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總結
慢下來
在這錯亂複雜的年代,在這人人喊著創業又雙雙失業的年代,在這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年代,我想大家似乎應該靜下來,慢下來,體會自己想要什麼,想要什麼比你能做什麼更重要,為什麼這麼說,想要什麼是指你潛心下來,是要追求你內心深處的訴求,能做什麼只是按照別人規劃好的路線你做執行而已,兩者完全是不同的,所以當有人問起你,你想要什麼的時候,其實是想靜心的坦白的和你溝通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個時候,不妨也坦誠相待,畢竟很少有人這麼真誠過。問你的人,好過要求別人怎樣怎樣。
想法固然重要,落地更實際,有的時候想法和落地的最終呈現就是正反比,產品的工作更多不是在反覆工作中消耗下去的,更多的是需要創新,創新的開始是需要你在原基礎上創新,也就是當你做的足夠好的情況下,你是有能力去創新的又或者說當你面對錯綜複雜的事務的時候,你是有能力去hold住的 。估計誰都不想做別人的工具,而是希望做自己的主宰者,沒錯,這就需要我們更有能力及更有情商的情況去踏步實現。
初心
早些年很多時候都是為了錢而工作,通過跳槽獲得更多的收入,沒有買過幾個大件,也沒有有過山玩過水,當真是實實在在的踏踏實實的掙錢,賺錢養家。突然有一天,發現這樣的生活自己似乎受夠了,受夠的前提是我發現自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有初心的自己,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更多是滿足我們的日常所需,也就是我們需要通過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日常所需,什麼時候當我們不再為了工作而功過,不再為了錢而去工作,我相信那個時候你是滿足的,你是幸福的,曾幾何時,看過文章說,我不想我以後的孩子為了錢而去工作,讓他有一定能力去選擇我是否通過工作滿足自己的價值,同樣,我想我們這代人也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實現所謂的財富自由,財富自由的本身就是你是根據你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工作,而不是單獨為了某個高薪而去工作/
迴歸話題,自己很慚愧在面對生活,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很慚愧,沒有什麼初心,沒有什麼理想。我記得當年小時候想當名警察,因為我爸是當警察的,他穿上制服很帥氣,也想和將來和他一樣威風。中學那會,知道追星,就想以後也做明星,可以被很多人追捧,到後來更多回歸現實,為了生計,為了家庭,為了生活日常所需而去努力工作。回想當年的自己,似乎真的是沒有太多的理想,沒有所謂的初心。而為什麼在自己繞過一起彎子後非要加上初心二字呢,是因為我知道為了興趣工作好過你為了生計而工作。興趣是由衷之言發自內心深處,這種力量足以讓工作變得更有趣,興趣是會使人快樂。
發力
最近中午休息時間跟同事一起玩檯球,自己本來技術不太好,但每每都是在最關鍵決勝黑8的時候,打下關鍵的那一顆,我運用的方式就是“大力出奇跡”,所以好像大力發力很管用。發力就好像我們打一場攻堅戰,我們要在特定的時間範圍內完成特定的工作目標,這都是我們需要努力的過程,無論男孩子,女孩子心裡似乎都有一匹脫了僵的野馬,不服輸,不撞南牆心不死的情結,有了這個情結我們在面對自身無法預估的挑戰的時候,似乎也能儘可能達成自己的目標值。那麼要完成目標是需要制定計劃和可達成的目標值的,比方說我們開發完成工作,他們在面對測試的bug率減少,這也是目標;比如,我們產品在完成互動,那麼對整體的專案,我們未來產出的ROI轉化是否達標,無論對客戶,無論對公司,對自己都是需要負責的。所以,在發力的時候,是需要我們先制定目標,制定小的目標,可快速達成的,然後我們再往下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更大的目標任務集合。應該是循循漸進的過程,好比開車踩油門,起初應該是掛1檔起步,然後再上2檔踩油門等這一系列的動作,目標的制定及可達成的目標集合都是需要我們一點點積累完成的。曾幾何時,我們過了試用期,我們就飄飄然,我們不在努力,不在每天制定計劃,而是想今天的事做完即可,明天再做明天的事,等等。其實就好像我們似乎已經有預知我們明天將要發生的事情似的,這樣工作幾年下來,其實一點收穫都沒有,一點價值存在感也沒有,我真心希望自己足夠優秀,但似乎又很矛盾,面對孩子更希望陪伴她一同成長,不願錯過她的成長。但又不希望自己在這歲月年華中不斷迷失自己,變成自己也不願看到的自己,所以,給自己制定小目標很關鍵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在你完成一段時期內,我們就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的成長,但工作中,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這樣才不足抱以遺憾。
思考
總覺得自己想問題簡單,只看到表面而忽略問題的本質,後來想想從別人那獲取過來的資訊似乎也僅僅是自己的沒有深想或者說自己沒有再往下延伸,面對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所以他看待問題以及處理問題的深度都是不同的,但是大同小異,當我們掌握了所謂的方法論,就好比數學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 = ab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 = a²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方法論也是它也有公式,只要我們根據他的模版套用就可以。在方法論層面上,知識面是沒有壁壘的,那麼行業的壁壘在哪裡?在我們無法短時間內通過方法論去了解電商的整體結構,後臺的資料流轉及供應鏈條;無法瞭解互金背後的整體邏輯;無法瞭解k12的產品邏輯一樣,這些都是行業的壁壘,方法論是沒有,大家都可以在短期內學會並應用,而行業知識需要你在工作中不斷去磨練,或者說不斷去踩坑才能積累到自己的知識面。思考的本身,一方面是需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別人將答案告訴你,或者提供某項資訊,使你完成工作內容任務即可,但是對於問題背後的本身你也應該學會如何處理,好比我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總喜歡參考答案;其實這就已經很侷限我們的思考,我們本可以通過別的路徑去解題,通過別的思考方式去解答。思考源於對事物本質的探真,好比我們身處一間迷宮,我們在四處碰壁後,終於通過不懈努力找到迷宮的出口,那個時候心裡的愉悅是任何美食都無法代替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