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成功升級的意義也許比你想像的要大
以太坊 若成功分叉,將會使其 共識機制完全從 POW 進化到 POS ,彼時算力的作用將不再那麼明顯。而一旦開啟了這種模式且被證明有效後,以後的新專案也將更可能會採取這種策略來設計自己的共識機制,這對於當前 區塊鏈礦業 的打擊是相當大的。
由於比特幣而衍生出的挖礦機構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並誕生了多家礦機生產商。如果 區塊鏈的世界與算力無關 了,那麼生產出來的礦機又賣給誰呢,之前購買了大量礦機因為 熊市 還沒有回本的那些礦場主們又該怎麼辦?

曾經有一個觀點是比特幣會一直存在下去,並 吸收其它競爭專案的優點 ,像是之前的 隔離見證 ,由於萊特幣已經在主網應用了該功能且證明確實對社群有用,所以比特幣也在之後升級了該功能。所以很多人會認為萬一以太坊做出什麼 創新 ,比特幣也是可以吸收的。
可能我們都忽略了一些細節,那就是比特幣的共識正在被分流,每一次其它專案的創新都會吸引人們的真金白銀,尤其是在利益面前誰又會是 比特幣最大的支持者 呢,當然還是利益相關者。一個專案的技術是一方面,市值是其成功更重要的因素,它反映的是群體性的共識,更代表了 背後的 利益博弈 。
與比特幣社群相比,以太坊社群有核心人物,以太坊社群也更接受創新,自然在 吸引新人方面更具有優勢 。
10年前,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釋出了比特幣白皮書,從那以後, 全球經濟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但是未來的10年,還會是比特幣的天下嗎?比特幣是一種軟體產品,如果從純軟體的角度來看, 比特幣就像是曾經的UNIX ,但是走到今天的是Linux,Windows,Android和IOS。

所以比特幣在未來不一定還可以代表加密貨幣,尤其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 更多人會選擇更有利於自己的產品 ,但它並非比特幣。
因為交易者都認同——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相當危險的。在加密貨幣交易中,這一原則同樣適用。對於投資者來說,雖然比特幣極具吸引力,但 競爭幣可以構成一種多樣化的投資組合 。
相信不少比特幣愛好者都會納悶, 為什麼這個世界需要競爭幣(altcoins)的存在 ?他們認為大部分競爭幣都是比特幣的複製品,只不過是作出了一點不同的改變,大部分競爭幣專案都沒有內在價值。
雖然有些人會滿足於比特幣的發展現狀,但事實通常並非如此。比特幣和其它所有的金融資產一樣,都 需要外部競爭來發揮其應有的優勢 。
競爭幣的存在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雖說目前仍然沒有任何一種競爭專案可以對比特幣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但競爭幣的存在還是合理的, 它們能夠幫助比特幣不斷地改進 。

雖然比特幣世界有大量積極的研發成果,不過 對於創新的功能它總是會有所延遲 。並且我們不能總是依靠同一群開發者為比特幣新增新功能。有時候,競爭幣開發者的一些新想法也會寫入比特幣原始碼裡。不過, 並不是所有競爭幣的功能都能用於強化比特幣原始碼 。
如果以太坊成功升級會使比特幣的護城河開啟一個真正的缺口,會使普通人們認識到區塊鏈行業還有更多機會,也會促使資本尋找這個行業內的新寵兒。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絕對不變的事物,比特幣也不可能就一直代表著區塊鏈技術, 只有不斷創新改變才可能繼續保持整個行業的活力 。
宣告: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