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新勢力」曾經的香餑餑,如今的燙手山芋,藥企拋售醫院為哪般?
“折騰”了近3個月後,華潤三九這回似乎終於要賣掉醫院了。
1月22日,華潤三九與深圳新深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簽署《產權交易合同》。這也意味著,在 去年10月華潤三九決定掛牌轉讓的三九醫院 ,現在就只剩下“貨到付款”。據悉,交易底價從最初的5.96億元上漲到6.14億元,最後以9.26億元成交,這次出售給華潤三九帶來6.8 億元(稅後)資產處置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三九醫院於1994年經總後批准由三九企業集團負責籌資建設,並於同年8月1日開工。其中華潤三九持股50.22%,經過一系列交易後增加至82.89%。不過,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三九醫院仍處於在建工程停止施工且無法開始正式營業的狀態,2017年度虧損42.99萬元。
2018年,“忍無可忍”的華潤三九決定徹底拋售醫院業務,迴歸醫藥本行。但從行業的角度觀察,華潤三九的舉動似乎預示著新一輪變化的來臨。億歐大健康通過上市公告等公開渠道,整理了2018-2019年國內藥企掛牌轉讓醫院的基本資訊。
6家藥企賣醫院,虧損問題並沒有想象中嚴重
最新公佈要掛牌轉讓醫院的是仙琚製藥。據1月17日披露的公告,仙琚製藥旗下孫公司哼哈口腔醫院成立於2006年4月,是近期剝離醫院業務藥企中,除去華潤三九之外最早投資醫院的藥企。
此外,益佰製藥、景峰醫藥、恆康醫療、佐力藥業等幾家入局醫院的時間集中在2013-2015年。而對外宣佈出售旗下醫院的時間,都發生在2018年。值得注意的是,據新京報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包括信邦製藥、復星醫藥、濟民製藥、靈康藥業在內的多家藥企還在佈局醫院投資併購專案,不過這樣的“大手筆”似乎到了下半年就一去不返。
從醫院板塊的盈虧來看,虧損問題似乎沒那麼嚴重。截至上述6家藥企披露出售醫院公告之日,只有仙琚製藥和華潤三九明確公佈了醫院最近一期的淨利潤情況,分別虧損118.15萬元、42.99萬元。 2017年,佐力藥業旗下德清醫院的業務收入為1.44億元 ,不過並未查到相應的成本。
而景峰醫藥、恆康醫療所投資的醫院在各自實現淨利潤812.54萬元、1078.97萬元,益佰製藥的情況最好,其醫院最近一期淨利潤高達5612.68萬元。在數量上,盈利的醫院佔被出售名單的多數。
藥企拋售醫院的背後,有“共性”也有“個性”
當年紛紛入局,今日草草退場,上市藥企與醫院的“姻緣”為何如此難以成全?
最為直接的原因,在於從2018年下半年的股市表現,尤其是新版藥品集採方案的推出。2018年12月,國家醫保局組織的“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佈後,樂普醫療、華東醫藥、輔仁藥業等藥企連續三個交易日股價下跌超20%。
有業內人士把帶量採購比作“囚徒困境” 。從“以價換量”的邏輯說,隨著價格的大幅下降,中標的藥企並不會增加多少利潤。反之,跳出“帶量採購”的藥企,也會面臨市場份額的快速丟失的局面,加之營銷人員的開支,自身利潤也許會下滑得更快。走出困境的方法就是避免競爭,再往前推演,留給藥企的就只有創新。這一定程度地解釋了為何包括華潤三九、佐力藥業、仙琚製藥在內的藥企“不約而同”地宣佈“迴歸主業”。
2012年開始,隨著“新醫改”對於社會辦醫的支援力度不斷增加,資本也向不斷醫院靠攏,相應的投資併購數呈現井噴式發展。德勤的相關研究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資本對民營醫院及醫院管理機構的併購投資金額增長了35倍,投資數量由7宗增加到36宗。這裡面就有不少上市藥企的“功勞”。
“但實際上醫院不是它們想象中的那個樣子,”威爾醫院的創始人林子洪表示,“藥企出於藥品銷售體系的建設,想要參與到醫院的佈局當中。可當真正接觸後就會發現,不論是相關招投標、臨床試驗還是一致性評價,所牽涉的環節都遠要複雜得多。”林子洪認為, 藥企入局醫院業務這條道路並非走不通,對於主攻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發病率高的疾病的藥企,開設相應醫院業務有助於推動產品的研發,只不過不一定非得買下整個醫院。
照此來說,上述圖表中,景峰醫藥、恆康醫療、益佰製藥旗下醫院能夠保持盈利,與其產品專注的腫瘤、心血管賽道有一定影響,而仙琚製藥旗下哼哈口腔醫院,則屬於誤入口腔“歧途”導致長年虧損。 但即使醫藥和醫療之間“對口”,想要實現醫院板塊業務的持續增長,人才與管理才是最大的障礙。
從時間維度上分析,投資醫院並非一門賺“快錢”的生意。除去華潤三九與仙琚製藥,景峰醫藥、恆康醫療、益佰製藥、佐力藥業等幾家從入局醫院到決定退場的時間多為3年左右,但據業林子洪透露,投資醫院的回本週期一般都在5年以上。原本受集採政策影響的利潤下滑,加之醫院的重資產,也無怪乎上市藥企在這個節點紛紛轉手醫院。
【醫藥新勢力】系列專訪與選題報道
“醫改”邁入深水區,醫藥領域也迎來新的變數,產業格局正被重塑。億歐大健康頻道策劃了【醫藥新勢力】系列專訪和選題報道,聚焦新藥研發、醫藥流通與零售等細分領域,捕捉那些新機遇下的顛覆和變革。
如果您有合適的企業推薦,請聯絡億歐大健康頻道負責人郭銘梓(微信:Lelion8742390)。
編輯:郭銘梓
版權宣告
本文來源億歐,經億歐授權釋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點選轉載說明,違規轉載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