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達資本創始合夥人、紫金文化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周春芳:在挑戰中把握文化產業投資的機遇
2017年以來以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加速與文化企業合作,不斷創新“文化+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與文化企業進行橫向合併和跨界整合,在技術、創新的不斷進化下,多元、高質、跨界的文化產業成為焦點。
2018年9月20日,由融資中國主辦、融中集團協辦的“融資中國2018(第六屆)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大會”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舉行。會上,毅達資本創始合夥人周春芳,發表了《三原色的交集最厚重——在挑戰中把握文化產業投資的機遇 》的主題演講。

毅達資本創始合夥人周春芳
周春芳認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是政策-約束力、消費-推動力、技術-顛覆力。資本市場要遵循行業規律,堅持價值投資不投機。新消費人群以新的消費理念和方式創造全新的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隨著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VR/AR/MR等技術的發展,降低了商業成本、創造了文化需求、改變了消費習慣。以下為演講實錄:
周春芳:今天我將從文化和資本市場的融合方面來講。大家都知道,前幾年,大量的資本湧入文化產業,去年我們煩惱的還是錢多價格高的問題,但是今年上半年,很多領域是錢少價格依然高的煩惱。今年我們跟很多企業做融資溝通時發現,很多企業花很長的時間基本談妥了融資,但是最後說對不起,還要再觀望。有些企業遇到募資難的問題,給創投機構,或者投資機構本身也帶來了不少的壓力。所以今年,不僅文化產業投資,整個投資行業從募投管退四個環節呈現了巨大壓力。
今年以來,我們感受到政策對文化企業監管具有從嚴的趨勢,影視行業的集中整頓,以及對網路視訊的集中整頓都是監管從嚴的體現。我們感受到文化產業投資過程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是這個行業本身出了問題嗎?過去幾年文化產業增長速度達到4.2%,呈高速增長的趨勢,今年電影票房增長18%,文化產業依然保持非常好的勢頭,因此顯然不是產業發展出現了問題。
從另一方面來看,文化市場不管內容渠道還是流量也都在悄悄的發生著很多變化,與此同時大量的優秀人才在往這個行業集中,變化就意味著擁有大量的機會,文化市場悄然的改變,也在中間創造了很多機會。
文化產業投資的巨集觀大勢和監管要求是我們不能改變的,但可以通過研究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如果我們順應巨集觀大勢、瞄準行業趨勢並結合機構自身的投資優勢,把三原結合起來,也許可以找到我們未來發展堅持的基礎。
一直以來,政策、消費和技術是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三大重要因素。實際上。在不同時期,這三個因素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影響的深度和寬度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比如2009年,當時國務院提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監管機構推動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資本運作過程當中,有三到五年的時間給大家釋放政策紅利。隨著時間的發展變化,我們越來越感受到政策在規範行業發展方面是有約束力的。
從消費角度來看,比如以影視遊戲為代表的消費升級;從流量來看,渠道下沉,更多滲透到農村文化市場。隨著00後新消費人群的興起,也在改變文化產業的消費需求。
技術始終是推動這個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力量,技術引領領域最有可能成就偉大的企業,這是技術型企業的魅力所在,我們都見證過網際網路對文化產業的顛覆性作用。正是因為體會深刻,我們在創業投資過程中特別害怕錯過下一個巨大的機會,也正是因為害怕錯過,往往在新技術出現的時候,或者風口來臨的時候,大量的投資機構會扎堆投資一些所謂的風口專案,會造成很多盲目跟風盲目投資的亂象。
比如2015年上半年VR行業非常火,有大量的資本投入,上市公司併購案例非常多,以至於被叫停。在2015年下半年,資本退潮,這個行業融資變得非常艱難,很多企業後繼融資遇到了問題。另外我們看到現以蘋果、谷歌、百度為代表的巨頭都在重金佈局VR產業,隨著5G的到來,VR可能會成為非常重要的核心的場景,發展機會非常大。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VR行業本身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但是這幾年我們的確有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從過去幾年我們對VR領域的持續研來看,我們深刻的感受到,技術對文化產業的影響或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個漫長的過程,可能中間會出現一些波折,投資是需要信仰的,美是需要堅守的。
從流量角度來說,我們特別看好的就是文化出海的機會。文化出海同時也是監管層、國家特別鼓勵的投資方向,機會很大。另外一個比較看好的流量新增市場,或者說下沉市場,是小鎮青年的增量市場,包括小鎮及廣大的農村市場。據研究結果來看,小鎮今年不是最能掙錢的,但是他們敢花錢,他們有大量的時間,這類使用者更多的是聚焦一些網路文學、遊戲、短視訊、二次元等泛娛樂的消費需求。
今年上半年,這類文化內容消費也是監管的重點。從文化本身的屬性來看,不管是創業企業還是投資機構,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兼顧社會效益,我們希望將來針對廣大的小鎮青年和農村市場提供的文化產品要通俗但不能低俗和庸俗。
第三個我們比較看好的機會是C2B個性化定製市場,這是90後00後消費者的習慣帶來的市場。因為新消費需求的出現,我們體驗改變原來B2C的模式轉向C2B個性化定製化的模式,將來也是一個大的發展方向。
我們特別感受到文化產業這幾年技術變化、模式變化非常快,每次新技術來臨時,我們研究這個新技術。我們在憧憬未來商業模式的時候都感覺到非常大的壓力,覺得未來不確定性非常大,怎麼在不確定性中間尋找確定性,大量案例總結分析之後,我們發現比技術和模式更重要的是企業家。
文化市場,跟其他行業有不一樣的地方,特別這幾年技術變化可以說日新月異。因為文化產業涉及到技術,對從業者和企業家要求跟其他行業不同,首先要有非常強的方向感,其次還有影響力,緊跟變化的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等等。
最後跟大家討論一下高估值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是困擾行業的痛點。大量資本聚集在少量專案的時候,估值是很難下降的,有沒有辦法解決高估值的問題?找到藍海,打造我們的專業性,提高行業的認識性,如果我們在無人區能夠看到更多的詩和遠方,也許我們高估值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