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寶安全再次引發關注,無線充電或成新的切入點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欄目就充電寶起火、自燃等問題開展了專題討論,並邀請了各方專業人士進行安全知識講解。自充電寶問世以來,安全隱患便成為其揮之不去的應用,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險情?
一般充電寶起火主要原因為自身產品質量差、使用者使用不當兩種情況造成。充電寶本身生產不合規範時,虛標容量、電路板劣質、防護措施差都可能引起事故。而使用者讓其處於外力擠壓或者高溫等條件中時,也非常容易造成充電寶爆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危險,消費者應儘量選擇正規品牌的充電寶,同時注意良好的使用習慣。
除了消費者本身需要注意,充電寶廠商也一直在為保障安全作出努力。原本合格的電芯、電路板已經極大地保障了使用安全性,為了更加完善廠商們還在不斷嘗試新技術。去年7月份,部分廠商開始嘗試將無線充電技術融入充電寶中,恰巧兩月後蘋果也採用了Qi技術,隨著手機無線充電的增多,這種無線充電寶也就逐漸發展了起來。
廠商們在無線充電寶的方案上,也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比如是市面上的主流Qi方案,支援多協議快充,效率高、效能穩定,缺點是硬體成本較高。在成本控制方面,我們也發現了一款非常不錯的方案,由國內知名無線充電晶片及方案商微鵝科技推出,其減少了外圍器件的數量,實現了成本的大大降低,並且該方案可過Qi認證。
另外一款採用跑到型線圈的方案,充電面積是單線圈的3倍左右,可以替代雙線圈方案,在可充電面積增大的同時也能降低成本。
作為一種新技術,無線充電寶在安全性方面比起傳統充電寶也更有優勢。由於無線充電是無通電接點設計,能量通過磁感應或磁共振等原理在空氣中傳輸,所以不存在短路、觸電等危險,控制電路板也附帶防過溫過壓過充等功能,與充電寶本身的電路板一起或許還有雙重保護的作用。
當前包括南孚、圖拉斯、綠聯、摩米士等品牌均已推出了自己的無線充電寶產品,對於這項技術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隨著使用者對無線充電寶瞭解的加深,應該也會有越來越多其它品牌跟進。充電寶安全是歷史遺留問題,需要的不僅是無線充電等新技術,還有使用者和廠商們的配合。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充電寶能擺脫事故陰影,成為真正的安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