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的戰爭並沒結束,還會更加慘烈
作者丨方浩
最近問一位創業者朋友,為什麼“網際網路下半場”在今年突然火起來了。他說可能是大家對未來都沒什麼信心,迫切需要新概念拯救吧。
這不禁讓人想起2012年前後,隨著iPhone 4s大賣、安卓機爆紅,“移動網際網路”成為顯學。不同之處在於,當年相信移動網際網路必將崛起的,都是PC網際網路時代的邊緣人,如今扛起網際網路下半場大旗的,都是上半場的既得利益者。
從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使用者的叛逃,誰能跟著人民群眾走,誰就是贏家;從網際網路上半場到下半場,是統治者的北伐,誰手裡有槍,誰的贏面就大。移動網際網路是自下而上的革命,網際網路下半場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去年我寫過一篇《焦慮的第二梯隊》,大致意思是說BAT一線巨頭之外的小巨頭們都很焦慮,大都面臨著拿什麼續命的生死問題。沒想到從今年開始,這種焦慮已經蔓延到老大哥身上。
騰訊和阿里各自縮水的市值,相當於2到3個百度。百度本來在年初的時候有望突破千億美金的門檻,沒成想陸奇一走,又趕上巨集觀經濟的寒冬,市值成了一年前的京東;而京東則成了一年前的網易,網易緊緊抱著身後緊的小老弟拼多多,拼團過冬。在比慘這個問題上,大家從來沒有這麼默契。
在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之間的TMD+小米,日子也不好過。
要說今年日子最難過的公司,其實不是騰訊,也不是京東,而是滴滴。騰訊面臨的是商業層面的問題,京東面臨的是商業+生活問題,而滴滴面臨的是不可控的社會層面的問題。好在各種問題已經在好轉,程維是最最嚮往2019年春節的網際網路從業人員。
美團和小米的問題類似,本以為是在黎明前的黑暗時刻上市了,沒想到算錯了時間,其實是在晚上9點敲的鐘。這是不可抗力,誰也沒辦法。
貌似只有頭條的日子好過,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超過百度市值;之前的歷史遺留問題也終於在今年畫上了句號。但張一鳴面臨的壓力依然巨大。在所有網際網路產品屬性中,比起電商、社交、工具,內容平臺的壽命週期最短。所以頭條系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持續保持爆款基因。
所以,網際網路下半場不是與上半場的一刀兩斷,上半場的戰事並沒有結束。
那麼,什麼是上半場的戰事呢?一是存量增多;二是使用者時長爭奪;三是江湖地位爭奪。
阿里與騰訊的較量在下半場會愈演愈烈。如果說上半場二者通過代理人爭奪的是C端,那麼下半場將是面對面對B端的爭奪。再加上一山不容二虎,一個網際網路也難容二馬。
今日頭條也不再把百度當做頭號敵人,而是瞄準騰訊系。之所以是騰訊系不是騰訊,與頭條最近的動作有關。以頭條即將推出的社交軟體為例,很多人以為是直指微信,好像騰訊末日已經到了。先不說這款軟體到底成色如何,社交產品是護城河最高的網際網路品類,阿里等老巨頭曾發起了一波又一波攻城都無功而返,頭條能幹掉微信的理由是什麼?
但不能把頭條做社交當做一個孤立事件來看。眾所周知,此前張一鳴已經在佈局電商了,目標使用者基本是五環外群眾。如果未來能與社交軟體結合,張一鳴的野心是什麼呢?
沒錯,拼多多。不必把頭條的社交戰略看得那麼偉光正,如果這款軟體將來只是作為一個拼團軟體,就夠了。看看天天分享拼多多連結的那些微信群有幾個正經聊天的?上半場頭條與拼多多沒遇上,在下半場“偶遇”了,解決的還是上半場的問題。老子欠的賬,兒子來還……
前段時間餓了麼和美團的高管先後出來接受採訪,不管是直接叫板還是插科打諢,都殺氣十足。上半場這兩家公司雖然市場份額此消彼長,但受益於蛋糕在做大,無論怎麼打其實雙方都是在成長。下半場不同了,蛋糕基本定型,再加上新仇舊恨,老子兒子的帳一塊算?
過去一年,騰訊系的日子要比阿里系的日子難過得多。按照誕生於元素週期表的某媒體的日常操作:1、美團不行;2、京東藥丸;3、騰訊危險了!所以老王能出來講幾句我還挺意外的。
阿里在馬雲宣佈退位的情況下還能穩居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第一的位置,實屬不易。逍遙子接班之後,重組內閣、打老虎,像極了2012年的中國。但現在來看,五年前的年景多麼美好……
電商的戰鬥並沒有結束,京東在尋求突破,阿里也是,而且還有拼多多在後面嗷嗷叫。不能說大家都搞新零售了,上半場的電商戰鬥就翻篇兒了。不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前幾天王興轉發了一個段子,引起熱議:2019年可能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從悲觀的角度理解,就是前十年、後十年加在一起,一年不如一年;從樂觀的角度看,今年總是比來年好。