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課堂 | 巡檢很複雜!四懂三會、望聞問切,這些招式你都會嗎?
巡檢依靠什麼,細緻入微。巡檢不僅在巡,更在檢。巡檢不是單純的繞個圈,點個檢,掛個牌就交差,其關鍵在於檢查隱患,排除風險。電廠裝置多,工藝複雜,管線星羅棋佈,裝置高速運轉,跑冒滴漏時有發生,各種安全隱患紛至沓來。不管是日常檢查的重點,還是不常接觸的系統裝置,巡檢中要面面俱到,不能有半點馬虎。仔細檢查,前後對比,瞭解動態,及時將隱患消除。
一、巡檢的目的是什麼?
能及時發現裝置的異常情況,避免系統停車和事故的發生。而實際生產中,因裝置和系統的差別而有所不同,但總的要求應該是:能發現生產現場的異常情況,並能簡單處理。這就包括裝置、管道、儀表、控制點等。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生產穩定執行。
二、巡檢工必須具備的素質:
四懂三會,要做到不容易,首先必須經過系統的理論培訓,然後要有比較豐富的現場經驗。特別是對於轉崗人員(基礎差的),難度更大!巡檢工對於系統關聯性、工藝指標變動的敏感性、裝置的執行狀況等的熟悉和掌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對以後的巡檢工作至關重要。
三、巡檢工的職責:
電廠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由於是連續生產,正常生產時除了監盤人員外,基本上現場可以做到無人值守,但開停車或異常情況處理時就需要人手,所以電廠專門設定了現場巡操人員,通過巡檢人員對現場裝置的巡檢,及時發現問題,為監盤人員提供現場第一手資料和判斷依據。
四、巡檢要求
1、 按設定的巡檢路線進行巡檢,不漏檢,不走馬觀花;
2、 在巡檢過程中,當班人員應做到五到位,即“聽、摸、查、看、聞”
3、 管道、裝置、閥門、法蘭的跑、冒、滴、漏在巡檢過程中發現一個要有相應的解決辦法,並做好記錄;
4、 巡檢人員在裝置巡檢過程中,嚴格按照安全規程,用高度的責任感和\\\'望、聞、問、切\\\'的巡檢方法,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任何裝置事故的發生,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都要經歷從裝置正常、事故隱患出現再到事故發生這三個階段。從裝置正常到出現事故隱患的漸變過程,是個量變的集聚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裝置的量變都由具體特徵表現出來。
例如高壓管道爆裂,必定有個洩漏、變形的過程,表現是漏汽、外形改變、振動,同時發出異常聲響,氣慢慢地越漏越大,響聲越來越響,管壁變薄、鼓包,這是個量變的過程,此時如果巡檢人員視而不見,不以為然,或發現、處理不及時,管道就會爆破,事故就可能發生。
用\\\'望、聞、問、切\\\'辦法來進行巡檢,就可以及時發現量變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必然反映出來的特徵,在裝置事故發生質變前進行處理,積極預防質變,防止事故的發生。
望,就要作到眼勤
在巡檢裝置時,巡檢人員要眼觀八路,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從裝置的外觀發現跑、冒、滴、漏,通過裝置甚至零部件的位置、顏色的變化,發現裝置是否處在正常狀態。防止事故苗頭在你眼皮底下跑掉。
聞,要做到耳、鼻勤
巡檢人員要耳聽四方,充分利用自己的鼻子和耳朵,發現裝置的氣味變化,聲音是否異常,從而找出異常狀態下的裝置,進行鍼對性的處理。
問,要做到嘴勤
巡檢人員要多問,其一是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問也是個用腦的過程,不用腦就會視而不見。其二是在交接班過程中,對前班工作和未能完成的工作,要問清楚,要進行詳細的瞭解,做到心中有數;交班的人員要交待清楚每個細節,防止事故出現在交接班的間隔中。
切,要做到手勤
巡檢人員對裝置只要能用手或通過專門的巡檢工具接觸的,就應通過手或專用工具來感覺裝置執行中的溫度變化、震動情況;在操作裝置前,要空手摹擬操作動作與程式。手勤切忌亂摸亂碰,引起誤操作。
\\\'望、聞、問、切\\\'巡檢四法,是通過巡檢人員的眼、鼻、耳、嘴、手的功能,對執行裝置的形狀、位置、顏色、氣味、聲音、溫度、震動等一系列方面,進行全方位監控,從上述各方面的變化,發現異常現象,做出正確判斷。\\\'望、聞、問、切\\\'四法,是一個系統判斷的方法,不應相互隔斷,時常是綜合使用。巡檢人員只要充分做到五勤,調動人的感觀功能,合理利用\\\'望、聞、問、切\\\'的巡檢四法,就可以發現事故前的裝置量變,及時處理,保證裝置的安全執行。
五、如何巡檢
最主要的還是對現場系統熟悉,對生產裝置瞭解。經常深入現場觀察裝置的使用以及執行情況.熟悉操作規程,具體裝置具體對待。重點在於巡檢要仔細,多動手勤動腦,積累經驗.在裝置,先要保護好自己,勞保用品要戴好,與集控室多聯絡,多彙報,特別是發現重大異常情況時,千萬記得加強和集控室的聯絡。
電廠裝置巡檢重點是:發現危及安全的苗頭及隱患,並及時處理和報告。這裡的\\\'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人身安全和裝置安全。
裝置的巡檢內容:
一般的\\\'跑\\\'冒\\\'滴\\\'漏\\\'問題.檢查裝置的基本儀表引數是否正常,如:壓力,溫度,流量,振動,油位等。重要裝置的連線部分檢查:如機組軸承座,裝置聯軸器,以及裝置電機的聲音,潤滑油的位置和潤滑油的老化情況,裝置的底腳等。有無違規操作情況,裝置交接班情況瞭解,採取一看、二聽、三觸控等檢查手段。
- 一看:看其執行狀況及相關指示儀表的狀態顯示(壓力、溫度、油位等);
- 二聽:聽其運轉噪音,是否有異常的聲響;
- 三觸控:感覺裝置運轉的振動情況是否異常,可結合相關的測量儀器等(測振儀)。
對於靜裝置:
主要是檢查其外觀;
連線部件的完好性;
相關儀表(現場一次表)的執行情況;
跑、冒、滴、漏等情況。
六、重點巡檢
關鍵裝置重點巡檢;有裝置缺陷的裝置重點巡檢;帶病執行但未處理的裝置重點巡檢;需要檢修的裝置重點巡檢。
裝置不同,巡檢重點也不同。
主要是一看二聽三摸。
看,主要針對靜裝置。就是看現場溫度表,壓力錶,液位計等指示與室內相符,注意有無洩漏等。
聽,主要針對動裝置。有無雜音,尖銳的摩擦聲,是不是振動過大。
摸,溫度是不是超溫等。
裝置巡檢重點:動靜裝置有很大的不同
動裝置:
主要聽一聽聲音與平時有什麼不一樣,在電廠呆時間長了都明白這一點很容易辦到,因為天天聽對裝置正常執行的聲音非常熟悉,一但運轉有問題聲音肯定不一樣。還有看看潤滑油位、加點油,看看軸承幾個主要控制點溫度,主要就是經驗。
七、裝置缺陷的處理
1. 裝置發生缺陷,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並在日誌中詳細記錄。
2. 崗位操作人員無力排除的裝置缺陷要詳細記錄並逐級上報,同時精心操作,加強觀察,注意缺陷發展。
3. 未能及時排除的裝置缺陷,必須在每天生產排程會上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4. 在安排處理每項缺陷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缺陷擴大。
八、裝置執行動態管理
裝置執行動態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各級維護與管理人員能牢牢掌握住裝置的執行情況,依據裝置執行的狀況制訂相應措施。
九、巡檢誤區
電廠生產具有連續性,機組裝置長時間處於執行狀態。加強巡檢,及時發現隱患,消除事故於萌芽狀態是保證長週期穩定執行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保證巡檢質量。而在巡檢過程中我們常常有許多誤區。
1、重視動裝置,重要裝置的巡檢,忽視靜裝置,次要裝置的巡檢。平常巡檢中,我們常常只關心運轉裝置的工況,而忽視靜裝置,特別是高處和偏遠地方的靜裝置。這是因為我們主觀上認為只要動裝置執行正常,重要裝置不出故障,裝置就無大礙。這樣,就會使靜裝置,高處裝置,次要裝置的小隱患不能被及時發現處理,導致隱患的危險性擴大。
2、對已存在的無法線上處理的漏點和隱患產麻痺心理,熟視無睹。在裝置執行中,有許多漏點和隱患無法線上處理,但對機組執行又不存在太大威脅,這些隱患在我們的控制範圍之內。對這些長期存在的隱患我們時間一久常會產生麻痺心理,反而減少了對其重視程度。
3、重視巡檢形式,忽視巡檢質量。要做到有效巡檢,必須要用心,要做到眼到,耳到,手到,鼻到,心到,也就是要看,聽,摸,聞,想。一次細心全面的巡檢,勝過八次走馬觀花的巡檢。巡檢時我們必須瞭解機組當時的工況,才能有所對照及時發現差異,才能發現問題。心到就是要我們帶著思考去巡檢,這樣就能提高巡檢的質量。
4、忽視巡檢過程中的安全。裝置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隱患,在危險區域巡檢時我們必須有自我保護的心理準備和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巡檢時要和集控室聯絡,危險區域必須兩人一組,按規定正確佩戴防護用品,這樣遇到突發事故時我們就能從容應對,保障人身安全。
巡檢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許多電廠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加強巡檢質量,這些方法有利有弊,值得總結借鑑。總之,人才是工作中的主體,加強領導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才是保證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十、通用裝置巡檢
普通離心泵的檢查主要有:
冷卻水、聯軸器、油位、地腳螺栓、執行噪聲、油路進油溫度、油路回油溫度、電流、機頭溫度前端軸承溫度、後端軸承溫度、前端軸承振動、後端軸承振動、深井泵多注意電流和響聲還有流量。
1、聽聲音,運轉裝置出現異常時通常都會出現振動或是不規律的響聲,方法是用聽棒(一般是銅管,不然螺絲刀、F扳手也行)一端貼在耳朵上,一端點在裝置上,重點位置是電機的前後軸承和泵體。
2、查溫度,就是查電機和泵的軸承溫度,最好用紅外測溫儀,沒有的話用手試也行,一般泵的軸承溫度不允許超65度,這個溫度大概剛好是手能承受的溫度,如果手靠近就熱的不能碰,肯定高了。
3、查洩漏,對於採用填料密封的泵,是允許有一定洩漏量的,正常的洩漏量是成滴狀漏出,如果是淌出甚至噴出就不正常了,而採用機械密封的泵一般是不允許有洩漏的,得特別注意。
4、看油位,對有油杯的泵要注意看油杯油位是否在正常範圍。
5、看壓力,看出口壓力是否在正常工藝範圍內。
6、對通有軸承冷卻水的泵,要檢查冷卻水量是否正常。
7、查震動,主要是檢查地腳螺栓是否鬆動
8、特別提示:操作、檢查運轉裝置時,嚴禁戴手套!
9、離心泵一般需要水來作密封的,檢查密封水的進出一定別忘記!沒水是會燒密封的!
對於巡迴檢查主要應檢查:
1、進口貯罐液麵,防止物料抽空;
2、泵出口壓力或流量在指標範圍;
3、端面眯縫液(如有)的流量;
4、泵體洩漏情況;
5、泵體及軸承無異常聲音及振動;
6、潤滑油系統完好情況
7、對用沖洗液、密封液的機械密封,要檢查其壓力、流量。若無流量計,應判斷其是否暢通。
8、有冷卻液的盤根,應檢查其壓力;
9、檢查軸承箱的油封洩露情況。
10、檢查電機電流情況
這些檢查可能三五天內看不出效果,但是時間已長,對資料進行比對分析就會知道泵的執行狀況和預計壽命。
如果你經常巡檢,那麼有點問題你不用走到跟前就能感覺到了,這裡面就是聲音和氣味!保證安全是最重要的,巡檢時不能帶手機,曾經有過這樣的事故,最好帶上對講機,人手夠的話最好倆人結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