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每一分鐘 都是天貓雙11創造者的成都秀
一分鐘,成都有850人在餓了麼上點外賣,去年天貓雙11最高峰時段小龍坎牛油底料賣出18000袋,成都人網上“剁手”花費277萬元。
而一分鐘裡,成都淘寶美食主播“秀秀”能賣出約1000份紅糖麻花,外賣小哥張鋒最快能騎0.31公里。在加入新零售之後,1919老總楊陵江發現自己的門店變得更智慧,在接到天貓極速達訂單後,最快一分鐘就可以美酒出庫……移動網際網路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找到了自己的舞臺,獲得一種新的賦能和更體面的生活。
一個人一天有1440分鐘。
一分鐘裡,你能等來一班早高峰的2號線,能在火鍋裡涮3片毛肚,川劇演員可完成9次變臉;一分鐘裡,鶴鳴茶社能泡出18碗蓋碗茶,一隻大熊貓寶寶體重能增加0.05克,有1281名遊客在四川各地打卡。
1分鐘售出1000份紅糖麻花
直播兩年暴漲25斤淘寶美食主播:十年後想當面和粉絲說說話
“這個星球酥,它居然不油。”下午6點,在世紀城附近一處居民小區的直播間裡,淘寶美食主播秀秀坐在鏡頭前,開啟一包點心,一邊為粉絲試吃,一邊提醒鏡頭外的助理推出秒殺。
鏡頭後方,堆滿等待拆開的各種零食,旁邊是一塊充當提詞器的大白板,以及兩名助理和一名運營。數十萬粉絲都在手機前眼巴巴地等著秀秀對某樣產品做出評價,然後下單。
這個內江女孩在淘寶直播擁有近25萬粉絲,最佳戰績是在1分鐘之內把一千份四川紅糖麻花銷售一空。10平方米的直播間擺滿絢麗的廚房用品,房頂掛著10盞LED打光燈,這花了秀秀30多萬元。
天貓雙11臨近,從10月中旬開始,冰箱、洗碗機……各個合作品牌送來的、需要宣傳的產品逐漸增多,原來每週日固定的休息也暫時取消。“今天晚上有68件商品。”下午3點,秀秀開始坐在電腦螢幕前,熟悉當天直播中大米、零嘴、機器人等產品的賣點和優惠資訊。
當主播之前,秀秀學過護士專業、賣過奶茶。十年前,一名買奶茶的小夥子帶了自己淘寶店賣的牛肉乾給大家吃,秀秀說“你這個牛肉沒我做的好吃。”嚐了秀秀做的牛肉後,小夥子拉著她一起幹淘寶。現在直播間戴著頭套出現的“泡麵哥”,就是十年前那個小夥子。
2016年,淘寶店的生意一落千丈,一名店主告訴秀秀“淘寶有了直播形式”。沒想到,這發掘了秀秀這個“話癆”的另一面優勢,她能對著鏡頭輕輕鬆鬆說滿6小時,就這樣看著自己直播間的粉絲蹭蹭地上漲。
“已經習慣這種生活方式了。”秀秀說,晚上12點直播完,由於吃太多東西肚子脹,她就去跑步機上跑步,凌晨3、4點才入睡。但即使是這樣,直播兩年來,秀秀的體重從直播前的105斤漲到現在的130斤。
但這點代價不算什麼。秀秀說,“家裡從小條件不好,現在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了車買了房,給了家人很大安全感。”如今,上了年紀的母親也在團隊裡給大家當“大廚”做飯。
已經30歲的秀秀沒有其他美女主播那樣嬌豔的外表,但她有專屬自己的真誠和嬌憨,這讓直播間的粉絲把她當心肝疼。粉絲出國玩,買鍋、買面膜從來都是兩份,自己用一份,還要留一份給秀秀寄去。
“人生到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秀秀的人生悄然間被網際網路改變。從2009年到2018年,她用十年時間從一顆隨風飄搖的海草,長成能給家人遮風避雨、與粉絲根系相連的小樹,沒想過自己的人生還有更好的選擇。“如果真有一個願望的話,我希望十年後能穿越鏡頭,走到粉絲面前,和他們當面說說話。”
1分鐘平均銷售50元生鮮果蔬
生鮮店店長蔣波:線上線下玩得一樣溜 首次參戰天貓雙11
車馬零星,城市漸靜,11月的成都凌晨寒冷刺骨,整個城市進入深眠時某些地方卻逐漸熱鬧喧囂起來。
“老闆,說好了哈,雙11那天多給我運一倍的貨。”
“要這麼多?”
“那天網上搞活動,可能還不夠。”
對話發生在凌晨3點的蒙陽水果批發市場,買主叫蔣波,外號蔣哥,經營成都錦華萬達的眼鏡鮮果水果店已有十多年。“這次參加天貓雙11,銷量肯定要翻倍。”蔣波對即將到來的狂歡節很自信,臉上止不住的笑意。
蔣波所說的參加活動,是指今年天貓雙11首次集結淘寶、盒馬、餓了麼、口碑等業態實現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的全方位場景融合。現在在蔣波的外賣平臺上已經能看到相關的促銷預告:活動全場商品0.01折起搶購,還有部分商品滿49減20。
十多年前,從成都一家水果小店到逐步形成品牌連鎖,從創業第一年的400、500元每天銷售到現在高峰期的日銷近4萬元,蔣波的眼鏡鮮果店正在通過網際網路思路,用外賣、移動支付武裝自己,變成新零售這個金字塔群體中的底座支撐。
“我雖然做水果生意早,但接受外賣,學習新零售的思路比年輕人還快。”在成都線上線下融合趨勢裡,蔣波是最早試水的商販。2015年上線外賣平臺,“每星期都會根據外賣平臺數據做規劃,哪些是熱銷商品,其他商家的熱銷商品是什麼,以便做下一步的促銷活動和備貨規劃。”
“現在光錦華萬達店月訂單量就5000單左右,最高時能到7000單。”最後蔣波分享了一組線上線下銷售資料:旺季所有訂單加起來一天能有4萬元銷售收入,高峰期一小時就有100多單,按14個小時上班時間算,一分鐘就是50元收入。
蔣波十年駟馬橋經歷,折射出成都生鮮商戶線上線下融合之路。
最快1分鐘騎車0.31公里
春熙路外賣小哥:非洲小哥說我的英語“very good”
“餓了麼13號!”“剛出鍋,帥哥每次都掐得準!”老闆從內堂走出,把剛出鍋的外賣放到張鋒面前。
“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雙11。現在天氣涼了,吃冒菜的人開始多了。”11月1日上午10點,餓了麼外賣騎手張鋒在春熙路取到了當天的第一單。他記性好、腦子轉得快,春熙路商圈哪家出餐快、哪家出餐慢他一清二楚。同時接五六單的時候,心裡總能排列出最合適的取餐次序。
張鋒還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英語不錯。
“初中學過的英語口語我一直沒丟。”張鋒回憶,偶爾送餐時遇到外國友人,他總要簡單地跟他們交流幾句,從“Nice to meet you”到“What do you do”,他的口語竟因為當外賣員遇到的這些外國人而越來越好。
今年8月份的一天,張鋒敲開四川大學望江校區對面一處小區的房門後,和探頭出來的非洲小哥交流了好幾分鐘,離開時,對方給他遞了一瓶礦泉水,還給他發來簡訊,誇他的英語“very good”。
食客送的礦泉水、奶茶、石榴伴隨著張鋒跑過近兩年的騎手之路。2016年12月才成為外賣騎手的張鋒,送餐距離已經達2.8萬公里,相當於圍著成都三環跑了560圈。“最快的時候一個2.2公里的單子,7分鐘就送到了,相當於1分鐘騎了0.31公里。”
“幹這行,努力的結果很直觀。”張鋒說,一天跑30單,大概能收入200來塊錢,比起之前在青白江小作坊里加工玻璃、在金堂賣小百貨要強得多。“只要自己努力跑,就能站得住腳。”
現在,一家人還暫時分居兩地,妻子留在金堂家裡,照顧上初三的大女兒和兩三歲的二寶。但與十年前一家人分居四川和廣東比起來,現在的生活已經非常不錯了。
“現在就是希望大女兒好好讀書,再過幾年她大學畢業工作了,我們一家人就算熬出頭了!”張鋒說。
天貓極速達訂單最快1分鐘美酒出庫
從玉林小店到酒飲新零售獨角獸 1919楊陵江的破冰與築夢
“又是一年雙11,精力全在小貓咪”;“燃燒小宇宙,清光倉中酒”;“全員出動,心中有夢,挑戰佳績”……位於成都環球中心的1919總部辦公室裡,已經掛起了誓師的口號,每一位員工都是“戰士”,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戰鬥的準備。這也是1919創始人、董事長楊陵江力行的1919企業文化中最核心的基因——拼搏。
今年的天貓雙11,對1919而言,當然有不一樣的意義。10月19日,北京,阿里巴巴戰略投資1919釋出會在此舉行,楊陵江站在舞臺中央。這位以敢言敢為著稱的行業破冰者,拒絕了公關團隊為他準備妥當的PPT,開始了即興演講。
從成都的一家賣酒小店,走到擁有5000多名員工、1000多家門店的酒飲行業獨角獸企業,再到今年雙11前夕獲得阿里巴巴20億元融資,網際網路巨頭與酒飲巨頭的聯姻,讓1919再次成為行業焦點。 2016年11月11日,1919天貓旗艦店的銷售額在10分鐘內突破1500萬,32分鐘破5000萬,雙11實現銷售額4.51億,衛冕酒水類目銷售第一名。楊陵江還記得這樣一個細節,2015年11月11日凌晨0:36,重慶龍湖某小區的一位使用者剛剛把之前新增到購物車的一瓶酒支付完成,0:45,1919的店員就敲開了他的家門,使用者驚呆了:“你們是坐火箭過來的嗎?”“我們騎摩托車來的,1919的店就在您家小區附近。”到2017年雙11時,1919天貓極速達首單僅用時5分57秒。使用者的驚歎,正是新零售的速度和魅力! 今年,1919旗下的1200家門店全量接入智慧門店,成為天貓雙11的前置倉。據悉,雙11的極速達訂單最快1分鐘左右就能出庫。剛剛獲得阿里20億元戰略投資的1919,今年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雙11預售同比增長10倍。11月4日,楊陵江在朋友圈寫到:“1919從2014年起,每年雙11當日銷售就已經超過億元了。1919才加入阿里系,很多協作尚未啟動或正在落實,相信在不久的未來,1919在阿里的支援下,銷售表現會持續爆發!”
天貓旗艦店最高峰1分鐘賣111雙女鞋
走過十個雙11的創業青年肖龍:“成都造”女鞋要賣到全球
一陣風混著車流,呼呼從空中刮過,下午5點多的成都雙流已經開始浸出涼意。但推開空港一路旁阿麼集團辦公室的大門後,眼前又是另一個世界。百餘人的電商團隊正鬥志昂揚迎戰天貓雙11到來,運營埋頭琢磨促銷方案,美編反覆確認促銷海報的細節。
“從2010年起就開始參加雙11了。”阿麼集團董事長肖龍回憶到,爆發是在2014年,平時一天只賣2000多雙鞋,但那年雙11光天貓旗艦店就賣了9萬多雙。
“表面一帆風順,背後坎坷崎嶇。”肖龍坦言,2006年父親出車禍,還是學生的肖龍不得不開始想辦法養活自己。當時正值淘寶網發展初期,他便開了淘寶店,隨後2009年借了3萬塊錢註冊“阿麼”成立了公司。
“那時候99元包郵,39元也包郵。”剛開始,肖龍覺得便宜肯定就行,然而這招沒能“行”。2010年第一次雙11賣出的2000多雙鞋子中,30%都遭遇了退貨。這讓肖龍開始在品質上下工夫,金堂、雙流……有品質的加工廠一家家跑。後來,正是這些加工廠產的“成都造”女鞋,創造了天貓旗艦店單日銷量9萬雙、16萬雙的奇蹟。如今這些鞋子也賣到美國、日本、俄羅斯等世界各地顧客手中。
今年是阿麼轉型後的第一個雙11,倉庫流水線的每名質檢員,自10月以來每天最多要質檢4000雙鞋,預計銷量在9萬雙左右。創業十餘年、30歲出頭的肖龍,和阿麼一起慢慢成長,也懂得順勢而為。“今年我們搞了個抽‘錦鯉’的活動,抽中的明年每月1雙鞋,全店任選。”肖龍透露阿麼最近蹭的一個熱點。而阿麼今年雙11的主題是“十全九美”,“十全”代表天貓雙11十週年,“九美”則象徵阿麼創立九週年。
自十年前在淘寶商城上賣鞋子的那一刻起,肖龍就認定了這輩子為鞋而生。“不知道十年後又會是什麼樣,能肯定的是,我還是做鞋子、賣鞋子。”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張超 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