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這屆使用者真難帶

繼騰訊沒有夢想之後,百度的夢想也“被破滅”了。
1月22日,自媒體新聞實驗室釋出《搜尋引擎百度已死》,毫不含糊地指出,百度通過搜尋工具過度為自家產品引流,已經可以更名“百家號站內搜”。
直戳痛處,眾網友拍手稱快,一邊轉發一邊推薦,“忍你半天,終於有人站出來說句話了!”當然,也有持不同意見者,發文聲援百度。經過一番瘋狂發酵,微信公眾平臺該文閱讀達成10W+成就,微博文章閱讀已過百萬。
相關話題 #搜尋引擎百度已死刷屏# 還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單,作者表示,“和TFBoys相鄰,很是激動。”
當事人百度同樣很是激動,發出一則《說明》自證清白。但面對全網鋪天蓋地的差評,相信閱盡千帆的他也免不了憑欄而嘆,“這屆使用者真難帶!”
一
整件事來龍去脈都已明瞭,我們重點看百度釋出的那則槽點滿滿的《說明》。

第1條,曉之以理,百度告訴使用者,百家號內容在百度搜索結果中的佔比,真心不高,連10%都不到。
這個說法十分討巧,完美避開群眾對於搜尋結果首頁幾乎全是百家號內容的質問,同時似乎還包含著一句潛臺詞,“不信,你可以多往後翻幾頁。”
事實上,百度大可不必辯解。因為自網際網路有巨頭出現以來,他們所建立的生態都是以自己為中心。阿里也好、騰訊也罷,做大做強掌握話語權之後,在自家生態內強推自家產品,何錯之有?
那麼,使用者為何還會群起而攻之?
一方面,百度沒有把握好度,沒能準確地找到平衡點。另一方面,百度的定位是搜尋引擎,職責是資訊匹配,包括但不限於與自家產品匹配。微信封殺各種短視訊平臺連結,在朋友圈為微視開放入口,解釋為正常推廣,到期就會下線,使用者尚能給予理解。反觀百度,悄無聲息地將百家號、百度內容、百度貼吧、百度經驗堆滿搜尋結果首頁,使用者積怨已久。再出來講整體佔比很低,雖是事實,但意義已經不大。
二
第2條,動之以情,百度用“搜尋體驗”這個詞,試圖說明一個道理:即便百家號內容佔比偏高,但一切都是為了使用者。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個App使得整個使用者體驗是割裂的”,百度副總裁沈抖口中的“割裂”,對應《說明》裡“頁面訪問速度慢、排版差異大”等瀏覽體驗問題。
把這些造成“割裂”的不和諧分子替換成百家號,是百度給出的解決方案。但反過來想,搜尋結果前幾頁,乃至百度搜索引擎的統一,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割裂?

按照百度的標準,谷歌、必應等其他搜尋引擎應該都達不到及格線。記得李彥巨集在2018年8月份曾在朋友圈說過,如果谷歌重返中國,百度有信心再贏一次,或許其意所指就是“搜尋體驗”。
美國網站通訊流量監測機構StatCounter釋出的資料顯示,2018年12月,谷歌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92%,百度僅為1%。這意味著,世界至少9成以上網際網路使用者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正應了網友的調侃,“百度講使用者體驗,怎麼聽怎麼彆扭。”
三
再看第3條和第4條,像極了百家號團隊的年終總結。回顧過去,聚集190萬創作者。展望未來,將做得更好。
1月23日,網友為“百度到底死沒死”爭得面紅耳赤時,百家號正舉辦2019內容創作者盛典。站在內容創作者的立場,業界社群內有人發出百家號收益截圖,稱2018年獲得平臺分成足有八九萬。但也有人表示,指望百家號賺錢,“夢裡可以有。”
分成收益有多有少,內容質量有高有低,都是一個道理。客觀地講,百家號在一眾內容平臺中,數不上最好,但也排不到最差。成為眾矢之的,還是因為其“搜尋體驗論”,把更多未經篩選的百家號內容推到使用者眼前,如同加了放大鏡一般,讓問題愈發突兀。

“媒體的關注,代表著百家號還可以做的更好”,但截至發稿前,使用百度搜索“英國脫歐”、“特朗普”等關鍵詞,得到的搜尋結果依然與《搜尋引擎百度已死》中的實驗結果沒有太大出入,首頁百家號內容仍佔據相當大的比重。
也許,接下來百度會踐行承諾,“用良好的機制鼓勵作者釋出高質量的原創內容,堅決打擊內容作弊、低俗、違規做號等行為”。然而,考慮到之前百度醫療廣告和圖片搜尋屢教屢犯的先例,也不排除其會繼續堅持做使用者眼中的“百家號站內搜”。
更何況,沈抖也已經表態,百度是在做“讓整個網際網路變得更好的努力”,自己“問心無愧”。
四
吃飯、睡覺、罵百度的一天結束,不少使用者開始尋找替代品。必應是受益者之一,但也因此成了“犧牲者”。

這款在中國市場排名第六,佔有率僅2.01%的小眾搜尋引擎,目前已經無法正常訪問,據稱是百度流量衝擊導致。
這時使用者才重新意識到,在中文搜尋領域繞開百度的難度係數極大。StatCounter資料顯示,百度在中國市場具有絕對優勢,以70.3%的佔有率排在第一,第二名神馬為15.62%。
很久以前就有段子,百度一半流量都來自於使用者測試網路是否通暢。雖是調侃,但足以見百度江湖地位幾何。而這次開罵之前,應該有部分網友會習慣性地百度一下,“百度為什麼被罵?”
2009年,魅族手機因訊號差被使用者吐槽,黃章說出了經典的“又不是不能用”,這次風波中,百度其實完全可以把這句十年前的霸氣迴應直接拿來。畢竟,沒人能逃得過“真香定律”。
就連被沖垮的必應,在求生欲的驅使之下,估計也會顫抖地說出,“百度是最棒的,百度是最棒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業界風雲匯」,文:木木,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證文章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