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女兒來到中國,她說要幫父親完成“星際旅行”的願望
圖片來源:騰訊
“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第二次出現的快速射電暴訊號,很多人認為這是外太空文明發來的訊號,您怎麼看?”
這個問題來自還在上小學的 Daisy(音)。她的提問物件,則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女兒露西·霍金(Lucy Hawking)。Lucy Hawking 顯然沒想到,眼前穿著綠毛衣的小女孩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她露出了驚喜的表情,誇獎“這真是個好問題”,然後很認真回答到:
如果這些訊號是來自於外星人,那簡直太令人激動了。我爸爸曾經說,“如果有外星人,我們不應該接觸他們,因為他們的技術水平很可能非常發達;如果和他們接觸,可能會終結人類的文明。”
我比我爸爸更樂觀。我認為如果和先進文明外星人接觸,他們可能會幫助我們解決地球上的一些問題。
我也和研究外太空的科學家聊過快速射電暴的問題,他們說,射電暴不太可能是外太空釋出過來的,而是因為自然的原因所發射的這些訊號,這依舊是個很大的謎題,我們還不知道最終答案,但我覺得大概率不是外星人。
這是 Lucy Hawking 第二次來到中國,她告訴鈦媒體,1993年她曾到訪過北京與香港,如今來到深圳,發覺科技已經融入中國人生活的每個角落。
更讓 Lucy Hawking 印象深刻的是國內青少年對科學問題的探索,她對鈦媒體說:“我回答了很多學生的問題,很多問題都非常複雜,其中有一個問題我甚至還需要求教一位諾貝爾獲獎者才能得到答案。”
邀請 Lucy Hawking 來到深圳的是中國公司騰訊。
1月20日下午,Lucy Hawking 與《Science》主編 Tim Appenzeller、知名腦神經學家、《西部世界》科學顧問大衛·依格曼、理論物理學家李淼、睡眠醫學家查爾斯·採斯勒、科技作家蒂姆·厄班共同成為騰訊首屆青少年科學小會的演講嘉賓,
學生無疑是當天的主角。在當日上午,Lucy Hawking 來到深圳騰訊濱海大廈,在2個小時中回答了來自中小學生、媒體近20個問題,內容涉及黑洞、引力波、外形人、當然還有她的父親。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帶來了千奇百怪的問題,比如“意念是不是一種能量?”、“平行宇宙是否存在”、“能夠穿越時間回到過去”……以至於讓 Lucy Hawking 在訪問時感嘆,“這是我職業生涯遇到最複雜的問題了”。
現場小學生為提問Lucy Hawking準備的問題提綱。拍攝:蘇建勳
時間有限,在場學生必須要靠更快速的“舉手”,獲得為數不多的提問機會。拍攝:蘇建勳
與她的父親相同又不同,熱愛文學和與語言的 Lucy Hawking 雖然沒能成為一名物理學家,但她找到了另一種繼承父親科學事業的方法——為孩子們撰寫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
2007年, Lucy Hawking 與父親以及父親的前博士生共同撰寫的第一本兒童科普小說,《喬治開啟宇宙的鑰匙》(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誕生,並且在之後的十多年裡又陸續出版了5部續集。
Lucy Hawking 也一直在努力推動她父親生前未完成的事業。2016年,Stephen Hawking 曾推出過一項名為“突破攝星”的長期研發計劃,目標是通過奈米級的迷你太空飛行器讓星際旅行變成現實, 他曾在2017年騰訊舉辦得WE大會中介紹過這一計劃 ,這也成為這位享譽國際的物理學大師生前最後一次在中國的舞臺上露面。
“突破星際這個專案是用奈米探測器通過特定裝置達到光速20%的速度,是非常、非常具有科技含量的專案,現在仍在籌備過程中。”Lucy Hawking對鈦媒體談到了該專案的近況。
Lucy Hawking 與她的父親,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大師Stephen Hawking。
與 Stephen Hawking 生前參與過的騰訊WE大會 相似,此次騰訊舉辦的科學小會,也是為了將前沿科學的突破普及到更廣泛的受眾,不過,與已經連續舉辦七年的WE大會不同,科學小會將受眾人群鎖定在了青少年。
“科學小會和WE大會在底層邏輯就有不同。”騰訊集團與市場公關部總經理、同時也是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的專案負責人李航告訴鈦媒體。
李航談到,與WE大會直接請來科學家進行演講不同,科學小會上的演講主題,是騰訊與《Science》全球編輯團隊對過去10年的科學突破進行篩選後得出。另外,科學小會還增加了與現場青少年的互動環節——每位科學家演講後,大屏上會出現通過網路評選得出的5個最受關注的問題,現場觀眾實時投票後由科學家作答。
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更貼近青少年,騰訊也將旗下相關產品利用在話題篩選、知識點科普等活動環節中。
比如在前期的嘉賓演講主題篩選,騰訊旗下的資訊產品QQ看點就成為收集青少年喜好的重要平臺,在與《Science》團隊的合作中,騰訊將20多個科學主題放在QQ看點平臺,最終通過10萬名青少年的調研意見,甄選出他們最感興趣的10點內容。
而在後期的科普內容推廣中,騰訊也將這些科研內容以短視訊的形式,在旗下微視、yoo視訊等平臺進行推廣。
從 馬化騰的知乎提問 ,到 騰訊近期宣佈成立技術委員會 ,對基礎科研領域的重視正成為騰訊近期釋放的主旋律。而此番向青少年推出的“科學小會”,也是騰訊利用C端平臺優勢,將前沿科學科普落地的動作之一。去年9月,馬化騰還曾在廣州釋出“騰訊青少年科普計劃”,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人才培養和相互交流溝通。
以下為 Lucy Hawking 與學生們的交流實錄,經鈦媒體編輯後釋出:
學生代表:我非常喜歡霍金先生,我想問,霍金先生對您的影響是什麼,您想跟以後想成為科學家的人說什麼?
Lucy Hawking:你的問題非常好。我爸爸是特別了不起的人,跟其他人都不一樣,跟我遇到過的人都不太一樣。他是一位卓越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希望用物理學的原理解釋這個宇宙,有很多重大的發現,包括黑洞等。
同時,他也用通俗的語言將這些發現向沒有物理、數學知識的人解釋清楚,他是這個等級的科學家中第一個這樣做的人,這是我覺得我爸爸非常了不起的一點。
學生代表:相對論裡面時間是相對的,但是量子糾纏可以實現“同時”(超越時間),如何調和這一矛盾?
Lucy Hawking:這是非常大的問題。有兩個看宇宙的基本方法,基於愛因斯坦相對論,光速是固定的,時間取決於引力和動作。同時,在量子的維度上,時間是相對的。這兩者如果都是對的,去記錄量子世界的時間,需要在宇宙之外,就會很難的。
這是當時我爸爸也在研究的課題,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關於霍金的電影,在電影中有談到這兩者是有可能可以調和的。弦理論或者其他可能的理論(可能可以調和)。未來,你成為科學家後,也會發現新的理論。
學生代表:根據週三自然雜誌上釋出的一項研究,科學家發現迄今記錄的第二次重複出現的快速射電暴訊號,意味著遙遠的銀河系之外,某些東西導致重複的短脈衝無線電波被釋放到太空。在中國,我的一些同學覺得可能是外太空的發達文明正在傳送這些神祕的訊號,把它發給我們人類,你也這麼看嗎?
Lucy Hawking:謝謝你,這個問題非常好,而且非常與時俱進。如果這些訊號是來自於外星人,那簡直太令人激動了。最近由一個加拿大探測器所發現15億光年以外的快速射電暴訊號,這是非常大的新聞。
我爸爸曾經說,如果有外星人,我們不應該接觸他們,很可能他們的技術水平非常發達。我們和他們接觸的話,可能會終結我們的文明。我比我爸爸更樂觀,如果我們和先進文明外星人接觸,他們可能幫助我們解決地球上的一些問題。但是我也和外太空研究的科學家有聊過快速射電暴的問題,他說射電暴不太可能是外太空釋出過來的,可能是因為自然的原因所發射的這些訊號,這也是很大的謎題。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答案,但我們覺得大概率不是外星人。
學生代表:Lucy,你除了是科普兒童讀物的作者,也是霍金的女兒,您覺得他怎麼樣塑造您的觀點和看法?
Lucy Hawking:我爸爸不僅僅是非常卓越、世界知名的天才,而且有很嚴重的殘障。我爸爸有著非常堅韌的性格,而且非常果斷。有時候我們兩個會激烈爭吵,他覺得他對、我覺得我對,很大程度上,我和我爸爸的個性很像。另外我們非常喜歡旅遊、喜歡和人交流、喜歡幽默的東西。看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或是看未來,和青年人聊天,我們都覺得很享受。我覺得我爸爸給我很重要的一點是給了我巨大的好奇心,讓我不斷地尋找、去提問、找答案。非常有意思,每個人都對我爸爸特別感興趣。
學生代表:Lucy,現在整個世界都在進行青少年的科普活動,有些同學問我,科普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這些小孩知道相關宇宙、黑洞的知識,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大的意義?
Lucy Hawking:這是非常重要的事,也是我們要做的事,我們要讓科學、技術令人著迷,讓孩子們覺得有意思。我們希望讓青年人理解他們和巨大概念之間的關係,比如和黑洞,和宇宙學、天文學有什麼關係。我們希望讓孩子們通過個人的經歷產生聯絡,來理解這到底是什麼關係。在你年輕的時候如果有這樣的框架,你可以繼續去往深入的地方做研究,比如做理論物理學或者其他細分的方向。關鍵要讓人們感興趣、讓人們的想象力釋放出來。
同時,更關鍵的一點是讓年輕人理解你說的語言。如果你讓他們感到困惑、不理解,他們不會對你講的內容感興趣。我爸爸這樣說,“我們要一起啟動這樣的旅程、我們一起來看宇宙,我會成為你宇宙的嚮導,帶你走一走外太空的旅程”。我覺得這是科普的方向。在這之後是青少年自己的選擇,你可以把科學當成興趣,也可以繼續深入瞭解更多的話題。
學生代表:你好,Lucy Hawking。我曾經讀過您父親寫的《時間簡史》,這麼多年來,您覺得這本書中有什麼可以被現在研究出來的科技所替換的地方?謝謝!
Lucy Hawking:大家都知道我的父親去年3月份不幸去世,他去世之前仍然在工作,還在研究他的黑洞理論。而他最新的一份學術期刊是在去年9月份出版的。我父親在七幾年意識到,當星體撞擊之後形成黑洞,資訊會損失。他意識到黑洞不是完全黑暗的,可能會釋放出射線。這樣的射線可能只是簡單形式的射線,因為資訊是損失的。而資訊悖論在隨後40年一直為大家所爭論,而我父親去世之前出版的最新文章當中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他說資訊並沒有損失,而是以一種超傳輸的方式儲存在黑洞表面上。
學生代表:您好。據我瞭解您是英國兒童作家和科普教育者,曾經您的父親有寫過一本書,主要是講一個女孩熱衷科學,並在父母的反對下進行科學探險的故事。我是閱讀愛好者,非常想問您是如何通過文學來激發科學興趣,並且對開拓興趣您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
Lucy Hawking:我們寫這本書,很多小孩子非常喜歡讀,很多年輕讀者寫信,或者在街上攔下他。比如我的兒子或者我兒子的朋友會找到我爸爸問他,我掉進黑洞會怎麼樣?我發現年輕人、小孩子對於這些巨集大的科學問題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沒有人能給他們提供非常容易理解的答案,所以我們才想要寫這本書。
學生代表:您好,我想知道意念是一種真正的能量嗎?能否像電能、熱能一樣,通過神經細胞中的微管形成量子糾纏,真正影響客觀世界?
Lucy Hawking:來自你們的問題也許是我職業生涯中面臨最複雜的問題了,恭喜你們,這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可能超出我的研究範圍,因為你談到的是意識,不是我的研究範圍,我也不想給你錯誤的答案,但是你的問題非常有意思。我們作為人,我們大腦的能源從哪裡來,我們為什麼有思考的能力,為什麼有思想,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研究領域,也許你長大可以成為腦神經科學家,可以找到答案。
學生代表:我在圖書裡面瞭解到多元宇宙的概念,如果能發現這個多元宇宙,我們就可以找到無限種關於未來的可能性,我們該怎麼樣證實多元宇宙的存在呢?
Lucy Hawking:其實這樣的觀點就叫做平行宇宙,也許我們有另外一個平行的宇宙,比如說適用於這個宇宙的經典力學定律,在另外一個平行宇宙完全不適用,在另外一個平行宇宙有其他不同的力學定律。或者,我們現在生活在三維的空間內,如果我們生活在四維空間內也許完全不一樣,比如行星不會圍繞另外的行星做週期運轉,而我們的植物也沒有辦法進行生長等等。
學生代表:我們以這樣的速度繼續消耗地球的資源,我們多久可以再次利用蟲洞讓我們的文明得到第二次蓬勃發展呢?
Lucy Hawking:我希望我們再次得到發展,蟲洞是理論存在的,但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做。如果有一個天才工程師,通過負能量讓蟲洞開啟,但到現在還不知道怎麼做,有很多挑戰,我們不會因為挑戰就停下探索的腳步,我們做出蟲洞,開啟蟲洞,把蟲洞變得足夠大,讓所有人都可以通過,不只是讓原子通過,這樣也許可以找到穿梭時空去另一個宇宙的捷徑。
理論上我們可以去到另外一個平行宇宙,如果我們去到另外一個宇宙,我們就在進行時光穿梭嗎?不知道。也許我們可以去到宇宙的各種各樣的地方,也許可以進行更多的探索,還可以找到更多、有更好資源的地方來生存。這是非常巨集大的問題,不管怎麼樣,在我們研究這個領域的過程中,一定要從現在起,做到垃圾回收、節約水資源、節約現有資源等等。
學生代表:上一位同學問道關於平行宇宙的問題。如果我們將來有能力穿越回過去,我們是否可以改變過去,創造另外一個平行宇宙,還是因為我們的力量太弱小,就不可能改變過去而回到現在?
Lucy Hawking:謝謝你的這個問題。我爸爸有這樣一個理論,叫做祖父悖論,根據祖父悖論你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假設我回到過去,然後改變了一些東西,讓我的祖父死掉了,我就不會出生,所以我爸爸相信宇宙會阻止我們回到過去,因為它不想讓我們去改變事件的順序。
這當然和蟲洞是不同的理論,這個理論有趣的一點是,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認同這個理論,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認同我爸爸的這套。但我爸爸認為是沒有辦法回到過去的,他覺得我們可以往前走,往未來走,我們其實每個人都在往未來走,每秒都往前進一步,但是沒有辦法回到過去,這是我爸爸的理論。
講一個小故事,我爸爸有一次給時空旅行者舉辦一場聚會,他先舉行聚會,又給人們發了邀請,他想看未來的這些人會不會回來參加當年的聚會。後來在聚會上拉了一條橫幅,歡迎這些時空穿越者,我們還有很多的蛋糕都印了這些標語,我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但是沒有任何人從未來回來參加我們的聚會。
學生代表:您好。以前我看過一個理論,如果把飛船前面那部分宇宙空間壓縮,後面一部分的空間膨脹,可以使飛船超光速。如果能超光速,也是可以進行星際穿越的,會不會和剛才的有些矛盾?
Lucy Hawking:愛因斯坦可能不太同意您的理論,愛因斯坦會說沒有東西以超光速執行,我是支援愛因斯坦理論的,我們沒有辦法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往未來走。
學生代表:黑洞會導致光出不去,像電磁波的訊號也出不去,黑洞裡面沒有辦法和外面交流,但是我們能不能升高一個維度,從引力波的層面派遣一些機器進到黑洞中去,通過引力波和外面進行交流?謝謝。
Lucy Hawking:你這個問題非常有創意,也非常有意思。我需要去想一想。我昨天讀到這個問題,我也跟吉普·索恩教授聊一下,他也是諾貝爾獎得主之一,也是因為引力波得諾貝爾獎,把這個問了問他。他看了你這個問題,說我們是不是能夠通過引力波和黑洞裡面的東西交流,答案是否定的。
引力波是黑洞之外產生的,黑洞裡面的東西出不來、外面的東西進不去,引力波是在水平層面上所形成的類似於漣漪的東西。在黑洞當中,會看到所有的這種波都是非常、非常弱的,包括霍金輻射。我在這邊也想感謝吉普·索恩,他是諾貝爾獎得主,也非常熱心的幫助小朋友回答引力波的問題。
學生代表:假如以後真的有技術可以去到另外一個平行宇宙,我們可以從那個宇宙把不屬於這個宇宙的東西帶回來嗎?我對這個問題一直有疑問。
Lucy Hawking:要是能的話該多好。如果你能夠去到另外一個宇宙想帶一些東西回來,你想帶什麼回來?你覺得我們從另外一個宇宙中應該帶什麼回來?
學生代表:我們從另外一個宇宙帶東西回來,可能最希望的是把我已經逝去的曾祖父帶回來,一直有這樣的期望。之前在他還在生的時候就沒有好好照顧他,也沒有好好跟他溝通交流,所以我就希望以後用這樣的方式再多見他一面。
Lucy Hawking:非常感人的小夢想,我也很想我的父親,每天都在思念我的父親霍金先生。在他去世之前我問他,我們能不能還見面?他說他不相信有來生和生命輪迴,他覺得去世之後你的作品和對別人的影響,會繼續留存下去,他的基因會在我的身上繼續延續,在他的孫子身上繼續延續。對你來說你的曾祖父雖然去世,但是你的曾祖父還是活著,活在你的血液當中,他帶給你的影響也在繼續存在著,這是他帶給你的東西。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蘇建勳)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訊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