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隨即到來 手機行業將進入“摺疊”時代
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手機行業的低迷有目共睹,如何提振產業持續性發展,成為手機企業研究的重點方向。而值得一提的是,令人驚奇的摺疊手機正一步步進入大家的視野,並帶動行業全面進入"摺疊"手機時代。
三星帶頭 2018被稱摺疊元年
2017年,全面屏便成了手機市場的主流趨勢,到了今年下半年,國產手機新品中,全面屏仍是主打賣點。9月份,vivo釋出了91.2%超高屏佔比的X23系列手機,把"劉海屏"變成了"美人尖";10月底,榮耀推出滑蓋全面屏手機Magic2;11月初,聯想釋出了全球首款屏佔比突破95%的全面屏手機聯想Z5 Pro。
而近期,業界又不約而同的給出了另一種方案,通過摺疊,兼得正常手機的尺寸和平板電腦般大小的螢幕。作為全球範圍內手機螢幕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三星在螢幕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做摺疊手機的計劃,最早在2013年就曾傳出,而今年,三星則首次官宣,要把摺疊手機作為自己的救命稻草。
在近日召開的2018年開發者大會上,三星推出了一款螢幕可以摺疊起來的智慧手機:摺疊前,這款手機可以展示出更大尺寸螢幕,類似一款平板電腦;摺疊後,可以輕鬆地裝入口袋。
三星的可摺疊手機發布後,業內掀起一陣可摺疊的熱議,國產廠商也如同發現了新大陸,紛紛齊刷刷撲了上去。今天這家的專利曝光,明天那家的原型機流出。一時間好不熱鬧,就好像摺疊手機才是智慧手機應該有的樣子,更有評論將2018年稱為摺疊元年。
中興曾試水摺疊手機 卻無人問津
瞭解手機行業的朋友都知道,在摺疊手機領域,中國的中興在去年10月就釋出了一款名為ZTE AXON M的摺疊式旗艦機。它在手機行業釋出時也引起了很多關注。許多人都被其獨特的、引人注目的外觀所吸引,但是卻沒有引起太大跟浪潮,甚至無人問津,不像三星摺疊手機的釋出,國產手機紛紛"跟投"。
據瞭解,到目前為止,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在銷售時已經從3888元降至1778元,所以這是一臺千元機,實在尷尬至極。
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首先,中興手機的品牌效應越來越差,特別是近年來,它逐漸落後於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其次,這款手機的外觀新穎,但有一個致命的影響因素,即手機的厚度是不可接受的;最後,這款手機的價格也相對昂貴,而且整合手機的低成本也不高。
總之,中興通訊手機的不成功因素是它不符合時代主流,並且摺疊螢幕和手機的技術還不成熟。那麼問題來了,三星的摺疊屏技術就成熟了嗎?
據三星的專利資料顯示,三星的可摺疊手機採用了兩個無邊框螢幕結合的方式,在"拼"成一整塊大屏幕後,中間連線部分是無縫連線,非常酷炫。而且整個反轉過程是支援360°的。也就是說,當你不需要大屏的時候,摺疊起來作為一個小屏使用也完全沒有問題。
而國產手機廠商想要"模仿",或者是超越三星是有一定難度的,畢竟三星在螢幕上的優勢,居高不下。那這個難題國產手機廠商究竟該如何解決呢?其中,宣佈將於明年2月在移動世界大會上推出可摺疊智慧手機的OPPO稱近年來OPPO已獲得多項可摺疊手機設計專利,其中包括向外摺疊兩倍至三倍於其顯示屏尺寸的裝置。
OPPO將與眾多手機制造商合作,他們認為可摺疊顯示屏是移動裝置的下一個重點。三星已經展示了其首款帶有Infinity Flex顯示屏的可摺疊手機(據稱於2019年3月以驚人的價格上市銷售),據報道華為也計劃推出自己的可摺疊手機,而聯想和小米也都將推出類似裝置。重要的是,谷歌 已經為即將到來的可摺疊裝置機型了Android系統適配,用於改變顯示效果。
那麼效果究竟如何呢?還需我們拭目以待。
摺疊手機的前景在哪裡?
日前,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43億部,同比下降15.3%。
對此,賽迪顧問通訊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劉若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經過1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手機市場已接近飽和,增量空間很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產手機正不斷加快技術創新,試圖突破高階市場"天花板",開啟新的利潤增長空間。那麼摺疊手機的市場前景在哪裡?
據瞭解,其實摺疊屏手機之前一直都存在,但是體驗並不好,因為只是兩款螢幕通過轉軸固定在一起,體驗有一定的分裂感,而現在的方案是利用OLED屏柔性的特點,這樣的體驗無疑更好。
LG計劃在其2019年CES主題演講中推出可摺疊手機。其實早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LG就已經獲得微軟多個專利許可,其中包括用於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新型可摺疊顯示屏。據之前LG取得專利顯示,他們的摺疊屏方案也是跟翻書一樣,即兩個螢幕是對摺的,合二為一後跟一款正常的手機螢幕沒有任何區別。
對於消費者來說,擁有這樣的裝置無疑可以擁有更豐富的使用體驗,它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成為我們需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小尺寸平板電腦或許會失去市場價值,因為摺疊屏手機已經足以勝任這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