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維度分析騰訊的設計體驗。
說到騰訊,大多數設計師對他們的體驗設計,還是比較認可的。
那麼, 騰訊的設計到底好在哪呢?體量這麼大的公司,如何處理好各種產品設計風格之間的關係呢?又有哪些體驗讓你眼前一亮?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分析內容架構
影響設計體驗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設計體驗的因素有很多,大到整個品牌給人的震撼,小到一個細節的感動。下面,將從三個維度來分析騰訊產品的設計: 1.品牌;2.品質;3.創新。

1.品牌
品牌對於一個產品或公司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大家也知道。那麼,從品牌的建立到品牌的運用,設計師通常會考慮3個方面, a.品牌的統一性(增強使用者心智);b.品牌的差異性(區別於競品);c .品牌的延續性(品牌基因拓展)。

品牌三大要素
a.統一性
市面上體量較大的產品有很多,比如:騰訊、阿里、百度、網易等等,他們都是有非常豐富的產品族群,那麼他們如何進行品牌統一的呢?
像網易、百度等公司,都是通過大量運用品牌色,來加強使用者對品牌的認知。比如,網易的產品以紅色為主,百度以藍色為主。這麼處理,直觀感受很統一。
然而,從下圖可以看出 騰訊的色彩運用更廣、更多樣,難道他們沒有考慮到品牌的統一性麼?

其實通過調研可以發現,它們的色彩運用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比如運用藍色,一般都是體現安全性,權威性的產品,比如:微雲、手機管家、QQ安全中心...

運用黃色,是體現娛樂,年輕,積極的產品。比如:QQ空間、興趣部落、DOV...

運用紅色,是體現時尚,熱情的產品。比如:閃咖、全民K歌、歡樂鬥地主...

所以可以看出,騰訊是把“統一性”的顆粒度規範的更小,給不同型別產品更大的發揮空間。

b.差異性
大家都知道,越大的公司做的設計越傾向於保守,因為它會面臨著品牌或設計規範的束縛。
而騰訊會根據產品的市場環境,以及使用者群體,允許設計師跳脫規範,做處更大的差異性,讓設計有足夠的發揮空間去跟市面上同類產品進行競爭。
比如,在14年音訊產品大戰的時候,市面上音訊產品有很多,但是整體來看,很難看出差異性,彷彿是一家外包公司做的。

然而企鵝FM,以獨特的視覺品牌,及創新的設計互動手法,走差異化路線,讓人們所熟知並記住。

c.延續性
說起騰訊,大家都會想起他們的“企鵝”形象。這也是他們品牌的成功之處,因為將品牌基因充分的延續在產品上,會增強使用者的品牌感知。

下面是一些結合“企鵝”的logo探索。

並且,通過品牌與線下活動的結合,做出一致性推廣。

所以,騰訊產品在品牌方面是: 提取共性, 縮小顆粒度,按不同屬性做統一化處理; 突顯個性, 根據市場環境,給設計更大的發揮空間,做突顯個性的設計,讓產品脫穎而出; 延續基因, 對自己的品牌基因做更好的延續,增強使用者的品牌感知。

2.品質
體驗一個商品或產品的品質好壞,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全鏈路的。
就像我們去逛奢侈品店, 從你進店的直觀感受,到你關注的產品細節,再到導購對你的貼心服務,都會影響你對這個產品品質感的認知。

所以我把影響品質的元素氛圍三個部分: a.直觀感受;b.產品細節;c.情感關懷。

a. 直觀感受
我拿某讀書APP和微信閱讀舉例對比。
作為新使用者,當我開啟某閱讀APP時,一上來就開始各種引導 、 浮出小廣告 、 簽到代金券 、 積分商城 , 等等...

這種感受特像你走在路上,小哥一直跟著你說:“游泳健身瞭解一下”的感覺。
對比騰訊的微信閱讀,新使用者上來沒有一大波無關緊要的引導,而是給使用者一個新手福利,同時設計的也比較精緻。

當左滑卡片式,出來一個黑色的卡片,告訴我是多少位書友,點選卡片反轉,是一些大V的贈言。一上來就很有儀式感的設計。

針對老使用者,過年期間做運營,會根據使用者由於假期綜合症,沒緩過來好好學習工作的情況,推薦類似如果擺脫拖延症,時間管理的書。

所以,從直觀感受上來說,對比其他的讀書應用,微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更有品質感。
b.產品細節
如果還拿剛才的兩個讀書類產品做對比,左邊的閱讀APP,當用戶選中文字想翻頁複製或標註時,是不支援的,可操作感就不強。而右邊的微信讀書,當你長按到最後一個字元的時候,恰當的時機給出簡潔的提示。
嘖嘖,雖然是個小小的細節,在我有這個需求的時候,很感動。

還有一些圖示的細節,對比可以看出微信讀書的,非常統一精緻。

包括文字的排版,資訊的優先順序處理,微信讀書更表意清晰,重點突出。

我覺得,騰訊的設計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 雖然微信讀書在公司層面上不是那麼核心的產品,但他們在細節的打磨上,並不鬆懈,從而在市場同類產品中上脫穎而出。
再舉個騰訊遊戲的例子:王者榮耀,裡面的細節設計,包括升段位或拿MVP時的音效和視覺雙重體驗,都讓你覺得王者峽谷裡我是最牛逼的!hiahiahia~

c.情感關懷
還拿微信圖書舉例,如果你送給朋友一本書,它會預設生成一句手寫的贈語,特別的人性化。

當你滑卡片滑到盡頭時,文案提醒也很暖心。這些小小的情感上的驚喜的不斷累積,也會增加使用者對這個產品的黏度。

所以,總的來說騰訊產品在品質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的是: 懂得剋制 ,不管在功能引導還是在產品kpi的壓力下,都儘可能的做減法,保證使用者體驗; 匠心精神 ,不管是大產品,還是小產品,它們對體驗的打磨都非常的用心; 深入人心 ,除了滿足產品的基礎使用的基礎上,運用更多的人性化設計和文案。感覺跟使用者是朋友,整個使用過程都在對話。
說到騰訊的創新,肯定有很多同學會說:“臥槽,它有創新麼?不也各種抄襲麼?”。但是人家能抄的比原創更好,比別人更深入,也是一種能力。
不過,我這裡說的創新是,相比較別的體量大的公司,騰訊的創新設計方案更能做到: a.大膽的落地,b.挖掘本質。

a.大膽落地
在大公司的設計師們,經常會吐槽,創新的設計方案,獨特的設計想法不好推進,只能發在dribbble,behance上過把癮,很難落地到真實的產品上。
但是再看微信閱讀,去分割線、大標題、大投影的設計,在前兩年就落地了。

像微信讀書裡投稿頁面的圖示,抽象的處理手法,也可以落地在真實產品上。

就算辦公類的產品,也能設計的很大膽,採用背景斜切面的設計語言。

b.挖掘本質
這部分不同於上面所說的偏向於直觀視覺層面的創新, 而是挖掘使用者的本質需求,然後去滿足,做好自己,不盲目的追隨模仿趨勢。
那麼拿微信舉例吧。在更換頭像頁面的彈窗中,有一項是“檢視上一張頭像”,相信大家都有這種經歷,照片換來換去,覺得還是這熊樣兒,還不如之前那一張的。
這時候,微信就發現了使用者的需求,實現此功能。

然後,微信的下拉操作,大家應該也不陌生,目前是小程式的便捷入口,曾經是短視訊下來拍攝。像這種下拉推廣自己新功能的操作,同時不打擾使用者的操作,是微信的一個創新點。

包括,朋友圈可見天數的設定操作,也是微信對人性背後本質的需求挖掘。而不是單純的看別的社交產品做了什麼,它才做。

所以,騰訊產品在創新方面做到: 大膽落地, 把創新的設計方案,推進且落地到使用者可使用的真是產品中; 挖掘本質, 每個功能背後,都是承載著使用者本質的需求,可能別的產品都會忽略,而騰訊的設計卻一直做到儘可能的完美,給使用者帶來眼前一亮的創新。

總結
以上是從品牌,品質,創新三個維度對騰訊設計體驗的分析。 可以看出在品牌方面,他們提取共性,突顯個性,延續品牌基因;在品質方面,懂得剋制,擁有匠心精神,不端打磨產品細節,同時做出情感化設計;在創新方面,敢於將創新想法進行落地,懂得挖掘需求本質,去推動產品的體驗提升,從而產出這麼多的優秀的產品設計。
當然,你可能會說,騰訊設計體驗也有很多不好,特別坑的地方阿balabala~ 但是,吐槽容易,發現和學習別人優點,也是提升自己的關鍵一步。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heart:。
推薦閱讀:
設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