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電商法施行僅剩21天,網店登記就這麼做!
近期,幾乎每天都有掌櫃來問我關於電商法的事情,畢竟還有20多天,電商法就真的要落地了!
”
雖然電商法到底怎麼納稅,交多少,細則還沒出;
但市場監管總局,前兩天已經公佈了《關於做好電子商務經營者登記工作的意見》。
京東也釋出公告稱平臺商家,3天內未上傳相關證件資訊,扣商家6分;
10天內未上傳,扣除25分並下架店鋪所有類目產品!
對電商賣家來說,一邊電商法即將施行,一邊雙十二要來,買東西的賣東西的都很累;
好多店鋪雙十二都表示要進行大力度清倉;
而消費者心裡也覺得是不是這個月不買,以後就沒機會了呢?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關於主體登記和納稅方面的事,主要討論3個問題:
1、市場主體怎麼登記?
2、關於納稅問題?
3、開店門檻變高好不好?
一、關於主體登記
電子商務經營者申請登記成為企業、個體戶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
要按現行管理規定,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辦理。
結合市場監管總局公佈的意見,我和大家說下關於主體登記的重點:
1
平臺需報送經營者資訊
電商法第二十八條中有提到:
平臺要按規定向管理部門報送平臺內經營者的身份資訊,提示未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依法辦理登記;
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為應當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辦理登記提供便利。
所以淘寶肯定也會盡快公佈這方面的細則,包括不上傳的後果等等,大家要多注意。
2
無須登記的場景
電商法中也有提到:
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零星小額交易活動;利用自己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
這些是不用登記的。
比如你家養了十隻雞,每天生產十個雞蛋,你順手把它在網上賣掉,這就沒必要登記;
3
允許個體戶使用網路經營場所登記
第三點也是該份意見的重點!
電商賣家如果是申請登記個體戶的,允許你把網路經營場所作為經營場所登記。
如果你在天貓、蘇寧、京東等平臺,都有店鋪賣貨的;
那麼你需要把這幾個網路經營場所,都向你當地的登記機關進行登記。
但是不得用於從事線下生產經營活動;
“經營範圍”後面會標註“僅限於通過網際網路從事經營活動”。
你的經常居住地,可以登記為你的住所;
辦理登記就去找你住所所在地的登記機關。
4
營業執照需在顯著位置公示
在這份意見和電商法第十五條都有提到: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資訊、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資訊。
發生變更的,賣家要及時更新公示資訊。
所以淘寶店鋪頁面可能會稍作變化,應該會劃出一塊顯眼的位置,讓消費者一眼能看到營業執照。
那如果你不按這個要求去做,不光是平臺,肯定還要接受工商管理部門的處罰……
所以這個登記問題不算太大,一個手續而已,它對平臺的規範有好處。
二、關於納稅
稅,是大家最關心的事,但電商法本身並不涉及到稅種、稅率等。
納稅問題還是按照“稅收徵管法”和相關法規執行。
關於納稅,跟大家討論2點:
1
平臺需上報店鋪納稅資訊
以前也跟大家說過,電商法第十一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我們知道線下的個體戶小店,銷售額在3W以內是免稅的;
線上有沒有優惠、有多少,我們還是要看細則出臺。
二十八條中還提到一個問題: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要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稅務部門報送店鋪法人的身份資訊和納稅相關資訊。
有可能是掌櫃自報,平臺採取抽查的方式,虛報肯定會有處罰;
還有可能是直接由軟體作篩選。
所以,平臺既然也需要給資料到相關部門,應該要扣除裡面廣告費或者其他部分;
完全看交易額來上報是有失妥當的。
2
是否會有地域差異
電商本身這個行業是不受地域限制的;
但有的掌櫃就會擔心徵稅的話,是不是會產生地域差異?
打個比方,如果浙江開始收稅了,江蘇半年先不收,就因為一點點的差異都會讓店鋪失去一定的競爭力;
那對同等行業裡,做的較大的店鋪來說,肯定是不公平的。
但國家一直在推減稅降費的各項政策;
淘寶官方也表示會配合國家相關部門落實,幫助廣大中小賣家發展。
目前“稅收徵管法”正在修訂的過程中,修訂通過才能知道法律法規帶來的變化。
三、開店門檻變高
電商法一出,以後來淘寶開店的門檻肯定會提高,運營成本肯定是會有所提高;
這必將會有部分小賣家退出市場。
明年還想刷單的賣家,別忘了交稅
其實從某些角度看是好事情,沒門檻的生意,競爭、難度反而大;
以前來淘寶的目的可能是來為了虧本清貨,當成一個創業的低門檻路徑;
未來開店成本提高、規範之後,掌櫃面臨的不公平競爭壓力也會變少。
所以能讓市場更規範,消費者未來在平臺上購物才會更加放心。
在平臺和其他相關細則出來前,該準備的資料大家要提前準備。
想獲取更多幹貨,關注微信公眾號“古哥說電商”,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後臺(即選單/訊息主介面)回覆關鍵詞“雙12”,獲取雙12馬上就能用的資料包(含策劃方案、美工設計、操作手冊等)!資料還在持續加碼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