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不想陪你顛覆微信
昨晚有一位不速之客加了我微信,號稱要製作一款顛覆微信的產品,希望拉我入夥:

具體來說,這位大哥計劃通過發幣加拉人頭的方式來推廣這款產品,通過種子使用者(群主)來發展群成員,給予群主一定的數字貨幣作為激勵,最後使用者量有了,產品和企業值錢了,自然數字貨幣也值錢了。考慮到這個專案目標如此巨集大,我不方便透露太多細節,以免有人在他之前把微信顛覆了。
國內稍有名氣的VC,每年至少收到上千個顛覆微信的專案BP。我前幾年還接觸過一個由傳統企業家投資的專案,團隊就在望京,不僅顛覆微信,還要順便顛覆支付寶。如今螞蟻金服上市在即,看起來他們的目標沒能實現。而蘋果也險些被錘子手機收購,以至於今年推出了定價如此喪心病狂的新款機型,我想庫克一定是劫後餘生、放飛自我了。
自從我取消微信驗證、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新增我為好友,我早就習慣了任何稀奇古怪的來意。哪怕再荒誕無稽的專案,我也不介意和對方聊上幾句。所以這位大哥的問題,並不在於他要做一款顛覆微信的產品這件事有何不妥。實際上,他註冊了公司,並提交了商標註冊申請,從這一點上,還算是做出了實際工作。這件事的槽點在於:找合夥人可以這麼輕浮嗎?
我做過合夥人,也找過合夥人。找合夥人這件事,對創業是非常重要的。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到最後全都是人的競爭。創業找合夥人,比起找工作,是對專案和雙方更加嚴肅認真的選擇。找合夥人的性質,可以與找物件結婚相提並論。如果誰在大街上突然拉住一個女孩說:姑娘我看你顏美腚大好生養,咱們結婚吧!基本會被罵到生活不能自理吧。
我有時寫點文章,但質量和數量均無法保障。有人覺得我文章好,這個我當然開心。但你覺得我文章好,就想當然認為我是寫文章的,並因為這個來拉我入夥,這位大哥,你的心是不是太大了點?
在尋找合夥人時,對對方一定要有個大概的瞭解,比如履歷、能力、現狀、訴求、偏好。無論側面還是正面瞭解,打聽還是網上搜,在這個時代並沒那麼困難,也是對自己對他人起碼的尊重。
如果連這點功課都懶得做,上來就求偶,讓我想起以前讀過的一篇小說片段:劉學偉喜歡上課時給女生遞紙條求愛,內容極盡肉麻之能事。通常只會得到女生一句“呸”,他還心有不甘,說:“別光呸,往後傳往後傳。”傳來傳去,教室裡呸聲此起彼伏。
進一步說,如今創業艱難,想說動一位意中人放下他手頭的工作和事業,來加入你的團隊,起碼的權責利是不是應該設計一下。比如,你要做這個專案,自己有什麼資金資源,已經解決了什麼問題,希望對方一起解決什麼問題,能給什麼資源和授權,得到的回報是什麼,類似“我稱帝后你就是娘娘”這種空頭支票別開。大公司還可能賴掉期權呢,何況是八字沒一撇但目標能日天的巨集大專案。
開誠佈公地談一談,重點當然在於專案和產品本身。但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和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人靠譜、能合作的話,產品方向都可以調整,甚至一件事不成可以再做另一件。為何說創業找合夥人如同結婚,因為大家的能力要互補,三觀要一致,才能組隊前行,面對風雨。
總之,在尋找合夥人這件事情上,我看到的成功案例,更多的是先有團隊,後有產品。意氣相投的一夥人在一起琢磨做點事。以及,先有產品DEMO和一定成績再進一步尋找合夥人和投資,在當下都好過憑一個idea去到處撒網。更何況,顛覆微信這麼大的事,實在超出我能力範圍,我還是做做小產品、偶爾寫寫文章就挺好的。
判官:十四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現專注於社交和商業化產品領域,著有《產品覺醒》一書。
微信公眾號:判官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