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難盈利,教育獨角獸滬江“帶病上市”
12月7日,滬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江)又一次更新了招股書的財報內容。
從港交所官網獲悉,這是滬江第二次更新招股書內容。此前11月22日,滬江在通過港交所聆訊後,第一次對其招股書進行業績補充,增加了截至2018年5月31日的前5個月最新業績情況。
而這一次,滬江再度將業績增加到了截止今年8月31日的前8個月。招股書顯示,滬江今年前8個月營收4.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2%,虧損淨額為8.63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5.37億元的虧損額。
此外,滬江在此次招股說明書中增加了宣告稱,為了在日後扭虧為盈,將對研發開支、廣告及推廣開支以及銷售、銷受僱員的福利開支進行有效控制。
風險列27頁,帶病上市
2018年7月3日,滬江首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海通國際及ofollow,noindex">招銀國際 。
招股書顯示,滬江業務主要包括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包括滬江網 校等)和CCtalk平臺業務兩大部分。目前公司主要以自營品牌課程業務為主,注重課程研發,滿足從 K12 學生到大學生、研究生以及職場人群的應試與培訓需求;CCtalk 則是於2016年10月推出,重視開放平臺,提供底層技術支撐,連線網師和使用者,以科技賦能教育行業。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滬江擁有1.86億使用者,CCtalk月活352萬,且已擁有3312家商戶和63337名自僱網師。在營收結構上,滬江絕大部分收益來自其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佔比 99.8% 以上,主要靠向學員收取網際網路教育服務學費。CCtalk從2017年起開始有營收,但只佔極小部分。
業績方面,滬江2015-2017年營收分別為1.85億元、3.39億元、5.5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1.8%、57.8%、59.9%;新增加的2018年前8個月的營收額為4.36億元,毛利率為61.3%。營收走高的代價是鉅額虧損,過去三年滬江的全年虧損額分別為2.80億元、4.22億元和5.37億元,今年前8個月的虧損額度則增加至8.63億元。
那麼,滬江網路虧損的錢都去哪了呢?從招股書中以看出,滬江網校近年來最大的投入在三個方面:1.持續投資以擴充技術、研究和開發相關工作的專家團隊;2.廣告及推廣開支增加;3.擴充銷售及營銷團隊。其中,滬江在廣告推廣上的開支,短短兩年時間就增長了200%。
較高的銷售費及分銷開支,也讓滬江的現金流承壓,最近兩年經營性淨現金流均為負。2017年,滬江教育經營性現金淨流出4.31億元。不過,截至2018年10月31日,滬江的財務資源約為11.333億元人民幣,其中未動用銀行融資為6.51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滬江還在大肆擴張,近幾年投資了海風教育、蘭迪少兒英語、眾合教育等20餘家教育機構,未來還可以繼續通過投資和收購來鞏固自己的生態圈。滬江還嘗試更多的新玩法,比如推出教育貸分期付款產品,消費者可以使用優學寶、京東教育白條進行分期付款。
不難看出,滬江上市,更像是典型的“帶病上市”。但這並不是滬江一家獨有的情況,翻查其他已經上市的線上教育公司財報會發現,整個行業似乎這幾年都在經歷“燒錢大戰”。但這種“燒錢”的經營模式能持續多久?是否最終會燒出價值?
也許是為了打消市場和監管層的疑慮,滬江不得不在招股書中列出27頁的風險因素加以說明。儘管滬江有關負責人對媒體稱,公司上市程序在積極推進中,但在目前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滬江的前景並不太樂觀。
創業十七年,滬江焦慮
作為國內最早的線上教育平臺,滬江已經成立了17年。2001年,還是大三學生的伏彩瑞推出滬江語林網,是中國較早的英語學習線上社群。隨後滬江網相繼推出了滬江英語、滬江日語和滬江部落,但彼時的滬江仍然是一個非盈利性質的網站。
2006年,伏彩瑞在當年研究生畢業後陷入兩難,他開始認真考慮是去外企工作還是自己創業繼續發展滬江網 。當時滬江網已經有了80萬的註冊使用者,種發展狀況很難讓人放棄,於是伏彩瑞借了8萬塊錢,帶著他的8個員工,正式將滬江網註冊成為公司。這一年,滬江才真正開始商業化。
此後,滬江開始了它不斷地轉型和探索,並開始接受融資。從2007年蘇州創投的天使投資開始,滬江已經融至了D輪,這其中大大小小已經經過了9個輪次,累計獲投金額16億元。
其中,2009年,滬江獲湧金集團 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3年獲得上海文化基金領投2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4年獲得百度領投的1億美元C輪融資;2015年10月,滬江宣佈獲得10億元D輪融資,由漢能投資集團、皖新傳媒 、馬賽基金、軟銀、中國民生投資、為順基金、磐石基金 、中匯基金。
2018年4月2日,滬江教育完成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投後股值約為180億元。在一系列融資後,目前滬江的股東構成如下:
滬江的一致行動集團透過互捷投資、互江投資、互吉投資、上海成塔、互元投資及互年投資的相關權益,實際控制61.30%的投票權。另外,百度持股3.18%,皖新傳媒 持股1.32%,上海產業文化基金持股1.2%。
滬江的上市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 年。按照滬江創始人、CEO伏彩瑞的說法,早在2012 年滬江就具備上市的條件,但後來滬江卻放棄了上市。滬江方面表示,相對於上市,選擇進入網際網路浪潮更重要。2015年滬江完成D輪融資時,又傳出滬江準備於2016年上市的訊息,但都被伏彩瑞予以否認。
時間來到2017年,線上教育突然收到資本的追捧,行業迅速成為了一片紅海。資料顯示,2017年前8個月,一級市場教育行業的總融資額達96.4億元,公佈金額的融資案例達156起,較上一年增長超六成。融資增加的同時,上市成為教育獨角獸們的新目標。在這樣的情形下,滬江開始焦慮了,選擇赴港上市以避免掉隊。
截止到現在,滬江上市一事仍未有下文,但近期種種關於公司的負面訊息不斷:重點業務高管更換、聲量減小、業務規劃推進不順等等,甚至還有網友發文稱其交了一萬二學費,卻在滬江網校買了本新東方 教材...不知網友針對滬江的負面評價經過網路和媒體發酵後,未來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但其上市的風險正在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