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課堂APP體驗報告
本文為蝸牛君剛剛提交的作業——對騰訊課堂APP的體驗報告。花費3個小時,試著多維度去分析。十分歡迎感興趣的小夥伴溝通、交流,enjoy~
對於一款產品,個人從以下4個維度去分析:產品調研、產品邏輯、關鍵頁面與典型互動與迭代路徑。
一.騰訊課堂產品調研
1.1產品使用者
騰訊課堂的slogan是職業培訓線上教育平臺,熱門推薦課程包括留學考試、IT網際網路、公考求職、考驗、設計5大模組,可見騰訊的目標使用者為職場提升和升學考試的人群。
1.2使用場景
騰訊課堂的使用者包括職場人士和升學考試2類人群,分別對應不同的使用場景。
a.職場人士
職場人士學習時間比較碎片化,通勤路上、工作間隙、下班和業餘時間
b.升學考試人群
面臨留學、考研和公考壓力的考試人群,時間相對比較模組化,且時間較為寬裕、固定。每天可以抽出一定時間去充電。
1.3使用者需求
a.職場人士
不論是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小白,還是職場老司機,都是希望在最短地時間內給自己充電,幫助自己在職場更上一層樓。因此,圍繞職業成長的課程就成為了剛需。該課程需要滿足職場專業技能培訓、名師指導。另外,工作之餘會有個人業餘興趣愛好,如有相關課程指導,能減少學習成本。
b.升學考試
對於留學、考研和公考人群,在考試壓力之下,如果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接受各大名師指導,顯然是一種相對高效的學習方式。
二.產品邏輯
2.1使用者流向
1)騰訊課堂產品包括3種使用者:使用者、教師和客服。
2)在該產品中聯絡最頻繁的是使用者與教師,使用者與客服。
3)使用者通過所報名課程頁面中的“聯絡老師”與對應教師建立聯絡,另外在獲得使用者授權後,教師可以通過手機號碼聯絡到使用者。使用者通過反饋建議的方式聯絡官方客服。
2.2資料流向
使用者參加課堂學習的資料流向如下圖所示。

資料流向
2.3匯合點
使用者與教師匯合的關鍵頁面是課程中心。包括課程介紹頁和上課頁,通過這2個頁面將使用者與教師聯絡起來,是該產品所有資料的匯合點。
2.4關鍵路徑
1)產品關鍵路徑為有2個。
第一,選課。
第二,上課。

找課路徑

上課路徑
三.關鍵頁面與典型互動
該產品的關鍵頁面即為課程介紹頁和上課頁。如下圖所示。

課程介紹頁

課堂頁
四.迭代路徑
從下圖百度指數可以看出,騰訊課堂從2014年4月開始迭代,到2017年2月前都屬於快速發展期,2017年2月-至今屬於平穩上升期。

從App Store提供 的產品迭代記錄,整理出該產品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內的迭代路徑。

從上圖可以得出以下3點結論:
1)2017年7月-2018年1月,騰訊課堂更新頻率較高,平均每月2個版本更新
2)進入2018年後,更新節奏變緩,平均每月一更;
3)騰訊課堂功能迭代路徑為:直播→錄播→搜尋課程→即時溝通→使用者評價→支付→福利活動
後記
對於線上教育平臺,從產品功能優先順序來說,課程資源、發現課程和即時溝通屬於優先順序最高功能,騰訊課堂的迭代路徑正是按照這個順序去迭代,產品規劃是OK的。
至於該產品的優劣點,鑑於夜已深,朕已乏,今夜暫不更。最後留下一張大佬之間的對話。goodnight~
蝸牛丨2018.12.01

強強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