資訊,對吧?這在過去是沒有的,這些資訊還可以放到AI上面去理解,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維度。
第二個是專業團隊進場,市場肯定會變得越來越激烈。但是要看你的策略,如果你是搬磚套利或統計套利的話的確會越來越激烈,但是如果你做趨勢的話是沒有區別的,就像你在美國做股票,如果你是買etf的,那你跟量化是沒有什麼關係的,量化的人也不會賺到你的錢,你就是長期持有。如果你每天下一千次單、一萬次單的話,那的確會跟量化的人有關。
第三個就是區塊鏈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底層結構變化。我覺得5到10年後,交易的方式可能會不一樣,如果大家是用原子交易的方式去完成的話,將來的交易有可能就是,我簽名過的一個交易可以放到任何一個資訊流裡面去,別人拿到這個資訊流以後,願意跟我反方向交易的話,他用自己的私鑰簽完以後,那這個交易就完成了,這是兩條資訊流的接觸。所以5年到10年以後可能沒有交易所,這個可以理解為數字加密握手履約。這是更加深遠的未來,有可能三年之內並不能實現,但大家及早去佈局的話,有可能回報會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