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還能讓蘋果維持競爭力嗎?
9月18日,蘋果正式開始推送iOS 12,這也是科技圈中範圍最大的更新推送,遍及使用者上億。由於推送是在北京時間凌晨開始,很多人都是在第二天白天下載更新,甚至有些公司的網路因此癱瘓。
在官網上,iOS12的介紹和往年並不一樣,”iOS 12 經過精心設計,讓 iPhone 和 iPad 用起來更快速、更靈敏,體驗更驚喜“。在WWDC2018時,庫克也表示,iOS12並沒有特別大的功能創新,更多的是修正bug並提高使用者體驗。
在Android的迅猛發展下,它的流暢度和續航也和蘋果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那麼iOS這一套軟硬體整套系統,還有競爭力嗎?
”極為先進“的iOS系統
誰也不知道“極為先進的iOS系統”這個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只知道它是來源於某個iOS版本的官網介紹,在iOS9之後,iOS的bug越來越多,這句話也被很多人用來嘲諷蘋果。
而蘋果在介紹新版系統時,就強調了iOS12的一系列修改和速度提升。在官網的介紹中,相機的開啟速度提升了50%,APP的啟動速度最高提升2倍。在外媒的測試中,iPhone 5s的程式啟動速度最高提升了20.6%,體驗更好。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如果你還在使用5年前的iPhone 5s,它不僅能用,還更好用。如果你更換新的iPhone,使用體驗依舊保持一致。而安卓的一致性一直有所欠缺。
在小功能上,除了一些基於硬體的獨創功能,細節上終於跟上了主流的步伐,基本上Android有的它都有。
蘋果可以極為先進的讓舊有硬體煥發新生機,也能“極為先進的”降低你的使用體驗。在iOS12正式推送後不久,就有嚴重bug的訊息爆出。作為有史以來測試版本最多的iOS,無法解決bug也並不意外。
Android是一個開放系統,由於其aosp和開源特性,原始碼受到全社群監督、使用、修正並新增功能。它的反饋和解決速度非常快,同時,Android還有很多定製版,比如各大廠商各種UI、OS等。在這些廠商開發定製的過程中,也是對程式碼的檢查過程,谷歌和這些廠商保持了良好的關係,經常能合併一些廠商所提交的功能和補丁到Android開原始碼中。而iOS的開發只有蘋果,在程式碼和功能的逐漸增多下,對蘋果的QA是一個考驗,但非常可惜的是,就連蘋果也無法做到bug的剔除。
iOS確實是極為先進的,但它也有很多影響體驗的bug,這也構成iOS的一部分。除非你是App store的忠實使用者,那麼Android可能會帶給你更好的體驗。
蘋果的掌控力
蘋果有很強的掌控力,比如硬體,比如軟體,比如軟硬體的集合,比如很多iOS未開放的許可權,它很執著。
在一臺iPhone中,蘋果把自己的掌控力發揮到了極致。從目前來說,蘋果soc的效能依舊是移動端最強的。這個最強的背後,既有專門的優化,也有類似Mac os的專門調教,使整個手機結合更緊密,更一體。
雖然,並不是只有蘋果一家做到軟硬體的結合。三星有自有獵戶座晶片,高通和谷歌緊密的合作。但由於使用Android系統,軟體的控制力並不強,並不能保證統一的使用體驗,且由於系統運作方式的不同,並不能保證效能的提速和更新日誌中保持一致。
喬布斯生前一致秉持著”簡潔“的概念,他認為”手機不是電腦,不需要暴露太多功能給使用者,只需要提供使用者所需即可。“,即使在如今,iOS不斷新增新功能的同時,也依然為使用者做減法。
直至今日,這種做法依然有很多爭論,但它也構成了iOS獨特的使用體驗。在這種掌控力下,即使你更新iPhone 使用體驗依然不變。
Android也在也在慢慢學習,在8.0系統中,谷歌加入PT分割槽,可以讓廠商分離驅動和系統層,快速迭代新版系統升級。雖然不是所有廠商都遵守規範,但從大環境上來說,Android體驗也開始變的趨同,除了定製版本的功能,基本保持一致。但這是一個漫長的功能,Android用了4年的時間,從4.4到8.0才擺脫效能問題,短時間內,兩家份額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對於現在的蘋果來說,硬體和系統的核心競爭力已慢慢丟失,如果你願意遷移並放棄一部分App store應用也並不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