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釋放了哪些洞悉未來的訊號(附馬雲演講):1個焦點、2份報告、3大談資、4大關鍵詞
文章轉自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 姚贇
1月22日16:45,“全球金融反思”分論壇上,高盛CEO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瑞銀集團主席魏伯昂(Axel A.WEBER),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的創始人、也是著名商業暢銷書《原則》作者達利歐(Ray Dalio)、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等人,就“面對已知風險,金融該如何做好風險管理”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會場中“金句”頻出。
就在“全球金融反思”分論壇你來我往討論時,隔壁的“數字經濟戰略展望”分論壇上,諾基亞CEO、Visa集團CEO和華為輪值CEO胡厚崑,正在圍繞數字經濟這個話題進行研討。
而這樣重量級別的分論壇和演講,只是達沃斯論壇(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這4天會議的開胃“前菜”。
據瞭解,本屆達沃斯論壇邀請了100多國政府、1000多家頂級企業最高領導層,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國際組織、商界、公民社會、媒體等代表以及重要專家和青年代表3000餘人,組織了400餘場分論壇研討會和演講。
這400場分論壇的議題主要分為六類,分別是地緣政治、觀念多樣化與和平調解,全球經濟的未來與金融貨幣體系,工業系統和科技政策,網路安全與風險復原,人力資本與社會敘事,制度改革和經濟合作。從精神健康到保護地球,從地緣政治到尋找未來工作,從全球數字化建設到全球化4.0,或微觀或巨集觀、或行業或政治,或科技或人文,幾乎囊括了我們能想象到的方方面面。
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中,馬雲曾談及做支付寶的起源便是在達沃斯。2004年的達沃斯論壇中,馬雲聽到某嘉賓的觀點,當時主流觀點並沒有看好這個想法,而他卻相信並抓住了這個機遇。
同樣,今年在這數百場全球頂級對話中,還將輸出的海量資訊,大家又要該如何抓住其中的核心和重點內容?對創業者來說,這些資訊中又蘊藏了哪些值得抓住的機遇和需要規避的風險?
一個焦點:Globalization 4.0
在達沃斯這4天活動中,儘管分論壇和演講多達400多場,議題也有六大類,但共同聚焦的核心卻只有一個——Globalization 4.0,翻譯過來就是“全球化4.0”。
據官方介紹,今年達沃斯論壇主題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結構”,會議期間所有的“全球對話”也將圍繞這個核心展開。

“全球化4.0”到底是什麼?
1月16日,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在美國《外交》雜誌上撰文稱:人類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物聯網等領先技術將在多個領域改變人們的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化將不斷深入,且越來越依賴於國家間數字和虛擬系統的互聯互通,進入“全球化4.0”時代。
施瓦布稱,“全球化4.0”必須是以人為本、包容和可持續的,為應對“全球化4.0”帶來的挑戰,必須讓全球有關各方都參與進來,將維護社會及民族凝聚力放在首位,通過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1945年至今,人類社會已大致經歷了完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開端,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衝擊下,因快速的發展和不平衡的財富分配,如英國“硬”脫歐、美國“退群”熱、中美貿易戰等逆全球化現象頻現。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肖河分析:伴隨著數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新興的科技巨頭比舊的製造業巨頭僱傭的人要更少、對勞動力的要求會更高、其新增財富的分配將更不均衡。
而全球化4.0提出,便是為期望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方向和路徑。
兩份報告:是放緩,不是寒冬
1月21日,達沃斯開幕前一天,“達沃斯人”從世界各地陸續達到當地,可能正喜滋滋拍著雪景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釋出了《全球經濟展望》(WEO)。
這份從釋出主體到報告內容與達沃斯論壇本身沒有直接關係的報告,卻成為達沃斯論壇中,各方嘉賓和代表討論奠定了悲觀的基調。
這份報告以“全球擴張趨弱”為題,分別下調2019、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2和0.1個百分點至3.5%和3.6%,這也是繼去年10月IMF兩年內首次調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之後的再度下調。其中,融資環境收緊、貿易不確定性、英國“硬脫歐”等風險等都被認為是經濟下行的觸發因素。

(今年1月IMF下調對2019年經濟增速預測 圖片來源:IMF)
其中,具體來說,IMF維持對美國2019、2020年2.5%和1.8%的增速預期不變,下調歐元區2019年經濟增速預期0.3個百分點至1.6%;此外,IMF下調新興市場經濟增速預期,維持對中國今明兩年增長6.2%的預測,同時還表示,中國經濟2018年放緩的主因是金融監管收緊、抑制影子銀行部門等,外部不確定性也加劇了放緩速度。
不僅是IMF對2019年的經濟給出了悲觀預測。
聯合國在1月21日,也釋出了一份名為《2019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的未來預測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和2020年全球經濟將以約3%的速率穩步增長,但較2018年回落0.1個百分點。
有跡象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已經達到頂峰。由於貿易爭端升級、金融壓力和波動風險顯現、地緣政治關係緊張,2019年許多國家的經濟增勢將會減弱。同時,一些發達經濟體面臨的生產能力約束,可能會對短期增長產生影響。
其中,隨著2018年財政刺激措施帶來的推動力減弱,美國經濟增長預計將在2019年放緩至2.5%,並在2020年減緩至2%。歐盟經濟預計將保持2%的速度穩步增長,但下行風險依然存在,包括英國脫歐可能產生的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將從2018年的6.6%放緩至2019年的6.3%,政策支援抵消了貿易緊張局勢造成的部分負面影響。
從兩份報告來看,“放緩”成了2019年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成為本次達沃斯“全球化4.0”談論、對話中的大背景。
1月22日的達沃斯分論壇中,眾嘉賓也都提到這部分。比如方星海就提到:中國經濟增速會有一點下行,但是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並不意味著經濟就會崩潰。
三大談資:缺席、飯局和大咖
梳理、解了達沃斯召開的核心及大背景,更有助於聊八卦。
相比全球數字化、5G、人工智慧、兒童教育、犯罪率、環境保護等這些容易產生槓精或瞌睡的話題,“為什麼英法美等國家領導今年都不來了?”“今年馬雲還會組織豪華飯局麼?”“中國的企業家今年來了哪些人,他們又帶了誰一起來?”這些問題似乎更接地氣一些。
而這次的達沃斯,相比往年常規的飯局+大咖話題,還多了一個“缺席”。
談資1:沒到的麻煩舉下手
1月中上旬開始,達沃斯要開了的訊息開始出現。但相關新聞和話題中,什麼內容、主題是什麼等內容一概被“缺席”兩字沖淡。
達沃斯正式開幕前,曾在2018年年底表示將出席此次論壇的特朗普、普京、馬克龍、特蕾莎梅、文在寅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宣佈取消行程。
也就是說七國集團(G7)中,只有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義大利總理孔特。彭博社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受困於國內事務而未能前往。
特朗普“修牆”預算沒有通過,導致美國聯邦政府部分已經“停擺”30天。就在達沃斯會議召開的前十一天,他發推特宣佈,“由於民主黨在邊境安全問題上的頑固態度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取消前往瑞士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的行程,我向世界經濟論壇致以問候和歉意”。
特雷莎梅沒來,大致也能猜出來。英國政府的脫歐方案遭否決,對正處在“硬脫歐”的焦灼狀態的“梅姨”來說,顧不上達沃斯常理之內。而馬克龍來不了的原因更是一目瞭然:法國“黃馬甲”運動鬧得天翻地覆。

瞭解特朗普、特雷莎梅、馬克龍沒來的原因,再對比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全球化4.0,不得不說這個主題背後問題的解決方案,很迫切。
談資2:飯局
素有“用舌頭探索世界”之稱的國人,坊間也素來主張“用一頓火鍋解決問題”,走哪吃哪的“飯局”,也是頗為重要的談資之一。
當然,對普通人來說評價一頓飯吃得成不成功,最主要的考核標準是好不好吃,而對大佬們來說,誰來吃了更是比拼飯局格局的關鍵。
2018年的達沃斯論壇上,馬雲就組織了一場豪華配置的飯局。出席盛宴的嘉賓包括約旦的國王、荷蘭的王后、盧安達總統、三位現任總理、盧森堡首相、挪威首相、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三位國際組織負責人—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祕書長基圖伊,還有宜家CEO傑斯帕布羅頓、微軟創始人、蓋茨基金會創始人比爾蓋茨和Facebook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瑞惠金融集團CEO、總裁佐藤康博等全球頂級商業領袖。共有一位國王,兩位王后,一位總統,三位現任總理、首相,三位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比爾·蓋茨等眾多商業領袖參加。

去年,向來熱衷飯局的劉強東帶著妻子章澤天,也組織了一場。赴宴的有傑尼亞、惠普、阿迪達斯、可口可樂、沃爾瑪、香奈兒等眾多國際巨頭的老闆。若按市值或品牌價值計算,這些企業的總和至少有2萬億美元。
而今年,劉強東低調現身達沃斯,議程安排中不見劉強東名字。同時,刷京東存在感這件事,也交給了京東數字科技CEO陳強生。這麼看來,今年劉強東2萬億美元的飯局或許看不到了。
在沒有“飯局競爭對手”和大經濟下行的雙重背景下,已經從“馬爸爸”轉為“馬老師”的馬雲,不知是否有興趣和有必要複製去年的飯局。不過有一點能肯定:去年馬雲變模式、劉強東秀恩愛的“格局”早已不在。
談資3:哪些商業大咖來了
北京時間1月23日19:00,馬雲作為嘉賓與《經濟學家》主編和盧安達總統共同參加了主題為“新興市場的數字化”分論壇。而張勇也將在1月24日16:00,與世界經濟論壇執行主席參加“數字信任和改革”的對話中。
除此,還有哪些中國企業家也去了呢?
細細研究達沃斯論壇的議程後,可看到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參與了數字經濟未來戰略展望議題討論;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念沙蔘與的“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蒙牛CEO盧敏放將參與“全球化4.0:全球商業未來的中國角色”討論;IDG資本董事長熊曉鴿也將參與到“塑造未來的金融”分論壇討論中;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也將參與“新聞釋出會:對話哥倫比亞總統,探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議論當中。
此外,據中國新聞社報道,香港交易所將首次參與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年會。根據安排,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和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將帶領港交所代表團參會,在論壇期間向嘉賓分享香港金融市場的獨特優勢和機遇。
據網易財經報道,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等中國商界代表均將出現在本屆達沃斯論壇上。
新京報記者確認,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今年將首次亮相達沃斯論壇,並在“中國之夜”做發言。
四個關鍵詞
上文提到,本次達沃斯論壇的主題分了六大類,但這六大類的議題只是解決了講什麼方向,比如這些頂級的企業家和政要,關心什麼;結合實際後,他們的重點落在了哪裡,這類的問題和想要得知的資訊依舊籠統和模糊。
結合議題和參會嘉賓發言,整理了5個關鍵詞:放緩、風險、China、數字化、變革。
關鍵詞1:放緩
IMF報告可以說釋出的非常及時和有必要。
IMF在報告中國預計,2019年新興及發展中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速將放緩0.2個百分點至6.3%。《華爾街日報》表示,這其中包括私人投資疲軟、能源出口型經濟體墨西哥,及去年遭遇貨幣危機的土耳其。
於是,會議首日“經濟小年”“經濟寒冬”等詞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的標題。
在達沃斯“反思全球金融風險”分論壇中,瑞銀集團(UBS)主席、德國央行前行長魏柏昂表示:“市場總是容易從極度樂觀到極度悲觀,我認為市場太悲觀了,目前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只是適度放緩,但我們並沒有進入衰退。”
方星海則表示,中國經濟增速今年將放慢,但不會出現大幅放緩,而中國避免大型金融危機的管理方式值得其他市場借鑑。
對於中國經濟放緩的原因,方星海提及,例如,去年12月出口資料不佳,“這可能和外部不確定性有關,也可能源於全球增速放緩,需要密切觀察。消費去年表現不錯,但是房價居高不下,使得家庭部門的消費面臨一定壓力,因此,房地產市場方面(調節)我們需要做得更多。”
關鍵詞2:風險
“在所有風險中,與環境相關的風險正在讓世界夢遊般地走向災難。”在達沃斯論壇主辦釋出的報告《2019年全球風險報告》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
距離開幕還有6天時,達沃斯論壇的主辦方釋出了這份報告。據瞭解,這份報告是根據對1000名議員、學者和商界領袖進行調查後得到的結果。

(圖片來源:2019年全球風險報告)
報告總結:當今全球面臨的主要風險,一是全球貿易戰的威脅,二是日益惡化的地緣政治形勢,大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另外網路安全和氣候變化問題也是大家普遍關注的潛在危險。
對於其中的經濟風險,瑞·達利歐在分論壇中國提到,歐洲和美國的經濟增速將明顯放緩,未來兩年,歐洲、美國的貨幣政策將不得不進行放鬆。
達利歐認為,現在全球的金融市場環境和上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相似。當今環境和80年前有一些共同點,例如,目前美聯儲收緊貨幣、美股處於高位,金融市場和當年一樣,處於短期商業週期的末期;各國債務高企,由於很多發達經濟體仍保持創紀錄的低利率,央行已經購入數以萬億美元價值的資產,債務這個長期問題無法用輕鬆的方法解決。
針對“風險”,中國保利集團董事長徐念沙表示:保利的做法是特別注重控制風險負債率,“所有的專案都會交給下一代人,而你要對下一代人負責”。正是出於這樣的使命感,在面對一個送到面前的新專案時,“不管有多大的誘惑,不管有多大的衝動,不管對方政府提出怎樣的要求,企業一定要按科學規律辦事,做足調研工作,啟動所有的風險控制機制”。
關鍵詞3:China
1月23日,美國國務卿邁克•龐培(Mike Pompeo)在視訊連線上發表講話時,對解決美國與中國之間不斷升溫的貿易爭端持樂觀態度。
“有人說,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額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不這麼看。”他說。但通話時,他也提到了一些關鍵問題,比如加強對在華經營的美國公司智慧財產權的尊重等等。
中國經濟崛起的背景下,不論是分論壇的議題,還是具體討論和觀點,達沃斯中“China”無疑是個高頻詞彙。
除了眾多企業家參與到各個分論壇外,中美貿易戰、一帶一路、中國經濟發展等話題無處不在。甚至,連著三天每天都有一場明晃晃打著“中國”title的會議,如“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展望中國的萬億美元願景”。
除此,也因為豪華的代表團——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率中國代表團與會——令China這個詞的熱度升溫不少。
關鍵詞4:數字化
本次達沃斯論壇的主題,之前已經說了前半句“全球化4.0”,數字化便是後半句“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結構”的補充。
論壇中關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議題方向,包括了自動化市場、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企業領導力、俄羅斯工業4.0中競爭力討論、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創造就業戰略等等。
IHS馬基特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納裡曼·貝拉韋什看來,世界經濟的增長點在於高技術領域,特別是數字化給全球製造業和服務業帶來的重要變革。
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在分論壇中表示:“數字化降低了整個行業的成本,數字化也就成了實現普惠和公平的核心手段。這也是京東數科的定位。”
另外,今年達沃斯論壇還成立了AI委員會。根據鳳凰網科技訊息:北京時間1月23日,2019達沃斯論壇將成立世界經濟論壇AI委員會,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將擔任該委員會聯席主席,馬化騰、李飛飛、英國首相均為該委員會員。
AI也好,數字化、5G也罷,這些科技型領域,都是未來的重要角力點,而其中,5G、人工智慧、大資料等前沿領域的臨界點即將在2019年到來。
胡厚崑稱,今年對技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很多技術都會迎來臨界點。當然,5G會是今年科技領域最大的市場,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他表示,根據GSMA(全球移動通訊系統聯盟),到2025年我們將會看到5G在110個國家落地部署。華為已經在超過10個國家部署了5G網路,並希望在未來12個月內在其他20個國家落地。
附:達沃斯論壇馬雲對話盧安達總統(現場實錄)
以下為現場實錄:

備註:
1.Zanny Minton Beddoes: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主編
2.Paul Kagame:盧安達總統
馬雲:首先我考慮到世界上有很多人不喜歡全球化,但我們對全球化堅信不疑,在過去三四十年,全球化幫助了很多國家的經濟增長,特別是中國。
全球化是一種非常好的理念,但我們如何對此加以改善,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參加,讓更多年輕人蔘加,以及讓更多新興市場參加。我們如何能夠幫助6000萬個小型企業家在全球進行銷售,這就是全球化真正的商業機遇所在。
由於網際網路和手機,我們可以利用所有數字化的裝置來幫助小型微商進行全球的銷售採購,我與WTO也是這麼談的,世貿組織就要改革,它應該更關注年輕人和小型企業。現在自由貿易都發生在跨國公司之間,我們認為應該在小企業間廣泛開展自由貿易,24小時開放,免稅。
培訓、貿易、技術和旅遊是4個“T”,因為全球正在期待一種新的全球化形式,我覺得過去60年的模式(即由政府來決定如何經商)在未來30年內應該是由商界來作出決定,由政府進行輔助,因此世貿的機制也要進行改變,對逐個國家進行稅務扶持,鼓勵青年人蔘加。
Zanny Minton Beddoes:Paul Kagame總統,你簽署了這樣一個協定,你為什麼會簽署?你對盧安達有什麼期待?
Paul Kagame:首先我想說非常感謝主持人主持今天的會議。我與馬雲會面,而且我對他的提議做了全面思考,因為我看到了馬雲在投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們盧安達有基礎設施以及治理模式可以對這種商業和交易提供支援,我們已經開始了這項工作,基層發生的事情是令人鼓舞的。正如Jack剛才所講的,年輕人積極參與,使得原來處於社會邊緣化的年輕人、小農等都能加入,幫助他們直接與消費者掛鉤。
Zanny Minton Beddoes:舉個例子,你原來曾提過咖啡的交易,你是去年10月份才簽署的這個協定,在此之前你有些什麼樣的經濟活動?
Paul Kagame:過去已經通過電商平臺向中國兩大客戶銷售咖啡,我們的咖啡農民和咖啡商人將咖啡以1公斤12美元的價格(售出),大大提高了交易的盈利性。
Zanny Minton Beddoes:你剛才提到納稅起點定在100萬美元,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Paul Kagame:我們這樣的規定使得年輕人、小農會廣大受益,廣泛盈利。特別是種植咖啡的農民,整個咖啡行業都會通過我們包容性的政策收益,當大多數人在進行交易的時候,他們沒有稅收負擔。
Zanny Minton Beddoes:馬雲,對這一點你有什麼計劃?到目前為止你去逐個國家,你是否要實施一個自主的世界貿易體系呢?
馬雲:關於新的全球貿易體制,應該建立在技術的基礎之上,我感到非洲很有希望。我在最近兩年去過三次非洲,我在平臺上銷售咖啡的時候,2000噸咖啡三天就賣完了,我們甚至還沒有促銷。
我拿了樣品給我的朋友試吃,他們說,Jack,你從哪兒得到的這種咖啡?我說是盧安達。因此,今年我們至少有12萬包的咖啡可以銷售,這是經商的內容,我們覺得這種經商方式可以幫助很多國家。
Zanny Minton Beddoes:你的經驗很成功,你在很多國家都有生意。總統先生,如果一個貿易體系只限於一個公司,你覺得有沒有問題?
Paul Kagame:我覺得現在所發生的事情是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它使得很多電商受惠,我看到中小企業從中大規模受益,得到了好處,而且他們很快互通聯網,直接與消費者掛鉤、聯絡,他們獲得的好處是巨大的。
現在我們只是幾十萬,今後肯定是幾十億,再往後,每個人都會充分利用這個商業渠道,雖然集中於一家商業公司,但從盈利的角度來看,這個數字是巨大的,前所未有。
Zanny Minton Beddoes:如果其它公司也要做同樣的事情呢?
Paul Kagame:這個我也不擔心,我主要是讓我們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微商)能夠通過銷售幾十萬甚至幾十億獲得好處。
馬雲:首先我要說,我們不是單一的公司,我們有很多快遞公司,而且不只我們一家公司,我們也有政府的支援。即便是一家公司,如果能夠解決就業問題,解決青年人的問題,那有什麼不可以呢?
首先我想說,並不是一個公司能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對於eWTP來講,當時我說這是我們的願景、是我們的計劃,沒人相信,後來我們就讓人蔘與。盧安達是一個很重要的樞紐,總有一天人們能夠接受這個概念,這是我們的一種夢想。我覺得阿里巴巴集團是不能孤身作戰的。
Paul Kagame:我再舉個例子,我們看到世界上疾病橫行,影響到幾十億的人,從獲得藥品的角度來講,藥品應該是廉價的,讓人們能夠支付得起,人民得到治療的藥品,我難道會質疑這些藥品來自於一家公司,我們不能購買。我們不會這樣說的。Jack已經這樣說了。
Zanny Minton Beddoes:我還想問一下,當你談到這種潛在夥伴時,我們想說,美中在技術問題上是有摩擦的,你們對於全球是否有這方面的雄心壯志?
馬雲:現在世界充滿了懷疑和擔心,對我來講,我把它作為一個機遇來看待,我覺得歐洲好像在擔心,歐洲擔心就擔心了,因為他們有點過於擔心,他們說,有沒有什麼規則?將來會發生什麼?我很高興Kagame總統沒有按照歐洲的路子走,他擁抱了未來,在這裡很多人都說我們如何制定規則、進行監管,進行保護。你要保護什麼?只有瞭解技術才能實施保護,不然你就什麼人也保護不了。
我們並沒有先找美國、找歐洲,而是先去了非洲,我們就很成功。人們說,怎麼去非洲還能成功?在我成立阿里巴巴時經常會聽到這種懷疑論,人們說“中國連網際網路都沒有,政府還禁用,阿里巴巴怎麼能成功呢?而且也沒有很多人使用信用卡”。當時系統有問題,現在我們所做的鬥爭都是為了明天,eWTP如果在近期不能實現,二十年後就能實現。如果能夠給大家創造價值,我想大家肯定會參加的。
Zanny Minton Beddoes:現在有很多人想要提出問題,第二排的觀眾,請你自報家門。
觀眾提問:我是來自韓國的全球青年領袖,我的名字叫Yao ming,我對此非常有激情,數字化正在加速,資料越來越多,而且這些資料是集中在一些國家、一些公司手中的,你是如何解決數字集中化的問題的?
馬雲:首先我認為今天所有的憂慮都會有解決方案,如果我不能解決,別人能解決,如果我不能解決,我的小孩能解決。但如果不去做的話,那就沒有希望了。我對此不表示擔心。
大多數的政府今天都擔心資料隱私性、資料集中性等等,現在只是資料時代的開端,再給我們五年吧,事情會改變的。
Zanny Minton Beddoes:這位在前排的女士。
觀眾提問:我來自於孟加拉國,我負責技術以及消費者線上服務中心。您說到早期中國發展的情況,現在您能否詳細說一下早期是怎麼發展的?
馬雲:在阿里巴巴的早期,沒有買家,但有很多賣家,我們把他們賣的垃圾都買過來了,放在我們的平臺上。東西越賣越好,不再賣垃圾了,這個系統就起來了。
非常重要的是,頭幾個月我們看到很多賣家在我們的網站上,我們不知道誰會買這些東西,會買是因為價格非常低,所以我們就測試了一下,發現這些東西還真的能用,然後我們的系統就建立起來了,我們不斷改善產品和服務。
Zanny Minton Beddoes:謝謝,非常具體。這位穿格子外套的女士。
觀眾提問:我來自於開發銀行,出於好奇提個問題:只是一個企業來做這個專案,人們感到擔心,也許以後會有其它平臺出現。另一個問題是,因為你不能什麼都自己做,有沒有計劃在盧安達創造其它配套性的服務和企業?
馬雲:非常好的問題。我們認為eWTP應該是一個生態系統,我們在打造平臺讓更多人蔘與進來,非常幸運的是盧安達總統Kagame先生告訴我他們會竭盡所能支援我們,包括支援盧安達的年輕人、小企業,盧安達的海關也會支援我們,另外我們要進行培訓,我們也邀請了高級別的盧安達的部長來到我們杭州總部給他們進行培訓,另外在未來三到四年我們接受了五百個非洲的創業家,他們是我們的種子,接受我們的培訓,再過三四年我們會把他們送回非洲培訓其他人。還有其它挑戰,非洲有四十到五十個國家,每個國家有不同的法律法規和邊界,我們如何進行很好的物流,盧安達沒問題,如果從盧安達去肯亞,從肯亞去迦納……這是非洲巨大的機遇,12億非洲人口他們需要協調,需要政府協調。
Zanny Minton Beddoes:Kagame總統有什麼具體政策?這些如何在非洲國家中實現呢?
Paul Kagame:我來就是說這一點,你們看看電商的情況吧,比如線上交易,非洲有100億美元的電商交易,但世界電商市場比它大10倍、100倍,所以電商在非洲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未來非洲還會增加更多人口,可能有30億人的市場。與此同時我們最近同意並簽署了非洲自由貿易協定,覆蓋了非洲55個國家裡的44個國家,這是很大的進步,各國之間必須要進行協調,建設關稅同盟。這樣一來,這些交易就會被納入到更大的市場裡。
最近我們也採取了另一個舉措,建立了單一數字身份,在非洲國家之間如何把這種身份證件和政策一體化,這樣能夠更容易在非洲國家之間進行協調。也就是在一個非洲國家之內還有許多非洲國家的合作。
Zanny Minton Beddoes:所以終極目標是自貿區,同時有數字身份認同卡,在各個非洲國家之間進行合作?
Paul Kagame:是的。
觀眾提問:我來自南非,是全球傑出青年,我想確認一下非洲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流動,這種平臺也可以協助非洲國家之間彼此進行貿易。第二個向總統提的問題是:您對其它非洲國家的總統有什麼建議呢?因為有些非洲國家的總統不太願意參加這個平臺。
馬雲:第一個問題,從中國到非洲,因為中國有14億人口,我也說服了我們的部長、總理讓我們進行試點,他們說“行”,這是他們首次給我們進行這種試點的可能性,我們從非洲進口商品,每個樞紐都會連線起來,例如在盧安達有個樞紐、在比利時有個樞紐、在馬來西亞有個樞紐,從盧安達到馬來西亞到比利時到泰國,都會聯絡起來,非洲會有更多樞紐,這樣非洲內部國家的各個樞紐就能夠聯網。
觀眾提問:您給其他不願意參加平臺的總統有什麼建議呢?
Paul Kagame:最好的建議是不要考慮其它問題,要展現這個平臺的好處,讓他們看見他們如果不參加他們會損失什麼,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我相信非洲領導人會願意參加這個平臺,如果能夠從中取得好處、能夠受益的話。
過去也有這樣一些例子,非洲人走在一起,達成協議,開展工作,因為他們知道什麼對非洲有好處,這些目前正在討論中。這也是為什麼打造一個非洲的自由貿易區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還會繼續討論,讓他們瞭解到這個平臺的影響和好處。
在一天裡,(非洲的)55個國家中就有44個國家簽署了非洲自由貿易協定,其它國家在進行思考之後肯定也會加入的,我們不能等到所有人同意才向前邁進,而是和想做的國家一起做,與此同時向沒參與進來的國家展現好處,讓他們瞭解不參加會損失什麼。
Zanny Minton Beddoes:這位男士。
觀眾提問:我來自印度的醫療部門,可能和你們的部門不相關,馬雲,我想知道,你的願景聽起來非常可行可信,一個國家的政治風險在您的願景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另一個問題提問總統,在印度我們也進行了嘗試,但當地的貿易商說這不起到作用,也不會改變規則。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馬雲:這就是為什麼我會飛來飛去見總統(的原因),我的同事說,你是政治人物還是商業領袖?每個非洲和發展中國家,我想這具有四個意義:
一、教育。每個國家從現在開始必須要好好思考現有的教育體系教的小孩如果未來無法為他們找到工作、無法為他們找到就業崗位,因為機器人、人工智慧比他們更聰明,我們教他們怎樣記憶、怎樣計算,這些已經不合時宜了。
二、創業精神。我們必須要有很多創業家、企業家,這些創業家相信未來,如果不相信未來,他們不可能成為創業家的。
三、電子基礎設施。我們要確保每個年輕人都能上網,這非常重要。
四、電子政務。我們讓政府(政務)電子化,我一年見2萬個政府官員,每天都會見政府官員,年輕的政府官員使用手機,他們覺得這是好的技術,他們歡迎這種技術。
決策者就像人一樣,在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有一個法案叫做“紅旗法案”,當時出現了第一輛車,當時的人們非常痛恨這個車,他們說,不能再製造車了,因為車開到路上會殺人,使駕馬車的人丟失工作,所以每輛車前應該放一面紅旗,同時時速不能超過7英里,並且要跟在馬後面走。這阻礙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許多政府現在也是在這麼做,我們的工作就是要阻止政府這樣做,讓他們“上線”。
Zanny Minton Beddoes:總統閣下。
Paul Kagame:作為政治人物,我之所以參政是要讓生意人能做生意,並且成功。第二,選舉產生的人應該瞭解人們想做什麼,他們要作出變革,但選民有時候投票讓人下臺了,這也是因為他們對於變革好壞(的理解)而作出的投票選擇。
所以您說得沒錯,我們做的大多數工作都需要可預測性、可持續性,但事實是,現在世界上正在發生這樣的事情:人們一旦獲利之後就覺得得到了好處,而且他們會繼續下去。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以及那些從中獲得就業的人群一旦做了嘗試之後,如果將來政治領導人說要改變現狀,那麼這些人就會給這個新政客投票,我們首先要判斷我們是否要做這件事。
Zanny Minton Beddoes: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舉措,還有很多人要提問,但沒有時間了,很遺憾,我們要結束了。你剛才提到在歐洲,人們很擔心,但我對您的大膽表示讚賞,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