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 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對機器人持懷疑態度
1月22日,據外媒報道,一項研究表明, 歐洲人對機器人的態度比五年前更加保守。
在某些領域,機器已經很成熟,而在另一些領域,它們正在崛起。機器人可以從事手術、汽車生產、護理等工作。奧地利林茨大學的心理學家Timo Gnambs和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Markus Appel認為,我們正處在機器人時代的邊緣。
在日常生活中,機器人越來越多。但是人們對機器人有什麼感覺呢?正如兩位教授在雜誌上所說的那樣,懷疑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根據跨歐洲的資料分析,2017年機器人的評價比五年前更加負面。
越來越多的人對機器人持懷疑態度,尤其對工作場所機器人的懷疑有所增加。這可能是因為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導致失業人員越來越多。然而,在工作場所使用機器人仍比在外科手術或自動駕駛汽車中的使用更加積極。
Gnambs和Appel分析了2012、2014和2017年的歐洲晴雨表資料。這是一項關於當前專題的具有代表性的調查,他們的調查結果是以27個歐洲國家的80,396名公民為基礎的。
在訪談中,一部分受訪者首先看到了機器人的一般描述,認為機器人可以幫助人們進行日常活動,比如清潔機器人。或者是在對人類來說太危險的環境中工作的機器,比如救援任務。當受訪者隨後不得不對機器人進行判斷時,結果仍然是相對積極的。
另一部分被調查者是被研究人員描述特定應用時出現的機器人,比如手術、看護機器人或自動駕駛汽車。然後他們對機器人進行了更消極的評價。
這項研究還給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見解。研究表明,男性傾向於積極看待機器人,而女性則持懷疑態度。藍領工人有更多消極態度,辦公室工作的人更積極評價機器人。在老年人比例較高的國家,人們對機器人的態度更為積極。
綜合來說,林茨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這樣一種趨勢:懷疑論在2012到2017年間,隨著歐洲的機器人數量增加而有所增長。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對新技術的消極態度可能表明這些技術以後不會被接受,也不會在市場上佔上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