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討論幣價?區塊鏈落地應用瞭解一下
區塊鏈幣圈的熱度消退之後,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區塊鏈的價值,這將是2019年區塊鏈行業需要面對的“底色”,很難說不是一件好事。
當熱錢和躁動的不安散去,回望2018年的產業區塊鏈,它比人們預想得要樂觀,從業者們雖如履薄冰,卻仍能見到曙光,“稍見起色”可能是用來形容過去一年最好的詞語了。
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區塊鏈產品由虛轉實,在行業重新洗牌後,BAT 開始試圖接過主導者的地位......在看似熱鬧的數字貨幣遊戲之外,從應用、商業模式直至與其他前沿技術的融合,產業區塊鏈的探索速度仍超出不少人的預期。
當輿論浪潮開始消退並帶走“賭徒”時,區塊鏈真正意義上的“信徒”開始成為主角。歸於理性的大背景下,2019年區塊鏈技術將何去何從? 對於整個行業而言,產業區塊鏈至少有以下5大趨勢值得關注。
1. 還在說比特幣?落地應用瞭解一下
人們對於區塊鏈的想象力被數字貨幣約束了太久,比特幣成為大多數人在區塊鏈技術方面的啟蒙者。然而,除去虛無的數字,更多區塊鏈應用開始在2018年集中落地,它們打開了技術更為廣闊的應用空間,並且正在試圖讓世界變得更高效和更公平。
一直以來, 網際網路平臺上的原創圖片版權保護始終是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一大難題,百度“圖騰”就試圖藉助產業區塊鏈解決這一困境。 圖騰利用區塊鏈公開、透明、永久儲存、防篡改等特性,打造了安全可靠、資訊透明、供需直接對接、維權確權流程優化的系統平臺,以解決圖片生產者、使用者、中介機構在版權存證、圖片分發、交易變現以及違規維權上的需求與痛點。
“圖騰”之外,亦有其他落地案例。去年8月,騰訊開出了全國首張 區塊鏈電子發票 ,以解決一票多報、虛報虛抵、真假難驗等難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湖南省婁底市等機關也分別推出了“ 可信身份鏈 ”和“ 不動產區塊鏈電子憑證 ”。一大波落地應用的推出正在解決線上社會和線下社會愈加凸顯的“信任”問題。區塊鏈技術在成本、效率、價值創造等方面的優勢,讓它的舞臺突破了“狹隘”的數字貨幣概念,開始尋求更廣泛的應用價值。
2. BAT 持續加碼,大玩家重塑行業格局
根據 Gartner 曲線,任何新技術往往會在快速炒作及泡沫破滅後,再次迎頭向上走向真正的成熟。值得注意的是,最大的機會往往潛藏在“二次崛起”中。
眼下,區塊鏈也正開始經歷這樣的迴圈往復,BAT 逐漸活躍起來,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領軍者,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將視線瞄準了產業區塊鏈,並對數字貨幣保持距離,有望規範行業。
某種程度上,區塊鏈的競爭是生態競爭的延續。比如阿里巴巴的區塊鏈佈局就涉及公益專案、醫療資料共享、食品溯源、跨境個人轉賬等多元化場景,馬雲在第二屆世界智慧大會上就曾直言“區塊鏈不應用來一夜暴富,而必須解決社會問題”;騰訊在金融、電子發票等關鍵場景中持續發力;百度則以100%自主研發智慧財產權的超級鏈系統為基礎,構建開源開放的區塊鏈開放生態,並在區塊鏈平臺上與AI技術深度融合,賦能各行各業。
BAT 三大巨頭的集體押注,意味著產業區塊鏈迎來了改變局勢的大玩家。
3. 區塊鏈賦能網際網路與AI
目前常被提到的“顛覆”式技術革新似乎並不適用於描述區塊鏈與網際網路的關係,作為價值網際網路的重要基礎設施的區塊鏈,正在推動網際網路新一輪的演進,並與人工智慧、大資料互相促進以發揮更大的“疊加”價值。事實上,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和生物識別等其他領域的前沿技術也正在主動尋求與區塊鏈技術的深度融合,並且已經初見成效。
以溯源應用為例,百度聯合蟹狀元推出大閘蟹區塊鏈溯源小程式,廠商在蟹農捕撈大閘蟹之後,對大閘蟹產地、照片和蟹商認證蟹號進行採集,將資訊透明、安全地儲存在區塊鏈上,消費者在收貨時可以利用 AI 蟹臉識別技術將大閘蟹資訊與鏈上資訊進行對比,確保每一隻大閘蟹品牌和產地等資訊的前後一致性。
當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賦能世界時,區塊鏈也正在賦能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在適當的協作模式下,技術之間的融合和碰撞將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4. 從新物種到生態,商業模式探索前進
區塊鏈技術不斷更迭,對於商業模式的探索也從未停歇,與區塊鏈自身特性契合度較高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完善。如果說區塊鏈之前的發展僅僅是在不斷誕生新物種,那麼當下,這個行業中的眾多新物種開始重組出一個全新並且生機勃勃的生態。
從全球範圍看,以開源模式構建生態的模式就很受歡迎,通過資源的快速流動讓產業鏈價值變得更加充沛,而蓬勃的價值又為區塊鏈在更多行業和領域萌生出更加豐富多樣的商業模式創新空間。比如智慧合約就創造出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過去依靠公權力集中式的授信模式,通過分散式技術讓失信問題發生的概率降低,最終實現“程式碼即法律”,而這其中潛藏的商業價值及社會價值十分深遠。
除此之外,包括區塊鏈協作、內容資產化、中間人重塑、供應鏈支援、溯源等基於區塊鏈的商業模式正紛至沓來,未來一年也將會有更多具有想象力和未來感的商業模式來到我們眼前。
5. 步入正軌,標準化提速
在告別喧鬧和紛擾後,建立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正在成為技術繼續向前發展的“剛需”。尤其是伴隨著區塊鏈與實體產業結合得更加深入,通過標準化進行規範並最終讓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深入發展,區塊鏈標準將繼續逐步完善,包括信通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工信部智庫都在積極組織區塊鏈行業標準的構建。此外,民間機構由業務需求推動,也開始主動參與到區塊鏈標準的建設中,部分企業借鑑 IETF/ICANN 等國際組織對網際網路治理的經驗,由下而上發起建立的區塊鏈自治組織,形成合作框架與標準。從他律到自律,外部規範和內部規範的共同作用讓區塊鏈的發展步入了正軌。
除此之外,企業與政府部門、學術機構之間的緊密合作也同樣值得注意,產、學、研不同部門的合作及互通有無讓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更加穩健。比如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推出天平鏈電子證據平臺,解決普通區塊鏈技術支援下可能存在的安全性不高、效能較弱、容量低等問題,增加政府對區塊鏈的關注和信心,為區塊鏈的正常發展構建出良好的外部環境。
邁入2019年的區塊鏈值得你我期待。從更長遠的歷史維度看,2019年可能是產業區塊鏈真正步入正軌的元年。從落地應用的流行、大玩家入局、標準化提速、商業模式探索以及與其他技術的深度融合,區塊鏈的市場前景顯得十分明朗。
從量到質,這將成為2019年區塊鏈行業整體的最大變化。
文章來源丨區塊鏈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