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企業數字化轉型意味著什麼?

最近2年,相信程式員對於企業數字化轉型這個話題並不陌生。不管是媒體的傳播、企業的實踐,都指明: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的唯一出路。
那麼,企業數字化轉型中, 程式設計師是什麼樣的角色?轉型對於程式設計師意味著什麼?
技術債正在吃掉企業寶貴的開發者資源。 很多程式員會被困在企業龐大、老舊又難以維護的系統和糟糕的軟體專案中,消磨掉巨大的精力。
開發者比資本更重要。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優秀軟體開發人員成為極為關鍵的一環,將重新架構起企業的業務系統。
因此,場主認為,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潮中,程式設計師絕對不能置身事外。

為了幫助程式設計師瞭解企業如何做數字化轉型,怎麼優化數字化轉型,場主將雲棲大會企業數字化轉型峰會上的內容吐血整理!
閱後,記得點個贊給場主一個小小的鼓勵~
說到這裡,也給大家推薦一個架構交流學習群:835544715,裡面會分享一些資深架構師錄製的視訊錄影:有Spring,MyBatis,Netty原始碼分析,高併發、高效能、分散式、微服務架構的原理,JVM效能優化這些成為架構師必備的知識體系。還能領取免費的學習資源,相信對於已經工作和遇到技術瓶頸的碼友,在這個群裡會有你需要的內容。

我們做雲端計算,做到最後,我們最有成就感的是什麼?我自己認為:最有成就感的是能夠把阿里巴巴的技術以API的方法,以網際網路的方法分享出去。
一年時間,我大概見了230多家客戶,包括了政府、製造業、金融、農業、工業,大家問的問題其實都是一樣的: 我們企業的創新和變革的可能性在哪裡?
其實,前20年的網際網路是消費者跟實體經濟的結合,後面的20年,網際網路是典型的產業網際網路,工業、農業、金融、城市管理、服務業都跟網際網路做深入合作。
至於企業為什麼必須要去做數字化轉型?因為你的消費者變了。消費者變的線上了,習慣通過網際網路跟你發生互動。 未來的製造業應該是按需定製的。
“ 資料生產資料,計算是一種公共服務能力 ”
關於實體經濟該怎麼變?我認為數字化轉型當中,核心的關鍵是有這樣的共性: 我們要不要用網際網路的方法構建一個人工智慧的平臺。
馬雲對於阿里巴巴投資收購所有的公司都堅持這三條理論:
所有投資收購的公司,必須維持在統一的IT的基礎設施架構上
資料必須歸集
ID必須打通。只有這樣,才能把資料作為生產資料,能夠賦能
企業數字化轉型當中,最核心的關鍵也是三條:
你的基礎IT設施是否雲端計算化
你的業務架構是否網際網路化
你的資料是否被實時線上,被智慧化

企業數字化轉型離不開技術平臺的支援和建設,經過了10年沉澱之後,阿里不僅支援集團99%以上大規模的應用,同時摸索出不同行業的最佳實踐方案。
阿里巴巴的數字化轉型是怎麼做的
一切業務要數字化。
整個阿里巴巴集團的業務都是基於這個理念在搭建的,在天貓淘寶,可以通過一個ID,可能是手機號,或是一個信箱,就能把使用者的資訊從下單、訂購、支付、物流全串通起來,這是現象和本質的問題。
而後臺的支撐是透過我們整體的一個系統支撐的,舉個例子,我們很快就可以把優酷的賬戶和原來的淘寶帳戶整合在一起。 而構建用於 支撐這些業務系統的中臺,就需要用到我們的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Aliware。
有資料了,怎麼樣實時把這個資料展現出來?比如我們在雙十一的第一天的晚上,就可以把今天雙十一的資料通通拿到,同樣是通過資料中臺。
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和探索
舉2個例子。
我們曾經跟一個類似運營商的公司溝通:怎樣提高整個的運營效率。最後我們的解決方案是用到企業和網際網路架構。實現了對方業務的很大增長。
人或廠的數字化,人的數字化變成第一位, 人的數字化之後才知道所有的消費行為。
幾年前,我們為一家大型企業,建了一套供應鏈領域的系統,之前的一年,他們的交易量只有幾十個億,這之後的半年,基於阿里系統產生的交易數字達到了1561億,可以是一個獨角獸公司了。
整體上,我們從共享服務、商品服務、訂單服務等等建了一套完善的業務中臺,基於阿里雲去支撐他,讓這家企業所有的能力都變成網際網路能力。
事實上,中國的產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
成本問題,尤其是人的成本
客戶觸達問題,不知道客戶在什麼地方,哪些人買了你的產品
我們在工業製造領域也有一些研究, 邏輯也相似。基於資料中臺的內容向上支撐業務的整體發展。

一個大型的傳統行業,要做IT架構的重構,必須具備這3點:
一支能夠掌握4個核心的自主掌控的團隊:核心需求、核心方案、核心架構、核心的資料。
一個強大的、具備生產的平臺以實現應用的服務化、中心化改造,以及網際網路模式的轉型。
一些機制體制的配套改造。
平臺+應用的架構升級
中國聯通是全國第一家混合所有制改革,並且是全集團公司整體改革的一家央企業。在這個背景下,對於IT架構我們做了很多的嘗試和探索。
當時,高速的業務增長和我們的傳統的IT架構存在一些完全不匹配的因素。
擴容成本非常高,早期我們完全是基於IOE的架構,基於最高配的小型機建設的。
效能天花板,我們的核心資料Oracle單庫的整體,保證整體的情況下是2500萬,這個瓶頸是很難突破的,一旦突破,系統的穩定性會出問題。
故障出現的次數比較頻繁,橫向的擴充套件比較困難,還有業務協同都出現問題。
基於傳統架構,我們做了很多的優化措施
第一就是對應用的效能做優化, 建立了系統全流程的實時監控和系統相關的效能指標。
一個大型的企業技能應用系統, 最關鍵的監控資料是在資料庫,我們通過問題驅動,優化我們的系統和流程。
第二個是我們做了資料架構的升級 ,從傳統的單一資料庫,變成了熱資料和冷資料分離的模式,也採用多元化的資料處理機制,Redis、SQL/">MySQL等。
第三也是我們業界最主要的,我們的計費、批價。因為每年高達7000-8000億的計費是任何一個系統都沒面臨過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完全自主研發做了計費的X86和容器化改造,全國完成了容器化的改造。
此外,一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的網際網路架構轉型, 必須要建立開放,並且與之適應的橫向共贏、縱向協同的IT生態,這個IT生態非常重要。
各行業特別是傳統行業的網際網路轉型必須有與之匹配的採購與專案管理辦法特和體系。
最後,
開源時代,沒有自主研發、自主掌控就等於自殺
架構不是完全設計出來的,而是不斷優化演進的結果
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明白企業的未來,才能做好自己的規劃。企業轉型,程式設計師要抓好機會!
想要學習Java高架構、分散式架構、高可擴充套件、高效能、高併發、效能優化、Spring boot、Redis、ActiveMQ、Nginx、Mycat、Netty、Jvm大型分散式專案實戰學習架構師視訊免費獲取 架構群:835544715
ofollow,noindex">點選連結加入群聊【JAVA高階架構】:https://jq.qq.com/?_wv=1027&k=5dbER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