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得住的“寵物大生意”
在昌平區回龍觀清冷的早上,隔著一道紅綠燈,就能聽見馬路對面此起彼伏的狗叫聲,蕭瑟的冬日變得熱鬧起來。
門前的隊伍排到了路口,從上午11點一直排到下午6點。這家“哈士奇主題咖啡廳”,在“轉發減免門票”活動以及抖音、小紅書等“網紅”推介加持下,在元旦假期達到了每天七八百人的客流量。
距離11點開門剛20分鐘,屋子裡已陸陸續續進來了25人。“當班”的10只哈士奇正在大廳歡脫地纏著手拿狗糧的顧客。
“人太多了,完全沒想到,店裡6個人根本招架不住,哪哪都不對”。
面對成為“網紅”後爆滿的客流量,還有從山西、天津趕過來的遊客,這家曾經“回龍觀最大的社群寵物店”,顯然還沒有適應人們對於寵物的熱情。
相對遍地花開的貓主題咖啡廳,哈士奇狗咖的闖入,暗戳戳地表明,寵物這塊生動又好吃的蛋糕,誰都想來分上一口奶油。
2018年,貓狗生意有聲有色。哈士奇主題咖啡廳開業成為“網紅”,貓咖延展出自己的產業鏈, 購物中心以寵物為名,佈局泛寵物的IP化場景。
我們瞭解到寵物行業的利潤,看到了人們對寵物的依賴和純情,寵物的大生意,你抓住了麼?
當你結了婚,沒孩子,你就願意給你的狗花錢了
2013年,寵物咖啡館還不是很多,北鑼鼓巷也沒有如今的熱鬧。
席樹婷在偏僻的北鑼分支衚衕裡找到一家院子,全部推平,重新蓋了一個400平的小樓,從家裡帶過來20多隻貓,開起了第一家“貓小院”咖啡廳。
院牆外面她安置了一排椅子,好多朋友都問,“你做椅子幹嘛呢?”
“給大家排隊時候坐呀”。
從7月份開到冬天,這家貓小院成為當年北京咖啡廳人氣榜上的一匹黑馬,倒是印證了她的這份自信。5年時間,貓小院在後海、南鑼、北鑼開了三家獨立門店,單店月流水達60-80萬。
根據狗民網釋出的《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國城鎮養寵使用者達7355萬(含水族)。2018年僅犬類和貓類的市場規模已達到1708億元。
“當你結了婚,或者你沒結婚,沒孩子,你就願意給你的貓狗花錢了。”
入行十年的訓犬師羅生髮現,十年前“訓犬”訓的都是能護衛、追蹤、鑑別的工作犬,最近幾年明顯地轉向了寵物犬。而訓犬隻是寵物行業小小一類,還有寵物售賣、洗澡美容、寵物寄養、寵物醫院等等廣闊天地。
“給狗洗個澡兒,泡個SPA,做個美容、掏毛之類的,一套下來4個小時吧,700-1000多塊錢很正常。狗糧基本上七八百一袋,一個月養狗的花銷,最少得2000塊,這還是對於中端客戶來說。”
業內人士告訴河豚文旅,訓練一條狗一個月價位在5000-6000元,寄養一天一般是100-300元,寵物店的成本主要在於租房、水電費和員工,不需要其他投入。“真正掙錢的還是品種貓/狗的活體銷售,一隻品種貓/狗的利潤4000起,上不封頂”。
根據中國民政局《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2013年以來,我國內地居民結婚登記數接連下降。2017年結婚率為7.7‰,達2010年以來最低值。而離婚率卻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高值 3.2‰ 。與此同時,平均結婚年齡也不斷提高,25-29 歲辦理結婚登記的比重最大。根據國務院《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
寵物的陪伴作用愈發顯現。
“ 它們給我純粹的開心,尤其工作不順心的時候,就看著它們往你這邊走就好治癒。 ”每個月會去4-5次貓主題咖啡廳的瞿月說。
開進了購物中心的寵物生意
2018年9月,貓小院開進了三里屯和朝陽大悅城。
“像這種主題行業,選址必須是年輕人比較多的地方。”
席樹婷介紹,配合高階購物中心的調性,新店從店面到飲食都體現出年輕化、潮流化和輕奢風格。比如朝陽大悅城店就設計了一個透明的“太空艙”貫穿上方空間,顧客可以從任意角度看到在裡面活動的貓。開業第一個月,朝悅店就已經實現了盈利20萬。
朝陽大悅城的貓小院
2014年起就開在三里屯的貓屋主題咖啡,也是看中了購物商圈人流量大的好處。“會有一些活動,就像之前《人民日報》做的時光博物館,就帶來了很多引流。”
三里屯的貓屋咖啡
在贏商網中搜索“寵物”品牌,共25箇中有13個已經進駐標杆購物中心。青島麗中集團董事長孔恆在接受《寵物行業白皮書》採訪時提出,購物中心的選址能夠最大範圍地圈定新消費群體,提升客單價。寵物店和購物中心合作,可以充分開發年輕群體和新興中產階級等群體的消費潛力,互相引流。
購物中心有著更大的打算。
2018年7月,天津大悅城推出寵物友好型街區——“旺街”。2000平米的街區上,大悅城佈局了11家門店,包括星巴克“寵物友好店”、 蘭多灣寵物中心、“口袋森林” 室內動物園等。
寵物中心提供寵物下午茶、洗澡、美容、用品銷售以及寄存等系列服務,100-200元的寵物餐點以及10元/小時的臨時寄存是目前的主營業務,方便養寵人群消費和進商場購物的需求。室內動物園面向愛寵人群,提供和樹懶,狐獴,土撥鼠等動物“親密接觸”機會。
為更好實現對目標客群的引流,2018年8月,大悅城策劃連續三週的寵物市集活動,從週末下午5點持續到晚上9點,每天達到2000的客流量。
“旺街”原來是一條以清吧、盧卡斯等酒精類飲品和小資情調為主題的餐飲街區,但運營資料顯示市場接受度並不高。
在亟需重新定位、改造升級之時,天津大悅城看到了寵物主題的潛力。”
天津養寵家庭約170萬左右,輻射人口約為600萬。也就是說,每9個人,就有1個是有寵物陪伴的。”天津大悅城的工作人員說,“寵物主題是商業街區的一個空白,養寵、愛寵人群愈來愈年輕化、市場潛力很大,周邊的業態也處於上升趨勢。”
“旺街”開業前的周客流量為2.8萬,銷售為28萬。開業後,周客流量達到6萬, 同比增長了114%。周銷售達到200萬,增長610%。
以寵物為名,更長遠的佈局
“我想把這個當做一個全新行業來看待,脫離一個咖啡廳養幾隻貓,或者一個養貓的人開咖啡廳的簡單模式,而是重新定義貓主題,做一些突破傳統的事情。”
貓小院的主營業務是餐飲,包括飲品甜點和菜餚。席樹婷頗為自豪地談及自己的“中央廚房”,據她介紹,研發團隊會針對時下流行的餐飲甜品進行開發,通過標準化的生產來統一各店口味。同時,貓小院進一步衍生寵物業務。2018年2月,貓小院落地第一家寵物店,售賣活體貓以及貓糧、貓砂等寵物用品。在線上還運營了淘寶、京東店和150萬粉絲的微博賬號。
天津大悅城也在重新定義“寵物主題”。在寵物街區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出原創IP“旺旺”。“旺旺“是一隻紅衛衣、桃心鼻的牛頭梗,但它並不是配合街區簡單塑造的形象。天津大悅城似乎更有野心,將其作為整個大悅城的“代言人”, 打造泛寵物IP化場景。
在寵物街區上,“旺旺”造型的巨型雕像、街邊地圖和路標指引隨處可見。太空主題的“旺旺”手辦和“旺旺”新年月曆,在App上的會員積分兌換活動中作為禮品,“每次釋出幾千的量,用不了1天就被搶光”。大悅城還把“旺旺”和“口袋森林”中的小動物設計成漫畫和表情包,釋出在微信平臺中,進一步豐富原創IP性格,建立品牌和消費者的情感連結,加強會員粘性和形象宣傳。
如果一個人在“旺街”上吃飯,沒有寵物也沒人陪伴怎麼辦?
向工作人員說明,可以得到一個一人高的“旺旺”玩偶放在身旁。
“我們希望通過旺旺IP拉近大悅城作為一個商業專案和消費者的距離,讓商業專案更具有溫度,以寵物切入,融合寬泛的養寵、愛寵多種業態,並且拓展到愛生活、愛自然的主題。”
“摸狗子的快樂呀,你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