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會議很複雜?有了這塊「白板」就不一樣了:Explain Everything
很多公司都有一塊會議用的白板,在進行頭腦風暴或者溝通思路的時候,可以被用來寫寫畫畫。將想法直觀地寫下來,更有利於他人理解,同時也會讓我們的表達更有邏輯。
但是這件看似十分簡單的事情,對於頻繁進行 遠端會議 的我來說,卻並不容易。我嘗試過一些協作類的軟體,比如說用線上文件工具,將想法寫下來共同參與討論。但是經過了幾次嘗試,我發現並不能直觀地像面對面那樣與人交流。
我需要一個擁有 即時操作、即時批註 ,同時還能夠像日常開會那樣無限制交流的 遠端白板工具 。而這款來自於波蘭創業公司 Wroclaw、並且在 App Store 中得到 4.7 高分(滿分 5 分)的遠端白板工具 ofollow,noindex">Explain Everything 就是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分享:網頁、App 均可參與
會議很方便,但是「遠端會議」就不是那麼順利了。而利用這款遠端白板工具,我就可以將會議轉化成一塊共享的白板。然後再將這塊白板分享給參與者,他們在 App 內輸入分享程式碼,就可以加入參與編輯。

除了使用 Explain Everything 自家的 App 參與編輯,我們還可以直接通過網頁版參與,並且無需註冊任何賬戶:

作為發起人的我,還可以修改參與者的許可權。可以修改成只看,也可以共同參與到編輯白板中。

書寫:支援 Apple Pencil
在進行頭腦風暴的時候,我們會迸發出很多想法。而這些想法有時候出現得很快,忘記得也很快。所以,我們就需要用到白板左側的畫筆,將想法記錄下來。
之前少數派曾推薦過一款 免費的線上白板工具 Witeboard ,但它最大的缺點是沒有本地應用,也不支援 iPad 上的 Apple Pencil。Explain Everything 的 iPad 版就支援 Apple Pencil,同時體驗還很好。通過介面上豐富的編輯工具,相信大家能更能直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白板左側的新增按鈕,將自己書寫過的內容,新增到「剪貼畫」中。之後再需要用到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把我記錄的內容新增在共享的白板中。

在「剪貼畫」中,還自帶了一些圖片,比如地圖、幾何,還可以新增文字、箭頭、瀏覽器、圖片等。總之利用 Explain Everything 的這塊白板,我可以儘可能詳細地分享出自己的想法,並且整個書寫過程延遲很小。

記錄:多種匯出方式
有時候,會議結束並不代表話題討論結束。也就是說,這塊白板上的內容很重要。
Explain Everything 可以將白板內容儲存下來,當你結束會議的時候,會提醒你進行儲存。儲存後就可以在資料庫中看到。

除了儲存白板,有時候在我參加重要會議之後,我還希望能夠將白板的書寫過程錄製下來,以便後期觀看。Explain Everything 可以白板匯出成 PDF、圖片、視訊。甚至,還可以上傳到他們的雲端儲存空間 Explain Drive 中。登入 Explain Everything 官網就可以進行瀏覽,很方便。

價格:推薦購買個人版
當然,如此多功能的軟體,自然也是收費的。分為個人、團隊、教育三種版本。

不同的價格與版本,在功能上也有所不同:
- 個人版 的功能是文中提到的剪貼畫庫、工具集、團隊協作,基本滿足個人使用。價格是每年 35.99 美元(人民幣 246 元);
- 團隊版 在功能上稍微高階一些,類似於商業版,包括團隊使用者管理、自定義團隊模板、優先支援等。團隊版的價格在官網上並沒有明確給出,你可以通過填寫網站底部的表單與他們取得聯絡;
- 教育版 同樣是提供了團隊使用者管理的功能,但可惜是針對 K-12 教育,可能不太適合國內使用。
其實我認為 購買個人版會更省錢 ,因為你發起的會議 可以邀請沒有購買的使用者加入協作,同樣也是可以編輯的 。當你離開會議後,沒有購買的使用者才無法編輯。因此對於小團隊來說,可以考慮由幾位主要會議發起者進行購買,其它員工以參與者的身份進行協作即可。
如果你並不知道自己更適合哪一個版本,那麼你可以通過不繫結信用卡的方式,免費試用 14 天,或者按月購買。在這期間,相信你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的需求。
結語
利用這款軟體,整個「遠端會議」下來,我既可以像線下會議那樣,共同參與共同討論。同時也可以藉助雲端白板,讓交流變得像線下會議那樣方便。
當然,Explain Everything 中的這些功能,還可以利用在更多場景中,比如直播課、微課堂等等,為自己的工作帶來更高的效率。
你可以在 Explain Everything 的 官網 進行試用,或者在 App Store 、 Google Play 、 Microsoft Store 進行下載。
> 下載少數派客戶端、關注少數派公眾號,瞭解更多實用的 App :w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