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展開智慧城市高階對話,各省市加快試點城市建設 | 智慧城市週報
地平線餘凱:邊緣計算的AI處理器,是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基石
9月18日,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邊緣智慧主題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以“邊緣計算,智慧未來”為主題,是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重要主題論壇之一。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在當天的演講中強調:人類正從大資料時代走向大計算時代,邊緣計算的趨勢是全球網際網路科技趨勢“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結果。
“在PC時代,所有的計算都是在電腦上,是本地計算。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資料越來越往雲端、中央上轉,計算慢慢從邊緣集中到了雲端。而從移動網際網路開始到現在物聯網時代到來,我們逐漸看到另外一個趨勢——更多的計算又從中央往邊緣遷移。”
同時他還預測,到2025年,每一千美金能夠買到的算力相當於1000個T,足以支撐五級無人駕駛所需要的計算需求。如果基於此繼續開發與之匹配的軟體系統,預計到2030年,真正的五級的無人駕駛將成為可能。而技術趨勢有趣的地方在於——1000個T的算力正好和人類大腦的算力相當,這也是摩爾定律一個值得玩味的發展結果。(來源: ofollow,noindex"> 雷鋒網 (公眾號:雷鋒網) )
深汕特別合作區或成智慧城市建設試點
深汕特別合作區作為深圳第“10+1”區,如何實現與深圳一體化發展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在今年初召開的廣東省兩會上,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就提出了《關於加快推進深汕特別合作區和深圳一體化發展的提案》。記者獲悉,深圳市政府近期對該提案作出答覆,透露將加快建立深汕快速交通網路,並在智慧城市建設、海洋管理、人才管理、機構改革等領域在合作區這片“飛地”打造創新試驗區,推動第“10+1”區與深圳實現一體化發展。
據瞭解,根據廣東省委省政府批覆的《深汕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方案》,明確支援近期在深圳至深汕特別合作區間建設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深汕鐵路”)。市政府在答覆中透露,深圳市已提出深汕鐵路線位(西麗—坪山—惠州—合作區,在合作區深汕站銜接廣汕鐵路),初步規劃線路長約130公里,投資估算235億元,目前省發展改革委已委託設計單位開展專案預可行性研究工作。(來源: 深圳商報 )
戴姆勒博世聯合推出自動代客泊車技術
戴姆勒與博世共同開發的自動代客泊車技術,是基於自動駕駛L4階段的技術,只是對整車的要求不大,對感測器的要求也不大,是一項具備普世價值的黑科技。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作為供應商的博世將是最大受益者,但賓士一定是該技術的引領者。
博世智慧網聯事業部中國區總裁陳明表示:“博世和戴姆勒共同打造的自動代客泊車技術,是雙方向著未來智慧、互聯交通出行所作的又一項努力。這項全新技術將使傳統手動停車成為歷史,幫助駕車者節省停車時間和緩解焦慮。”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技術對車輛本身以及感測器的要求很低,這樣一方面降低了車主的使用成本,消費者並不需要為過多的感測器買單,另一方面,多輛車同時使用自動代客泊車系統時也更便於計算,以降低事故概率。(來源: 出行財經 )
中國電科智慧城市建模模擬與智慧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
9月12日, 中國電科智慧城市建模模擬與智慧技術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暨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智慧院舉行,標誌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建模模擬與智慧技術重點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這是中國電科舉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又一重要成果。
中國電科智慧城市建模模擬與智慧技術重點實驗室依託智慧院建設和執行,面向國家和集團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管理服務領域的重大需求,以引領未來城市發展理念、驅動城市資料融合應用、提升城市智慧應用水平為宗旨,圍繞城市建模模擬與城市智慧技術兩大方向,開展新理念研究、新技術研究和新應用轉化,努力構建城市級模擬推演平臺和感知認知平臺,支撐“城市中樞”的形成,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和公共服務高效化。
重點實驗室下設城市建模模擬研究中心與城市智慧技術研究中心,擁有近30人的專業科研隊伍,匯聚了智慧城市多個學科的人才,整體科研隊伍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在科研專案方面,實驗室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電科新一代人工智慧專項行動、深圳市科創委科技應用示範、大資料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專案等,在實踐探索方面,實驗室通過集團參與了雄安新區的智慧城市規劃,並研究實踐深圳福田智慧社群建設、智慧交通建設、政務大資料分析等工作,努力踐行“城市實驗室”的理念。(來源: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
西門子助力無錫打造世界級智慧城市
9月17日,西門子在無錫新吳區領導的見證下與江蘇智慧新吳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將在智慧城市領域展開合作。根據協議,西門子計劃五年內為無錫新吳區提供100臺嵌入式城市物聯終端(ECB),用於採集城市資料、感知基本環境和交通流量等情況。此外,西門子還參加了9月15日至18日在無錫舉行的“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展出了其在工業物聯網和城市物聯網領域的先進科技。
“西門子致力於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具備從諮詢、硬體實施、資料分析到工業雲完整的物聯網商業模式。”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院長朱驍洵博士表示,“憑藉先進的智慧感測和邊緣計算技術,西門子將在物聯網領域積極融入無錫的城市建設,幫助無錫成為世界級智慧城市。”(來源: 搜狐科技 )
螞蟻金服助力智慧城市數字出行
近日,螞蟻金服開展“數字經濟中國行網際網路+公共交通走訪活動”,在杭州市乘坐113路公交車,從彩虹城站到孩兒巷站,在正常行駛的路況下要比坐地鐵快14分鐘;在上海南站地鐵站,使用者不僅可以使用Metro大都會APP掃碼支付,還可以使用語音購票。
支援公交、地鐵實現智慧出行,螞蟻金服藉助大資料重構公交運營能力,實現與使用者雙向互動,實現智慧城市數字出行。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軌道交通訊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表示,阿里和螞蟻金服幫助上海地鐵成功化解了兩次超強的網路攻擊。無感支付、手掌識別均是雙方就未來公共交通出行支付方式的研究方向,Metro大都會APP將與雲票務結合,為乘客提供多種支付渠道隨意使用,提升服務。對於上海地鐵而言,Metro大都會APP是城市生活的入口,即把“乘客”變為“使用者”,讓“地鐵乘車”變為“網際網路出行”,把地鐵服務升級為“O2O生活”。據悉,上海地鐵正在與部分單車企業共同研究網際網路出行模式和地鐵站周邊的單車環境共治問題,使用Metro大都會APP,有望於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前率先實現地鐵與單車的示範運營。(來源: 新華網 )
國際智慧城市高階對話
9月18日上午,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展開了一場國際智慧城市高階對話,來自世界各地的城市代表暢所欲言,分享成功經驗,探討全球化合作趨勢,展望智慧城市建設的美好未來。
一座智慧的城市,究竟需要具備多少要素?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總結出四個“會”。他指出智慧城市要會感知、會判斷、會反映、會學習。智慧城市要為人服務,為人的城市生活服務,例如醫療、就學、就業、交通、文化等——每個老百姓都要參與和服務。(來源: 東方網 )
海港區“智慧城市與主城區發展”分論壇成功舉辦
近日,第二屆京津冀服務外包協同發展論壇海港區“智慧城市與主城區發展”分論壇在阿爾卡迪亞酒店隆重舉行。本次論壇旨在宣傳推介海港區投資環境新形象,提振海港區產業發展新引擎,與100餘家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服務外包發展新機遇,共敘友誼,共商合作。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馮國林出席活動並致辭。
省商務廳副廳長陳彥報,副市長馮志永出席簽約儀式,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印洪出席活動。
活動中,與會嘉賓共同觀看了《海港之韻》宣傳片,區委常委、副區長田學清代表海港區人民政府分別與石化盈科資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安全管理系統技術有限公司代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河北軟通動力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與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簽署合作協議。(來源: 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 )
高德阿里雲打造城市大腦智慧城市,首次公佈駕駛風險指數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阿里雲共同推出的城市大腦·智慧交通公共服務版亮相2018杭州雲棲大會。高德地圖副總裁董振寧在大會上表示,城市大腦旨在通過智慧之“道”與計算之“術”,利用數字整合能力實現城市交通效率的最優化,以達成智慧交通生活的美好願景。
同時,此外,高德地圖在此次雲棲大會上首次公佈了駕駛行為風險指數,未來該指數將應用於城市大腦-智慧交通,服務於道路交通安全。
目前城市大腦在資料匯聚、融合、計算面臨困難和挑戰,實現精準管控遇到瓶頸。主要表現在:資料質量存在缺陷,發展近三十年的訊號控制系統對於交通流量採集仍存在欠缺和不足;儲存算力亟待解決,具體表現為儲存回傳的非結構化影象資料和對其進行有效計算的能力不足;資料工程師、交通管理業務骨幹、交通工程基礎理論和應用專家的智慧亟待融合,才能夠將所研發演算法在實際應用中落地。(來源: techweb )
地平線落戶上海臨港,將推進邊緣計算在智慧城市落地
在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嵌入式人工智慧技術的人工智慧創業企業地平線宣佈落戶上海臨港,同上海市臨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約。
據介紹,上海是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應用場景的豐富程度以及對智慧化的需求都走在大城市的前列。地平線堅信人工智慧處理器應用場景的落地在上海有廣闊的前景,而此前地平線已參與到臨港海昌公園專案中,助力智慧安防、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綜合治理。
此次落戶臨港,地平線方面表示希望通過AI底層計算,推進人工智慧在臨港各個應用場景的落地,進一步推進邊緣計算在城市智慧化領域的落地應用。(來源: 網易智慧 )
“新經濟·新動能”成都智慧城市發展投資推介會在蓉舉行
近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和金牛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新經濟·新動能”成都智慧城市發展投資推介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80餘家知名新經濟企業、金融機構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尋合作契機,共創美好未來。
會議還舉行了重大專案集中籤約儀式,斯里蘭卡駐中國招商辦事處正式簽約入駐金牛區,將搭建起中國成都與南亞發展經貿的橋樑,進一步強化金牛和南亞的經貿交往,未來金牛將更緊密地與南亞合作,譜寫金牛南亞國際貿易新篇章。
此外,魔辦科技西部運營中心專案、天鐵實業西部運營中心專案、閃優客新零售專案、眾泰分時租賃西部運營中心專案等7個重大產業專案與金牛區政府進行了集中籤約,總投資額為61億元。(來源: 人民網 )
便民服務平臺“碼上訥河”正式上線,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9月20日上午,智慧生活便民服務平臺“碼上訥河”正式上線新聞釋出會召開。
“碼上訥河”專案是一項惠及城鄉社會公共服務網際網路化改革,通過與中國建設銀行齊齊哈爾市分行的合作,實現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網上業務辦理,能讓百姓少跑腿,資料多跑路,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碼上訥河”還將收駐餐飲、零售等覆蓋市鄉村的各類商戶,打造本地各類商戶一體化便民生活網際網路商圈。同時,還將搭建城鄉一體化信用誠信體系,發展信用貸、信用購等惠普性金融業務。
“碼上訥河”專案包括智慧政務服務、智慧公共服務、智慧商務服務、智慧金融服務四個業務板塊。“碼上訥河”專案分三期上線。2018年9月15日,“碼上訥河”一期專案中的代收黨費、聯通、移動、電信手機話費、交通違章罰款及幼兒園繳費6項業務正式上線執行。標誌著“碼上訥河”專案正式對外運營。(來源: 人民網 )
2018智慧城市與數字經濟峰會在石家莊成功舉辦
9月20日,我國首個以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綜合性博覽會——“2018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石家莊正式拉開大幕,作為本次數博會的重要活動之一,“2018智慧城市與數字經濟峰會”吸引了超過500人蔘會,本次峰會圍繞“慧聚產業生態、共享城市未來”為主題,邀請了包括來自政府、產、學、研究機構代表在內的多位重量級嘉賓參加,共同探討未來智慧城市與數字經濟創新模式和未來形態。
中國智慧城市產業與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祕書長馬述傑、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委員、軟通動力創新研究院院長葉毓平、華為企業BG中國區智慧城市總工程師姚健奎、浪潮集團智慧城市研究院首席技術官魏永森、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助理樑漫春、泰華智慧產業集團副總裁殷慶華、頤高集團董事長翁南道等專家領匯出席論壇。(來源: 長城網 )
“常德快貸”正式上線,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常德快貸”上線釋出會在湖南省常德市舉辦。常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恢清,湖南省農信聯社主任李勤,常德市電子政務辦黨組書記、主任唐西新,常德農商銀行董事長陸化,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階副總裁張友國等領匯出席釋出會。常德市政府金融辦、市發改委、市經信委、人民銀行常德中心支行、常德市銀監分局、區政府負責人和新聞媒體等300餘人參與此次釋出會。
“常德快貸”自8月8日上線試執行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至9月19日,“常德快貸”已累計接到20085位客戶提出的貸款申請,簽約授信總額48171萬元,用信總額20206萬元。在20085位申請客戶中,三農客戶11428位,佔比56.89%;小微客戶1552位,佔比7.73%;公職人員、私企上班人員及VIP客戶7105位,佔比35.38%。“常德快貸”的成功,也促進了“我的常德”、政務大資料等智慧城市應用的創新,實現了“1+1+1>3”的協同效應。(來源: 人民網 )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